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34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氮化硼加入溶剂中,采用超声辅助高速剪切搅拌对其进行剥离分散,制备得到大颗粒的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再将部分分散液加入研磨机中,采用远心球磨的方式对其剥离分散,制备得到合适长径比的小颗粒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搅拌中将醇以及有机溶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硝酸锌、苯酚,并加热,减压蒸馏之后得到石炭酸锌/苯酚混合溶液;然后调节pH值,反应完成后将其过滤、清洗、干燥、研磨,将其与有机硅酮混合均匀,即得氧化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电路工作时产生的工作电流密度不断的增大,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往密集化、小型化方面进行了发展。这导致了在高集成度电子芯片中存在大量热聚集问题,这就对密集型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产品中对产品绝缘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03]随着石墨烯于2004年问世之后,其所展现出各种优异的机械、光学、电学性能,吸引了科学家的关注。其中,石墨烯在热传导领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异性能,适合用于散热材料,但是,由于其同样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这限制了其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范围。氮化硼片层作为一种类石墨烯材料,由于其与石墨烯一样是由sp2杂化组成的六边形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氮化硼片层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并且其禁带宽度较大,因此其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将氮化硼片层材料应用于导热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配方精确称取氮化硼、溶剂以及分散剂,首先将氮化硼加入溶剂中,采用超声辅助高速剪切搅拌对其进行剥离分散,制备得到大颗粒的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2)取部分步骤1)制备的大颗粒的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加入研磨机中,采用远心球磨的方式对其剥离分散,制备得到合适长径比的小颗粒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3)按照配方精确称取苯酚、硝酸锌、醇、有机溶剂以及去离子水,首先将醇以及有机溶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均匀混合的溶液;然后将硝酸锌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热到一定温度(30~100℃),将苯酚缓慢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并在冷凝管存在的情况下反应一段时间(0.5~10小时),然后减压蒸馏之后得到石炭酸锌/苯酚混合溶液;4)将步骤1)以及步骤2)制得的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混合均匀,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石墨烯,并超声使其分散均匀,将其与步骤3)制得的石炭酸锌/苯酚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甲醛,并通过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8~12,然后在一定温度反应(30~100℃)一定时间(1~24小时)制备得到氧化锌以及酚醛预聚体双包覆的氮化硼/石墨烯分散液;5)在步骤4)制得的氧化锌以及酚醛预聚体双包覆的氮化硼/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稀硫酸,使得溶液pH值被调节为3~5,并于一定温度下(30~100℃)搅拌反应一段时间(0.5~10小时),过滤、清洗、干燥之后制备得到酚醛树脂-氧化锌混合双包覆粉体氮化硼/石墨烯粉体,将其与有机硅酮混合均匀,即得混合双包覆的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双包覆氮化硼/石墨烯绝缘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氮化硼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00;所述氮化硼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 0.01~10;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去离子水、乙醇、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为BYK220、BYK204、BYK102、BYK203、B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明冉伟李章鹏
申请(专利权)人:奈蓝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