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82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及车辆,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平行设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和所二纵梁之间,第一横梁设置于第一纵梁前端,第五横梁置于第一纵梁末端。本申请公开的底盘结构总成,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折弯结构处,车架底盘整体结构都是由不同的组件装嵌而成,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折弯结构在整车运行时,与整车在路面运行时突然通过凸块或凹坑的状态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三轮车在一些县级区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三轮车车架底盘大部分是一体式车架,由于是一体式车架,当三轮车经过凹凸路面时,车架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到车身上,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都比较差,使用户使用极其不舒适,另外,车架上电路线路以及制动线路没有规范的路线,容易出现故障,还有一些三轮车为前置驱动,是用户使用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较大噪音,对用户产生影响,具有安全隐患。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强的三轮车车架底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盘结构总成,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依次焊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前端,所述第五横梁置于所述第一纵梁末端。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焊接有支架,且所述支架上焊接有立管。
[0008]优选地,所述立管上焊接有方向限位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过线孔。
[0010]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梁上焊接有油箱支架,所述第四横梁两侧焊接有后托臂支耳,所述第四横梁中部焊接有驻车拉线盒。
[0011]优选地,所述后托臂支耳与所述第四横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加强板。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五横梁上焊接有发动机后托支耳。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侧边均焊接有后减震安装座,且所述后减震安装座位于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五横梁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设置有斜面连接结构,且所述第三横梁通过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底盘结构总成,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平行设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和所二纵梁之间,第一横梁设置于第一纵梁前端,第五横梁置于第一纵梁末端。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悬挂装置、车轮及设置于所述车轮上的上述所述底盘结构总成。本申请公开的底盘结构总成,将第一纵梁
和第二纵梁平行放置,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折弯结构处,车架底盘整体结构都是由不同的组件装嵌而成,通过电焊处理以及激光焊接技术焊接组合而成,且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折弯结构在整车运行时,与整车在路面运行时突然通过凸块或凹坑的状态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悬挂装置、车轮及设置于车轮上的上述底盘结构总成。通过安装上述底盘结构,使三轮车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增加驾驶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19]其中,图1-图2中:
[0020]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第五横梁—7,支架—8,立管—9,方向限位块—10,过线孔—11,油箱支架—12,后托臂支耳—13,驻车拉线盒—14,加强板—15,后托支耳—16,后减震安装座—17,连接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3]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第五横梁7,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平行设置,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第五横梁7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第一横梁3设置于第一纵梁1前端,第五横梁7置于第一纵梁1末端。
[0024]其中,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平行设置,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第五横梁7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第一横梁3设置于第一纵梁1前端,第五横梁7置于第一纵梁1末端,用于构成三轮车车架底盘,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在连接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的部分具有折弯结构。
[0025]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将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平行放置,将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第五横梁7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
其中,将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依次焊接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折弯结构处,车架底盘整体结构都是由不同的组件装嵌而成,通过电焊处理以及激光焊接技术焊接组合而成,在试验中,由于车架受非循环应力,车架底盘最大应力值未超出Q235材料的500000次疲劳标准值200MPa,满足疲劳设计要求,且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折弯结构在整车运行时,与整车在路面运行时突然通过凸块或凹坑的状态一致,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抗冲击力和抗颠簸性能。
[0026]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当中底盘结构总成具有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的优点,第一横梁3上焊接有支架8,且支架8上焊接有立管9;立管9上焊接有方向限位块10。支架8焊接于第一横梁3上,由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折弯结构的设计,使外界对第一横梁3的冲击力更小,而支架8上焊接立管9立管9用于安装方向盘连杆,这就使外界对于方向盘的冲击力更小,使用户更容易地控制方向盘,保证驾驶安全,同时,立管9上焊接方向限位块10,可以对方向盘的转向进行限制,防止出现三轮车前轮转向过大出现事故,保证驾驶安全。
[0027]基于此,第二横梁4上设置有过线孔11。由车架底盘结构可以看出,第二横梁4处于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折弯结构的最低点,将过线孔11设置于第二横梁4上,更加方便三轮车电路线路的安装,使三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第五横梁(7),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3)、所述第二横梁(4)、所述第三横梁(5)、所述第四横梁(6)和所述第五横梁(7)依次焊接于所述第一纵梁(1)和所述第二纵梁(2)之间,所述第一横梁(3)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1)前端,所述第五横梁(7)置于所述第一纵梁(1)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上焊接有支架(8),且所述支架(8)上焊接有立管(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9)上焊接有方向限位块(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4)上设置有过线孔(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梁(6)上焊接有油箱支架(1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龙王坤杨庆春杨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