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文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以及服装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99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包括:机架;上料台,支撑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服装布料,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板;加工台,支撑在机架上,位于加工工位处;上料机构,支撑在机架上,用以将上料台上的待加工的服装布料沿着上料方向移动到加工台上;加工机构,支撑在机架上且位于加工台的正上方,用于对加工台上的服装布料进行加工;所述上料台、加工台以及上料机构沿着所述上料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滑台,支撑在机架上,两滑台相对一对称平面相互对称,所述对称平面为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的竖向平面;两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滑台上,两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两滑块相对所述对称平面对称;两夹爪气缸,分别设置在两滑块的朝向固定板的一端上,用于夹持或者松开位于上料台上的服装布料的边缘。该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服装布料的自动加工。动加工。动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以及服装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以及服装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服装在生产过程中,针对特殊的服装需要对其布料进行局部破洞、剪裁或者缝合装饰布处理,使其更加符合设计及当前审美,人工或者简易器械对布料进行处理,容易出现口径和尺寸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从而导致服装整体局部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服装整体设计及美观。
[0003]中国专利CN201911249707.5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用破洞装置,该专利公开的装置仅能对布料的固定位置进行破洞加工,布料的上料、移动以及加工位置的对准依赖于人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可以对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布料进行自动上料、自动固定、自动绷紧和自动加工。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包括:
[0007]机架;
[0008]上料台,支撑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服装布料,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板;
[0009]加工台,支撑在机架上,位于加工工位处;
[0010]上料机构,支撑在机架上,用以将上料台上的待加工的服装布料沿着上料方向移动到加工台上;
[0011]加工机构,支撑在机架上且位于加工台的正上方,用于对加工台上的服装布料进行加工;所述上料台、加工台以及上料机构沿着所述上料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0013]两滑台,支撑在机架上,两滑台相对一对称平面相互对称,所述对称平面为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的竖向平面;
[0014]两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滑台上,两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两滑块相对所述对称平面对称;
[0015]两夹爪气缸,分别设置在两滑块的朝向固定板的一端上,用于夹持或者松开位于上料台上的服装布料的边缘。
[0016]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预压紧机构,所述预压紧机构包括:
[0017]两支撑板,两支撑板位于固定板的靠近加工台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0018]两压料轮,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两支撑板上,至少在上料时,所述压料轮的旋转轴
线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且压料轮对支撑板具有一定的压紧力,并且所述压料轮为阻尼轮。
[0019]优选地,所述预压紧机构还包括:
[0020]两立柱,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
[0021]两弹片,分别设置在两立柱上且能够绕着所在的立柱的轴线旋转;
[0022]两轮架,分别设置在两弹片的远离对应的立柱的一端上,所述压料轮可旋转地设置在对应的轮架上,所述弹片具有始终使压料轮压在支撑板上的趋势。
[0023]优选地,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位于对应的弹片的旋转路径上,所述挡杆构造成在压料轮工作时,所述弹片抵靠在挡杆上且所述压料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且所述弹片不能够继续绕着立柱的轴线沿所述上料方向旋转。
[0024]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
[0025]两第二支架,支撑在机架上,两第二支架相对所述对称平面对称且相对机架能够同步地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对称平面,两所述滑台固定在对应的第二支架上。
[0026]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支撑板的位置处,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对应的第二支架上。
[0027]优选地,所述加工台包括:
[0028]第一支架,呈板状,水平地支撑在机架上;
[0029]多个托料盘,分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多个托料盘沿着所述上料方向具有多排,每一排具有相同数量的托料盘,排与排之间相对应的托料盘在所述上料方向上对齐,每个托料盘与相邻的托料盘具有间隙;
[0030]第二气缸,每个托料盘通过所述第二气缸支撑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气缸杆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所述托料盘固定在气缸杆的自由端上。
[0031]优选地,所述托料盘包括:
[0032]盘部,在盘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通孔;
[0033]筒部,设置在盘部的下表面且设置在盘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通孔与筒部的内部连通;
[0034]传感器,设置在筒部的内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朝上并且检测端的上端面低于盘部的上表面,通过传感器能够检测托料盘的上方是否放置有服装布料。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服装制造的方法,采用上述机器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1:将服装布料放置到固定板上;
[0037]步骤2:夹爪气缸移动到靠近固定板的位置处,将固定板上的服装布料的一侧边缘夹住;
[0038]步骤3:夹爪气缸向着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将服装布料移动到加工台上;
[0039]步骤4:加工机构对加工台上的服装布料进行加工。
[0040]优选地,在步骤1上,当将服装布料放置到固定板上后,将服装布料的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两侧边缘压在对应的压料轮与支撑板之间。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该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服装的自动加工。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4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4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布料加工台和布料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004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托盘的主视图;
[0048]图6为图5的A-A截面处剖视图;
[004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布料加工台、布料上料机构和宽度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0050]图8为图7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5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布料上料机构和宽度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0052]图10为图9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53]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压盘的立体图;
[0054]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压盘的主视图;
[0055]图13为图12的D-D截面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57]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包括机架7、支撑在机架7上的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服装布料100的上料台2、支撑在机架7上且处于加工工位处的加工台1、支撑在机架7上的用以将上料台2上的待加工的服装布料100沿着上料方向移动到加工台1上的上料机构3以及支撑在机架7上且位于所述加工台1的正上方的加工机构5,所述上料台2、加工台1以及上料机构3沿着所述上料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加工机构5包括加工工作头5d,所述加工工作头5d用于对服装布料进行开孔、切割、缝合或者烧毛等加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包括:机架;上料台,支撑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服装布料,包括水平放置的固定板;加工台,支撑在机架上,位于加工工位处;上料机构,支撑在机架上,用以将上料台上的待加工的服装布料沿着上料方向移动到加工台上;加工机构,支撑在机架上且位于加工台的正上方,用于对加工台上的服装布料进行加工;所述上料台、加工台以及上料机构沿着所述上料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滑台,支撑在机架上,两滑台相对一对称平面相互对称,所述对称平面为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的竖向平面;两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滑台上,两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料方向,两滑块相对所述对称平面对称;两夹爪气缸,分别设置在两滑块的朝向固定板的一端上,用于夹持或者松开位于上料台上的服装布料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预压紧机构,所述预压紧机构包括:两支撑板,两支撑板位于固定板的靠近加工台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设置;两压料轮,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两支撑板上,至少在上料时,所述压料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且压料轮对支撑板具有一定的压紧力,并且所述压料轮为阻尼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紧机构还包括:两立柱,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两弹片,分别设置在两立柱上且能够绕着所在的立柱的轴线旋转;两轮架,分别设置在两弹片的远离对应的立柱的一端上,所述压料轮可旋转地设置在对应的轮架上,所述弹片具有始终使压料轮压在支撑板上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位于对应的弹片的旋转路径上,所述挡杆构造成在压料轮工作时,所述弹片抵靠在挡杆上且所述压料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且所述弹片不能够继续绕着立柱的轴线沿所述上料方向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书
申请(专利权)人:黄文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