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5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锂金属负极包括金属锂和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其中,所述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包括金属骨架材料、金属类异质粒子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离子热使氧化石墨烯实现还原,并扩大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增加容锂的空间;加入金属前驱体和还原剂后,金属类异质粒子原位生长在还原氧化石墨烯层上,降低了锂成核超电势;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锂均匀地沉积在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上,形成复合锂金属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复合锂金属负极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大幅度增加锂金属负极电池的使用年限和循环稳定性。锂金属负极电池的使用年限和循环稳定性。锂金属负极电池的使用年限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金属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无人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现已商业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迫切需求。寻找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已经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现已商业化的锂离子负极材料是石墨烯类材料。该类材料的价格低廉、循环稳定性好、密度较小,但是它的理论容量低,只有372mAh g-1
,很难满足当今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和高比容的需求。在已知的众多电极材料中,金属锂的密度小(0.534g cm-3
)、理论容量高(3860mAh g-1
)以及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低(-3.040V vs.标准氢电极),所以金属锂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0003]目前,锂金属电池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因为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中,无法在电极表面实现均匀分布,极易导致树突状或针状锂枝晶的形成,这样会严重影响锂金属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降低电池的安全性能。一方面,枝晶的持续生长很容易刺穿电池中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严重时会引发电池爆炸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经过持续充放电,负极侧生长的锂枝晶反应活性高,极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导致其脱离原属的负极集流体,成为“死锂”,最终降低了电池的库伦效率并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年限。
[0004]为了抑制锂枝晶成长,研究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应对策略:(1)非原位或原位的SEI层(固态电解质中间相)。原位SEI层是由锂金属与有机电解质之间的自发反应而原位形成的保护膜,可以避免锂金属遭受到进一步的腐蚀。非原位人造SEI涂层是在电池循环之前,在锂金属阳极上涂覆一层具有保护性SEI层。(2)固体(或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或聚合物)电解质避免了使用易燃的有机类电解质,并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此外,固体(或聚合物)电解质的模量大,可以有效地抑制电解质中锂枝晶的生长。(3)特殊骨架的锂金属负极材料的设计。立体的骨架式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便于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而其内部孔隙便于锂的均匀分布,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
[0005]在上述策略中,特殊骨架材料的设计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因为这种立体骨架降低了局部电流密度并避免电荷的聚集,从而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使锂枝晶的形成速度有所减缓。但是大部分的立体骨架的材料,比如泡沫镍、泡沫铜和碳纤维,它们的亲锂性差,具有较高的Li成核超电势,不易于Li的均匀沉积,这将影响锂金属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了一种亲锂性好的立体骨架式金属锂负极复合材料,一方面利用骨架式的立体结构,降低了局部电流密度,抑制负极侧锂枝晶的生长;另一方面引入异质金属类粒子,降低了锂成核超电势,实现锂的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实现锂的均匀分布,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并提高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包括金属锂和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其中,所述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包括金属骨架材料、金属类异质粒子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
[0009]所述的金属骨架材料为铜、镍、铝、铁或不锈钢。
[0010]所述的金属类异质粒子为金、银、铂、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钛或氧化钼。
[0011]所述的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厚度为1nm~600μm,优选厚度为200μm。
[0012]所述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工作电流为0.05μA
·
cm-2
~500mA
·
cm-2

[0013]上述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将离子液体加入氧化石墨烯中,常温超声均匀;再向其中加入金属前驱体,再次超声均匀,得到褐色的混合物;所述离子液体、氧化石墨烯和金属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1:1~10:10:1;
[0015](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50~220℃反应6~30h,再经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混合物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1~11:20;
[0016](3)通过物理手段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均匀地附着在金属骨架材料上,得到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其中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含量为2.5%~25wt%;
[0017](4)在惰性气氛下将金属锂通过电化学沉积法沉积在步骤(3)得到的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上,得到复合锂金属负极;其中金属锂的含量为0.1%~50wt%。
[0018]步骤(1)中,所述的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1-甲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EMIMHSO4)、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氢盐(EMIMH2PO4)、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氢二盐(EMIMH2PO4)、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氟盐(BMIMF)、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EMIMTFSI)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优选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氟盐(BMIMF)、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19]步骤(1)中,所述金属前驱体为硝酸银(AgNO3)、氯金酸(HAuCl4)、氯化铂(H2PtCl6)、二水乙酸锌(Zn(OAc)2·
2H2O)、六水硝酸钴(Co(NO3)2·
6H2O)、钼酸铵(NH4)2Mo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0]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柠檬酸钠、尿素、硼氢化钠、氨水、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1]步骤(3)中,所述的物理手段为直接压片法、模具压片法、旋转式压片法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物理手段的压力范围为1~15MPa。
[0022]步骤(4)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离子热使氧化石墨烯实现还原,并扩大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增加容锂的空间;加入金属前驱体和还原剂后,金属类异质粒子原位生长在还原氧化石墨烯层上,降低了锂成核超电势。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锂金属负极材料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使锂均匀分布在负极材料上,从而大幅度增加锂金属负极电池的使用年限和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锂金属负极材料组装的半电池在比容量为1mAh
·
cm-2
、电流密度为0.5mA
·
cm-2
的测试条件下,其循环圈数与库伦效率性能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锂金属负极包括金属锂和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其中,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包括金属骨架材料、金属类异质粒子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所述的金属骨架材料为铜、镍、铝、铁或不锈钢;所述的金属类异质粒子为金、银、铂、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钛或氧化钼;该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厚度为1μm~600μm,工作电流为0.05μA
·
cm-2
~500mA
·
cm-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离子液体加入氧化石墨烯中,常温超声均匀;再向其中加入金属前驱体,再次超声均匀,得到褐色的混合物;所述离子液体、氧化石墨烯和金属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1:1~10:10:1;(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50~220℃反应6~30h,再经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的混合物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1~11:20;(3)通过物理手段将步骤(2)得到的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均匀地附着在金属骨架材料上,得到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其中金属类异质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含量为2.5%~25wt%;(4)在惰性气氛下将金属锂通过电化学沉积法沉积在步骤(3)得到的亲锂的复合骨架材料上,得到复合锂金属负极;其中金属锂的含量为0.1%~50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洋张颖李培权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