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7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属于硅溶胶型壳铸造技术领域,该硅溶胶包括面层组分和背层组分;面层组分包括锆粉、碳粉、硅溶胶、润湿剂和消泡剂;锆粉由质量比为1:1的320目锆粉和270目锆粉组成;碳粉为锆粉总质量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硅溶胶型壳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

技术介绍

[0002]精密铸造简称精铸,是一种铸造工艺,通过精铸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通常先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制作模具,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蜡模;在蜡模上重复涂料与撒砂,硬化型壳并干燥,再将内部的蜡模溶化,焙烧后获得型壳,型壳内浇注金属材料,脱壳后清沙,获得高精度的成品。在精铸领域中,制壳(型壳)是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及铸件得率的关键。用硅溶胶制成的型壳强度大,不漏水、不漏串,铸件表面粗造度CT6级,铸造光洁度高,比水玻璃造型质量好,代替硅酸乙酯造型可降低成本和改善操作条件。但现有的硅溶胶配方制成的型壳,存在残余强度高、型壳过于致密、透气性不佳,易产生气孔缩的问题。当浇注过程中金属液中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时,就会在铸件上形成气孔等缺陷,造成铸件不达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硅溶胶制备精铸型壳透气性不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包括面层组分和背层组分;
[0005]所述面层组分包括锆粉、碳粉、硅溶胶、熔融石英砂、润湿剂和消泡剂;
[0006]所述面层组分中,所述锆粉由质量比为1:1的320目锆粉和270目锆粉组成;所述碳粉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硅溶胶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8-12%;所述熔融石英砂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润湿剂和消泡剂的添加量均为锆粉总质量的0.015-0.02%;
[0007]所述背层组分包括硅溶胶、纳米纤维、莫来粉和石英粉;
[0008]所述背层组分中,所述纳米纤维的添加量为硅溶胶总质量的3-6%,所述莫来粉与石英粉的质量比为7:3,所述硅溶胶与莫来粉和石英粉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1.6。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溶胶,专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相较于传统硅溶胶精铸件型壳,通过对面层和背层配方的改进,使得使用该硅溶胶制成的型壳由内向外的孔隙率逐渐升高,精铸过程中不易产生气孔,进而可得到表面光滑度极高的铸件,保证了铸件的品质,保证了高得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溶胶,通过在面层中加入不同目数的锆粉,并以1:1的比例混合使用,配合添加碳粉和熔融石英砂,利用不同粒度,不同比重形成致密的面层,使型壳面层光滑,利用耐火材料不同的膨胀系数,降低热残余强度,更有利于脱壳,同时可减少抛丸时间;且碳粉价格较低,能够显著节约用料成本;通过在背层中添加石英和莫来粉,利用二者热力和膨胀系数的差异,降低热拉力,与此同时纳米纤维加入能够增
加热壳强度,防止跑火、漏钢水的问题,待钢水浇筑后纤维燃烧,所得型壳冷却后残余强度降低,使得型壳溃散性强,且由内向外的孔隙率逐渐升高,不易产生气孔,进而铸件可以更好的复印面层的光滑度,得到表面光滑度极高的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包括面层组分和背层组分;
[0012]所述面层组分包括锆粉、碳粉、硅溶胶、熔融石英砂、润湿剂和消泡剂;
[0013]所述面层组分中,所述锆粉由质量比为1:1的320目锆粉和270目锆粉组成;所述碳粉的添加量为面层组分中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硅溶胶的添加量为面层组分中锆粉总质量的8-12%;所述熔融石英砂的添加量为面层组分中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润湿剂和消泡剂的添加量均为面层组分中锆粉总质量的0.015-0.02%;
[0014]所述背层组分包括硅溶胶、纳米纤维、莫来粉和石英粉;
[0015]所述背层组分中,所述纳米纤维的添加量为背层组分中硅溶胶总质量的3-6%,所述莫来粉与石英粉的质量比为7:3,所述背层组分中硅溶胶与莫来粉和石英粉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1.6。
[0016]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溶胶,专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通过在面层中加入不同目数的锆粉,并以1:1的比例混合使用,配合添加碳粉,利用不同粒度,不同比重形成致密的面层,使型壳面层光滑,通过同时加入不同目数的锆粉和熔融石英砂,利用耐火材料不同的膨胀系数,降低热残余强度,更有利于脱壳,同时可减少抛丸时间;且碳粉价格较低,能够显著节约用料成本;通过在背层中添加石英和莫来粉,石英耐火点低于莫来石200度左右,利用二者热力和膨胀系数的差异,降低热拉力,与此同时纳米纤维加入能够增加热壳强度,防止跑火、漏钢水的问题,待钢水浇筑后纤维燃烧,所得型壳冷却后残余强度降低,使得型壳溃散性强,且由内向外的孔隙率逐渐升高,不易产生气孔,使得铸件可以更好的复印面层的光滑度,得到表面光滑度极高的铸件。相较于传统硅溶胶精铸件型壳,传统面层浆料中若要添加石英砂(石英粉),最少搅拌8h后才可开始使用,生产效率低,本专利技术通过同时添加碳粉和熔融石英砂与双粒径锆粉配合,克服了在面壳中不易添加石英砂的问题,面层浆料制备搅拌4h即可开始投入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溶胶通过对面层和背层配方的改进,克服了目前硅溶胶型壳存在残余强度高、型壳过于致密、透气性不佳,易产生气孔缩的问题。用其制成的型壳,精铸过程中不易产生气孔,可得到表面光滑度极高的铸件,保证了铸件的品质和高得率,面层和背层的改进有效降低了后期处理的清砂时间、抛丸时间,降低了补焊率,相同产量的前提下,与使用传统硅溶胶型壳进行生产,能够节约材料成本约43%,缩短生产周期3天左右,节约人工成本约7%。
[0017]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组分中,所述碳粉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2%;所述硅溶胶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10%;所述润湿剂和消泡剂的添加量均为锆粉总质量的0.16%。
[0018]进一步的,所述背层组分中,所述纳米纤维的添加量为硅溶胶总质量的5%,所述莫来粉与石英粉的质量比为7:3。
[0019]由上述描述可知,背层组分中添加石英粉的量可以根据产品大小进行调整,经单因素试验对比,当莫来粉与石英粉的质量比为7:3时,型壳强度最佳。
[0020]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纤维为氮掺杂碳纳米纤维。
[0021]进一步的,所述碳粉的粒径大于270目。
[0022]所述面层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第一层,所述背层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除第一层和封浆层以外的结构层。
[0023]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的硅溶胶配方,只需配置面层组分和背层组分,背层组分制成的浆料通用,无需设置加固层等结构,能大幅降低前期各组分制备所需的时间。
[0024]实施例:
[0025]实施例1-4的硅溶胶的组成见表1所示。
[0026]表1
[0027][0028]对比例:
[0029]对比例1-5的硅溶胶的组成见表2所示。
[0030]表2
[0031][003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组分和背层组分;所述面层组分包括锆粉、碳粉、硅溶胶、熔融石英砂、润湿剂和消泡剂;所述面层组分中,所述锆粉由质量比为1:1的320目锆粉和270目锆粉组成;所述碳粉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硅溶胶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8-12%;所述熔融石英砂的添加量为锆粉总质量的1-3%;所述润湿剂和消泡剂的添加量均为锆粉总质量的0.015-0.02%;所述背层组分包括硅溶胶、纳米纤维、莫来粉和石英粉;所述背层组分中,所述纳米纤维的添加量为硅溶胶总质量的3-6%,所述莫来粉与石英粉的质量比为6-7:3-4,所述硅溶胶与莫来粉和石英粉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精铸件型壳的硅溶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火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亿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