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发泡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28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发泡陶瓷,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木鱼石尾矿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70目。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石英中SiO2的含量>98wt%。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长石中各化学成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SiO
2 60~70%、Al2O315~20%、K2O+Na2O 10~18%。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长石为钾长石和钠长石中的一种或两者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其粒径为325-400目。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石英的粒径为325-400目。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发泡剂为碳化硅炭黑、碳化硅、煤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粒径为500-600目。
[0013]上述一种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发泡陶瓷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14]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并球磨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备用;
[0015]2)坯体成型:将所得混合料装填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干燥,得坯体;
[0016]3)发泡陶瓷板烧成:将所得坯体平放于耐高温的匣钵中,放入辊道窑内,在1100-1200℃温度条件下进行烧制;进行切割打磨即得所述发泡陶瓷板。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烧成制度为:首先以8-10℃/min的速率升温至950-1050℃,保温10-20min,然后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设定的烧制温度,保温10-80min。
[0018]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烧成制度中,升温至90-120℃和190-220℃时各保温60-90min;升温至290-320℃时保温30-60min。
[0019]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成型压力为10-20MPa;干燥步骤为置于90-100℃的红外干燥箱中干燥16-20h。
[0020]根据上述方案,将所得发泡陶瓷板作为基体,进一步进行釉面装饰制备建筑装饰用陶瓷发泡板,包括如下步骤:在发泡陶瓷板表面均匀涂布釉浆,室温下放置,最后放入辊道窑中,在950-1050℃烧结30-50min,其中采用的升温速率为5-8℃/min,且分别在90-120℃、190-220℃、290-320℃、390-420℃、490-520℃保温20-30min;即得所述建筑装饰用发泡陶瓷。
[0021]上述方案中,所述釉浆中主要原料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熔块85-95%,苏州土5-15%;另外色料、添加剂和水分别占熔块和苏州土总质量的5-10%、0.2-0.4%和35-45%。
[0022]上述方案中,所述熔块为锆白熔块、透明熔块、亚光熔块中的一种;色料为桃红、镨黄、氯化铷中的一种;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二者混合物。
[0023]上述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室温放置时间为10-12h。
[0024]经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泡陶瓷隔热保温板的平均孔径为0.7~1.5mm,体积密度≤500Kg/m3,抗压强度≥2MPa,闭气孔率为≥75%、导热系数≤0.05W/(m
·
K)、防火等级为A1级。具有轻质高强、装饰效果好、保温耐用的特点,满足GB/T 33500-2017《外墙外保温泡沫陶瓷》对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
[0025]本专利技术以木鱼石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低品位原料,通过结合配方组成和烧结工艺的优化设计,可使木鱼石尾矿中较高含量的Fe2O3通过高温反应转化为铁辉石,有效消除高含量Fe2O3对发泡陶瓷产品性能的不利影响(Fe2O3含量过高将造成液相粘度低、气孔连通、产品强度下降等问题),显著提高木鱼石尾矿添加量并保证所得烧结制品的力学性能
等;同时,基于上述配方和工艺改进,可进一步优化所得发泡陶瓷产品的气孔形态、分布和尺寸,形成孔径分布更加均匀、闭气孔率高的多孔结构,有效提升其保温隔热性能。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木鱼石尾矿的添加比例高;本专利技术以木鱼石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发泡陶瓷,其添加量可达85%;并进一步结合配方设计和烧结工艺优化手段,使Fe2O3高温转化为铁辉石,进而提升所得烧结产品的强度,可有效实现木鱼石尾矿在发泡陶瓷中的回收利用,有助于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0028]2)隔热保温性能好,装饰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结合配方设计、颗粒级配、烧成制度和液相粘度控制手段,所得发泡陶瓷内部结构为微小孤立的闭气孔且分布均匀,闭气孔率大于75%,隔热保温性能良好;
[0029]3)随着木鱼石添加量增加,发泡陶瓷孔径增大,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烧成过程和保温时间的控制,可实现产品孔径的可控调节;
[0030]4)发泡陶瓷表面辅以不同色釉,装饰效果良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发泡陶瓷断面的体视显微镜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发泡陶瓷的断面SEM形貌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发泡陶瓷的孔径分布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发泡陶瓷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木鱼石尾矿来自山东济南,其主要化学组成如下:
[0037][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建筑装饰用发泡陶瓷板,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1)原料球磨:按1:2的料球比,将木鱼石尾矿、石英、长石、发泡剂分别球磨2h,过筛,得到球磨好的原料;其中,木鱼石尾矿过270目筛,石英和长石过325目筛,发泡剂过500目筛;
[0041]2)原料混合:将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木鱼石尾矿60%,石英20%,钾长石19.7%,碳化硅0.3%,称料,用球磨机混料1h,得到混合料备用;
[0042]3)坯体成型:将混合后的坯料装填入符合产品预定形状的钢模中,采用液压机压制成发泡陶瓷坯体,成型压力为20MPa;将成型好的坯体放入100℃的红外干燥箱中干燥
20h;
[0043]4)发泡陶瓷板基体烧成:将坯体平放于耐高温的匣钵中,放入辊道窑内,经1100℃烧成,制得发泡陶瓷基体;采用的烧成制度具体如下:首先以8℃/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保温10min,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保温30min;其中升温至120℃、220℃各保温60min,320℃保温30min;
[0044]5)表面装饰:将上述烧制产品进行切割打磨,获得规整的发泡陶陶瓷板基体;将釉浆均匀布施其上,等待釉浆凝固,再行布施,重复3次;
[0045]上述釉浆的组成为锆白熔块85%,苏州土15%,色料(熔块和苏州土总质量的10%),羧甲基纤维素(熔块和苏州土总质量的0.2%),水(熔块和苏州土总质量的35%);
[0046]6)产品烧成:将表面装饰后的发泡陶瓷在室温下放置10h,然后放入辊道窑中,经1000℃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木鱼石尾矿60-85%,石英9-20%,长石5-25%,发泡剂0.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鱼石尾矿中各化学成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SiO
2 62-70%,Al2O
3 10-15%,Fe2O
3 5-7%,CaO 2-4%,MgO 1-3%,K2O+Na2O 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鱼石尾矿的粒径为200-270目;长石的粒径为325-400目;石英的粒径为325-400目;发泡剂的粒径为500-60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石为钾长石、钠长石中的一种或二者混合物。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于木鱼石尾矿的发泡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球磨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备用;2)坯体成型:将所得混合料装填入模具中,压制,干燥,得坯体;3)发泡陶瓷板烧成:将所得坯体置于辊道窑中,在1100-1200℃温度条件下进行烧制;进行切割打磨即得所述发泡陶瓷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成制度为:首先以8-10℃/min的速率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虹张亚祥吴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