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9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置为一块实心板,在车体的下面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滚筒上,滚筒转接设置在滚轴上,滚轴上设置有滚子槽,滚子槽内滚动设置有滚子,滚子,设置为轴状并设置在滚筒与滚轴之间;滚筒的两侧设置有内轮和外轮,滚轴伸出内轮和外轮置于轨道上;本装置通过滚子与轴承的双重转动连接,设置双轨,并且将轴承的内圈加长,即使在重物过重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的转动,平时主要滚子受力,但重物过重时,轴承辅助受力,防止了卡顿现象,同时还设置了防震弹簧,减少震动,并且设置了收集槽,收集掉落的粒料。收集掉落的粒料。收集掉落的粒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


[0001]本技术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

技术介绍

[0002]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仅以耐火度来定义已不能全面描述耐火材料了,1580℃并不是绝对的。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0003]耐火材料根据制品的致密程度和外形不同,有烧结法、熔铸法和熔融喷吹法等。烧结法是将部分原料预烧成熟料,破碎和筛分,再按一定配比与生料混合,经过成型、干燥和烧成。原料预烧的目的是将其中的水分、有机杂质、硫酸盐类分解的气体烧除,以减少制品的烧成收缩,保证制品外形尺寸的准确性。原料在破碎和研磨后还需要经过筛分,因为坯料由不同粒度的粉料进行级配,可以保证最紧密堆积而获得致密的坯体。为了使各种生料和熟料的成分和颗粒均匀化,要进行混炼,同时加入结合剂,以增强坯料结合强度。如硅酸铝质坯料加入结合粘土,镁质坯料加入亚硫酸纸浆废液,硅质坯料加入石灰乳等。根据坯料含水量的多少,可以采用半干法成型(约含5%水分),可塑法成型(约含 15%水分)和注浆法成型(约含40%水分)。然后进行干燥和烧成。熔铸法是将原料经过配料混匀和细磨等工序,在高温熔化,直接浇铸,经冷却结晶、退火成为制品。如熔铸莫来石砖、刚玉砖和镁砖等。它们的坯体致密,机械强度高、高温结构强度大,抗渣性好,使用范围不断在扩大。熔融喷吹法是将配料熔化后,以高压空气或过热蒸汽进行喷吹,使之分散成纤维或空心球的方法。制品主要用作轻质耐火、隔热材料。此外,还可制成粉状或粒状不定形耐火材料,临用时以焦油、沥青、水泥、磷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盐等结合剂胶结,不经成型和烧结而直接使用。
[0004]耐火材料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输送到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存储,由于材料本身就是刚出窑的高温状态,特别是对有粒状的材料,在运输放置时不宜多次的进行挪动或是翻转,因此,在输送的过程中最好是平稳的进行输送。现在的窑车一般使用轨道进行输送,但轨道使用的是单轨,这种运送窑车在输送的过程中,本身的长轴会增加整体的窑车的重量,而且,这种方式使得窑车在运行的过程中,转动不怎么顺畅,这样在输送的过程中就是出现卡车或是震荡,会将粒状料震落这样对于高温的材料来说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解决单轨输送出现卡顿导致的卡顿等现象使得粒料有被震落的风险,输送不安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包括滚轴、内弧形部、内轮、滚筒、滚子、支撑架、外轮、外弧形部、滚子槽、收集槽、车体;所述车体设置为一块实心板,在车体的下面固定连接
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滚筒上,滚筒转接设置在滚轴上,滚轴上设置有滚子槽,滚子槽内滚动设置有滚子,滚子,设置为轴状并设置在滚筒与滚轴之间;滚筒的两侧设置有内轮和外轮,滚轴伸出内轮和外轮置于轨道上。
[0008]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轴承和挡圈;滚筒截面设置为“T”型,在与内轮和外轮的一侧设置有轴承,靠近内轮和外轮侧轴承的内圈设置长于外圈,另一侧与滚筒之间设置有挡圈,滚子槽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
[0009]进一步的,内轮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内弧形部,内弧形部焊接设置在内轮与滚轴之间。
[0010]进一步的,外轮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外弧形部,外轮套接设置在滚轴上,外弧形部螺纹连接设置在滚轴上。
[0011]进一步的,在滚筒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簧。
[0012]进一步的,车体上设置有收集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装置通过滚子与轴承的双重转动连接,设置双轨,并且将轴承的内圈加长,即使在重物过重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的转动,平时主要滚子受力,但重物过重时,轴承辅助受力,防止了卡顿现象,同时还设置了防震弹簧,减少震动,并且设置了收集槽,收集掉落的粒料;解决了单轨输送出现卡顿导致的卡顿等现象使得粒料有被震落的风险,输送不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轨道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滚轴、2-内弧形部、3-内轮、4-轴承、5-滚筒、6-滚子、7-弹簧、8-支撑架、9-外轮、10-外弧形部、11-挡圈、12-滚子槽、13-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轴1、内弧形部2、内轮3、滚筒5、滚子6、支撑架8、外轮9、外弧形部10、滚子槽12、收集槽13、车体14;所述车体14设置为一块实心板,在车体的下面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固定设置在滚筒5上,滚筒5转接设置在滚轴1上,滚轴1上设置有滚子槽12,滚子槽12内滚动设置有滚子6,滚子6,设置为轴状并设置在滚筒5与滚轴1之间;滚筒5的两侧设置有内轮3和外轮9,滚轴1伸出内轮3和外轮9置于轨道上,本装置中,将原来的长轴切断,变成双轮双轨,这样就能省去中间轴的重量,减轻滚轴1整体所受到的压力,而且,通过在滚轴1与滚筒5之间设置滚子6以方便转动。
[0021]实施例2:
[00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增加滚筒5与滚轴1之间转动的顺畅性,本装置还包括轴承4和挡圈11;滚筒5截面设置为“T”型,在与内轮3和外轮9的一侧设置有轴承4,靠近内轮3和外轮9侧轴承4的内圈设置长于外圈,这样,在转动的过程中,滚筒5与内外轮就不会产生摩擦了,另一侧与滚筒5之间设置有挡圈11,滚子槽12设置在两个轴承4之间。
[0023]实施例3:
[00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内轮3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内弧形部2,内弧形部2焊接设置在内轮3与滚轴1之间,内轮3固定连接,相当于定位基准。
[0025]实施例4:
[00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外轮9的一侧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外弧形部10,外轮9套接设置在滚轴1上,外弧形部10螺纹连接设置在滚轴1上。
[0027]实施例5: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振动,在滚筒5与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弹簧7。
[0029]实施例6:
[00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收集掉落的粒料,在车体14上设置有收集槽13,使得即使有粒料掉落也会掉落到收集槽1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轴(1)、内弧形部(2)、内轮(3)、滚筒(5)、滚子(6)、支撑架(8)、外轮(9)、外弧形部(10)、滚子槽(12)、收集槽(13)、车体(14);所述车体(14)设置为一块实心板,在车体的下面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固定设置在滚筒(5)上,滚筒(5)转接设置在滚轴(1)上,滚轴(1)上设置有滚子槽(12),滚子槽(12)内滚动设置有滚子(6),滚子(6),设置为轴状并设置在滚筒(5)与滚轴(1)之间;滚筒(5)的两侧设置有内轮(3)和外轮(9),滚轴(1)伸出内轮(3)和外轮(9)置于轨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耐火材料的窑车,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轴承(4)和挡圈(11);滚筒(5)截面设置为“T”型,在与内轮(3)和外轮(9)的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素朝常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红润科技铝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