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34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9
本申请涉及路桥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包括既有路桥、柔性袋和升降机构,既有路桥的下方穿过有跨越路段,跨越路段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柔性袋的上端具有接物口,接物口朝向既有路桥;柔性袋可升降,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柔性袋升降。本申请具有提高施工跨线时的防护性能的效果。线时的防护性能的效果。线时的防护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路桥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开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常用的路桥,由于通过的人和车过多,通常需要对路桥进行扩建,从而避免路桥在出行高峰期的过度堵塞。
[0003]路桥在跨越铁路、桥梁等路段的改造施工中,现有技术大多采用钢筋扎筑成的笼架作为支撑骨架,然后向笼架中浇注水泥混凝土的方式建筑扩建的路桥,然而,在浇注的过程中,水泥浆料等物料渣会落下,对下方跨越路段的人员和车辆产生安全隐患,防护性能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施工跨线时防护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施工跨线时的防护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包括既有路桥、柔性袋、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既有路桥的下方穿过有跨越路段,跨越路段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柔性袋的上端具有接物口,所述接物口朝向所述既有路桥;所述柔性袋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相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块靠近或远离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块靠近或远离第三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靠近或远离第四连接块;所述柔性袋可升降,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柔性袋升降。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柔性袋的接物口朝向既有路桥,所以路桥施工时不慎掉落的杂物会掉落至柔性袋内,然后被柔性袋所收集,此时不慎掉落的杂物不易影响到跨越路段的行人和车辆,故该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提高了施工跨线时的防护性能。待施工完毕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启动,此时柔性袋的一侧会靠近另一侧,从而柔性袋的接物口收拢,然后第三驱动机构启动,此时柔性袋的四端相互靠近,从而柔性袋的接物口完全收拢,从而柔性袋内收集的杂物不易掉出,最后升降机构驱动柔性袋升降,从而施工人员能够方便的对柔性袋收集到的杂物进行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
第一丝杆和第一移动套,所述第一丝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杆上,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安装杆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移动套螺纹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安装杆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第一移动套限位、以使第一移动套受驱动运动时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安装杆靠近第一支撑柱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移动套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启动时能够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时螺纹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移动套在第一限位部的作用下不会跟随第一丝杆一起转动,第一移动套会在第一限位部的作用下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第二连接块也会跟随第一移动套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一安装杆的长度方向,故当第二连接块沿第一安装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第二连接块便会相应的靠近或远离设置在第一安装杆上的第一连接块,从而第一驱动件启动以驱动第一丝杆沿不同的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会相应的靠近或远离。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移动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移动套滑移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所以第一移动套只能沿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而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以第一移动套在受驱动运动时会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丝杆和第二移动套,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杆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第二移动套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外;所述第二安装杆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第二移动套限位、以使第二移动套受驱动运动时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二移动套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与第二安装杆靠近第二支撑柱的端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启动时能够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时螺纹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移动套在第二限位部的作用下不会跟随第二丝杆一起转动,第二移动套会在第二限位部的作用下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第三连接块也会跟随第二移动套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二安装杆的长度方向,故当第三连接块沿第二安装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第三连接块便会相应的靠近或远离设置在第二安装杆上的第四连接块,从而第二驱动件启动以驱动第二丝杆沿不同的方向转动时,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会相应的靠近或远离。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移动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移动套滑移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所以第二移动套只能沿第二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而第二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以第二移动套在受驱动运动时会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
[0016]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丝杆和第三移动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杆上,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
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所述第三移动套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第三移动套限位、以使第三移动套受驱动沿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安装杆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杆与所述第三移动套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件启动时能够驱动第三丝杆转动,第三丝杆转动时螺纹套设在第三丝杆上的第三移动套在第三限位部的作用下不会跟随第三丝杆一起转动,第三移动套会在第三限位部的作用下沿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第二安装杆也会跟随第三移动套沿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三丝杆的长度方向即为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故当第三连接块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第二安装杆便会相应的靠近或远离设置在连接杆上的第一安装杆,从而第三驱动件启动以驱动第三丝杆沿不同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包括既有路桥(1),既有路桥(1)的下方穿过有跨越路段(2),跨越路段(2)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有竖直的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袋(10)、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第三驱动机构(7)和升降机构(8),所述柔性袋(10)的上端具有接物口(28),所述接物口(28)朝向所述既有路桥(1);所述柔性袋(10)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三连接块(13)和第四连接块(14),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连接块(13)和第四连接块(1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三连接块(13)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块(12)与第四连接块(14)相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块(11)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块(13)靠近或远离第四连接块(1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块(11)靠近或远离第三连接块(13)以及第二连接块(12)靠近或远离第四连接块(14);所述柔性袋(10)可升降,所述升降机构(8)用于驱动所述柔性袋(10)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上设有第一安装杆(1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件(51)、第一丝杆(52)和第一移动套(53),所述第一丝杆(52)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杆(15)上,第一丝杆(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安装杆(15)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移动套(53)螺纹套设在第一丝杆(5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5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52)转动;所述第一安装杆(15)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第一移动套(53)限位、以使第一移动套(53)受驱动运动时沿第一丝杆(5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与第一安装杆(15)靠近第一支撑柱(3)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2)与第一移动套(5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16),所述第一移动套(53)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6)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52)的长度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4)上设有第二安装杆(17),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件(61)、第二丝杆(62)和第二移动套(63),所述第二丝杆(6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杆(17)上,所述第二驱动件(6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62)转动,所述第二丝杆(6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52)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第二移动套(63)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62)外;所述第二安装杆(17)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第二移动套(63)限位、以使第二移动套(63)受驱动运动时沿第二丝杆(6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连接块(13)与第二移动套(63)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14)与第二安装杆(17)靠近第二支撑柱(4)的端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二限位槽(18),所述第二移动套(63)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8)内,所述第二限位槽(1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杆(62)的长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桥扩建施工跨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19),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包括第三驱动件(71)、第三丝杆(72)和第三移动套(73),所述连接杆(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连接;所述第三丝杆(72)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杆(19)上,第三丝杆(7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欧罗健陈义想苏米林颜毅唐文龙李文虞朝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