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79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该除油雾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离心叶轮和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离心叶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离心叶轮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油雾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流向所述出气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间隔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外周。该除油雾净化装置能够提高除油雾效果,降低过滤阻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制造业中广泛使用金属切削液来有效的融化、冷却、清洗加工零件,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历泵循环、喷射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或工件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切削液与空气中其他小液滴或粒子为核凝结,从而形成油雾。这些油雾若不及时收集处理,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会产生恶臭,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0003]传统的油雾净化方法主要有过滤法、离心分离法、静电法等,过滤法过滤阻力大,且滤材易堵塞,维护、更换成本高;离心分离法对于小颗粒的油雾分离效果不理想;静电法维保成本极高,且存在火灾风险,需配备灭火系统。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提高除油雾效果,降低过滤阻力。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雾净化装置还包括:
[0008]离心叶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离心叶轮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
[0009]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间隔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外周,油雾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流向所述出气口。
[0010]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0011]过滤网和防护网,所述过滤网呈环形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外周,所述防护网呈“Ω”形且间隔围设于所述过滤网的外侧,所述防护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过滤网、所述防护网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填料形成所述填料层。
[0012]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3]喷淋组件,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的外侧,所述喷淋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离心叶轮喷淋清洗液。
[0014]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组件包括:
[0015]喷管、喷头、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喷管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的外侧,所述喷头连通于所述喷管并朝向所述防护网设置,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喷管,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用于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壳体底部,另一端连通于外部环境。
[0016]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头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
头沿所述喷管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均沿所述离心叶轮的半径方向延伸设置。
[0017]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
[0018]防漏管,位于所述壳体外并连通于所述排液管的侧壁用于防止从所述油雾废气从所述排液管泄露。
[0019]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0020]进料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填料层,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0021]排料口,连通于所述填料层的底部用于排出失效填料。
[0022]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3]挡板,呈“Ω”形围设于所述喷淋组件的外侧,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气孔。
[0024]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5]除臭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下游。
[0026]作为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7]溢流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除臭组件之间。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离心叶轮和过滤组件,壳体上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离心叶轮正对进气口设置,过滤组件包括填料层,通过在离心叶轮的外周围设填料层,从进气口进入的油雾废气经过离心碰撞、过滤的同时双重作用下去除油雾,强化了油雾的脱除效果;且由于采用包括填料层的过滤组件代替了传统的滤网,能够去除细粒级油雾,降低过滤阻力,提高除油雾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油雾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油雾净化装置的侧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0034]1-壳体;
[0035]2-离心叶轮;
[0036]3-过滤组件;31-填料层;32-过滤网;33-防护网;34-进料管;35-排料口;
[0037]4-喷淋组件;41-喷管;42-喷头;43-进液管;44-排液管;45-防漏管;451-通气口;452-排液口;
[0038]5-挡板;6-除臭组件;7-溢流口;8-初效过滤网;9-离心电机;10-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雾净化装置还包括:离心叶轮(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离心叶轮(2)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过滤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填料层(31),所述填料层(31)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2)的外周,油雾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3)流向所述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还包括:过滤网(32)和防护网(33),所述过滤网(32)呈环形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2)的外周,所述防护网(33)呈“Ω”形且间隔围设于所述过滤网(32)的外侧,所述防护网(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过滤网(32)、所述防护网(33)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填料形成所述填料层(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组件(4),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33)的外侧,所述喷淋组件(4)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过滤组件(3)和所述离心叶轮(2)喷淋清洗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喷管(41)、喷头(42)、进液管(43)和排液管(44),所述喷管(41)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33)的外侧,所述喷头(42)连通于所述喷管(41)并朝向所述防护网(33)设置,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仁亮魏敦沛齐丛亮张华文李玉尤胜胜吴傲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