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雅伦专利>正文

地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9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垫结构,该地垫结构概呈多边形的型态,且该地垫结构的顶面设有一表面层,该表面层的底面结合一底层,该底层与该表面层的外周边相对形成有若干凹凸连续的镂空部及凸齿部,各该镂空部与各该凸齿部的相互搭设;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层与该底层之间设置一分布有若干透孔的柔软层,该柔软层的弹性、缓冲性优于该底层。(*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垫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垫结构,特别是一种结合柔软层的拼装式地垫。
技术介绍
图6示出了现今市面上常见的拼装地垫,该拼装地垫30由弹性塑料材质一体油压发泡而成,而具有缓冲效果,因此,将的铺设于地板上,具有避免孩童、老年人不经意跌伤、摔伤的功效。虽然,该等发泡材质的拼装地垫30可达到前述的功效,但是,由于其整体是为发泡材料所制成,故整体仍处于生硬的型态,且其仅具有一适当的厚度,故整体的弹性、缓冲效果仍然不佳,使得孩童、老年人不经意摔倒后,仍会发生受伤的意外事故;另外,若该等拼装地垫30长时间被重物压住,即呈扁平状态,而无法回复,不仅失去原本的弹性、缓冲效果,且更使得整体拼装后的外观变差,同时,亦因发泡材质的拼装地垫30容易脏污,不易擦拭、清洁,故使用一段时间的后,使用者大多因脏污、不堪使用,而将的丢弃,故其之使用极不具经济实用性。针对前述拼装地垫30的缺点,人们发展出另外一种拼装地砖;参见图7,该拼装地砖40是于一弹性的塑料基材41上贴设一仿木纹或仿磨石纹的塑料贴皮42,该塑料基材41与该塑料贴皮42的周边相对形成有凹凸连续的镂空部401与凸齿部402,藉镂空部401与凸齿部402的设置,即可由多数块拼装地砖40组装成预定坪数的地板;该等具有塑料贴皮42的拼装地砖40,当受到灰尘黏附或被水泼湿时,得以利用抹布轻易地抹除,不仅清洁容易、快速,且相对于前述的拼装地垫30具有搭配美观的优点;但是,该等传统的拼装地砖40的塑料基材41弹性、缓冲效果,亦与前述发泡材质的拼装地垫30相差不多,整体仍为生硬的型态,柔软度较差,致令使用者踩踏或躺卧于其上时,并不具有较佳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弹性、缓冲效果,可确实避免孩童、老年人不经意跌伤、摔伤,且安全性极佳的地垫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柔软度,而可供使用者踩踏或躺卧休息,舒适感极佳的地垫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垫结构,该地垫结构概呈多边形的型态,且该地垫结构的顶面设有一表面层,该表面层的底面则结合一底层,该底层与该表面层的外周边相对形成有若干凹凸连续的镂空部及凸齿部,利用各该镂空部与各该凸齿部的相互搭设组设,组装成预定坪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层与该底层之间,设置一分布有若干透孔的柔软层,该柔软层的弹性、缓冲性能优于该底层,使结合该柔软层的地垫结构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其中,该表面层是一塑料层。其中,该表面层是一地毯。其中,该柔软层是为PU材质。其中,该底层是为泡棉材质。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经踩踏后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传统的拼装地垫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传统的拼装地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地垫结构10;表面层101;底层102;柔软层103;透孔104;镂空部11;凸齿部12;拼装地垫30;拼装地砖40;镂空部401;凸齿部402;塑料基材41;塑料贴皮42。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地垫结构,该地垫结构概呈多边形的型态,且该地垫结构10的顶面设有一表面层101,于本实施例中,该表面层101是一塑料层或地毯,且该表面层101的底面结合一得以为泡棉材质的底层102,该底层102与该表面层101的外周边相对形成有若干凹凸连续的镂空部11及凸齿部12,利用各该镂空部11与各该凸齿部12的相互搭设组设,得以组装成预定坪数的地板;值得注意的是,该表面层101与该底层102之间设置一分布有若干透孔104的柔软层103,于本实施例中,该柔软层103为低恢复性的聚亚胺脂泡绵(Polyurethane Foam)材质(以下简称PU材质),且该柔软层103的弹性、缓冲效果优于该底层102(如图3所示),使该地垫结构10具有较佳的柔软度。藉由上述的组合构成,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组配时,利用各个地垫结构10的各镂空部11与各凸齿部12的相互搭设组设,得以组装成预定坪数的地板,整体的组配方式,极为简单方便。由于本技术地垫结构10的表面层101与底层102之间设置一分布有若干透孔104的PU材质柔软层103,且,柔软层103的弹性、缓冲效果优于底层102(如图3所示),使地垫结构10具有较佳的柔软度,故当使用者对地垫结构10施以一下压的踩踏力道时(如图4所示),该等PU材质柔软层103由于具有黏弹性(Viscoelastic)现象,亦即受压部位会将施压物体衬托成型,待压力消失之后,便会缓缓恢复原状,同时,亦因柔软层103设有若干透孔104,更可增加柔软层103的变形效果,如此,不仅可确实避免孩童、老年人不经意跌伤、摔伤,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且由于本技术具有较佳的柔软度,故得以供使用者于其上踩踏或躺卧休憩,具有较佳的舒适感。此外,本技术的表面层101可为塑料层或地毯,更可使之方便与室内环境搭配,而具有较佳的美观度,深具实用性。当然,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柔软层103上亦可不另外设置透孔104,亦得以保持前述的柔软舒适效果;且,本技术除了可为上述实施例的拼装地垫型态,亦可直接制作成一般地板材的形态,使之具有本技术上述使用目的,整体适用的领域极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垫结构,该地垫结构概呈多边形的型态,且该地垫结构的顶面设有一表面层,该表面层的底面结合一底层,该底层与该表面层的外周边相对形成有若干凹凸连续的镂空部及凸齿部,各该镂空部与各该凸齿部的相互搭设;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层与该底层之间设置一分布有若干透孔的柔软层,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渕智隆
申请(专利权)人:张雅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