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6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包括套筒和阀芯,套筒采用分体式结构,套筒由上套筒和下套筒组成,上套筒与下套筒组合后形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和密封件,密封件为环形结构,O型橡胶密封圈套于密封件的外径上,且O型橡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密封件的外径,密封件的截面呈阶梯形状,密封件内圈高度低于其外圈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组合形式设计,通过对液压元件结构的合理配合,使其与阀芯阀套的线接触硬密封结构共同作用,可实现液压元件的零泄漏功能,提升液压元件的性能,使得液压元件能满足更宽更广的应用场合,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液压元件设置容纳软性密封结构的空腔,工艺实现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
[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元件密封
,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液压元件中其阀芯、阀套的配合形式大多采用较经济的座式结构,座式结构的密封形式一般为线接触硬密封;当其应用于液压系统回路中,由于液压系统的应用工况复杂程度不一、工作介质的清洁度问题以及阀芯在阀套内频繁关闭和打开,随着时间的推移,阀芯与阀套的线接触硬密封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阀芯关闭时液压油由高压侧渗漏到低压侧的泄漏量会变大,这样对于有保压场合和对泄漏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就不适用了。
[0003]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为现有常见的二通逻辑阀结构,其主要由阀芯4、阀套5、盖板6和弹簧7组成。常态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阀套硬接触,其硬接触处的投影为圆形,从而实现线接触硬密封结构,阻断了B与A的通路。当A或B口有压力油通过,X口无压力油通过时,阀芯被提起,A口与B口接通。当X口有压力油通过时,阀芯则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与阀套硬接触,阻断A口与B口的通路。如此,当阀芯长时间往复开启、关闭,在加上系统回路的工况不一,液压油的清洁度不良等因素,阀芯与阀套的线接触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A口或B口的高压液压油会渗漏到低压侧。当A口或B口有长时间保压要求的场合就不能使用了。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能够实现液压元件的零泄漏功能,使得液压元件能满足更宽更广的应用场合,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包括套筒3和阀芯4,所述套筒3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套筒3由上套筒31和下套筒32组成,所述上套筒31与下套筒32组合后形成空腔33,所述空腔33内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1和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为环形结构,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套于密封件2的外径上,且O型橡胶密封圈1的内径小于密封件2的外径,所述密封件2的截面呈阶梯形状,所述密封件2内圈高度低于其外圈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2采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芯4在外力作用下与下套筒32硬接触,且硬接触处的投影呈圆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套筒32的径向设置有通油孔34,所述通油孔34与空腔33相通,所述通油孔34用于引入液压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空腔33的外圈高度大于密封件2的外圈高度,但小于O型橡胶密封圈1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空腔33的内圈高度小于外圈高度,且空腔33的内圈高度大于密封
件2的内圈高度,但小于密封件2的外圈高度。
[001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采用组合形式设计,通过对液压元件结构的合理配合,使其与阀芯阀套的线接触硬密封结构共同作用,可实现液压元件的零泄漏功能,提升液压元件的性能,使得液压元件能满足更宽更广的应用场合;
[0013](2)本技术软性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液压元件设置容纳软性密封结构的空腔,工艺实现简单;
[0014](3)本技术密封件采用高耐磨的聚四氟乙烯材质,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好;
[0015](4)本技术采用硬密封和软密封双重密封结构,可实现液压元件的零泄漏功能,非常适用于具有长时间保压的场合,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0016]图1是传统的二通逻辑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软性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Ⅱ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中:1、O型橡胶密封圈 2、密封件 3、套筒 31、上套筒 32、下套筒 33、空腔 34、通油孔 4、阀芯 41、外径 5、阀套 6、盖板 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0025]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包括套筒3和阀芯4,套筒3采用分体式结构,套筒3由上套筒31和下套筒32组成,上套筒31与下套筒32组合后形成空腔33,空腔33内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1和密封件2,阀芯4在外力作用下与下套筒32硬接触,且硬接触处的投影呈圆形;密封件2为环形结构,密封件2采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O型橡胶密封圈1套于密封件2的外径上,且O型橡胶密封圈1的内径小于密封件2的外径,密封件2的截面呈阶梯形状,密封件2内圈高度低于其外圈高度。其中,下套筒32的径向设置有通油孔34,通油孔34与空腔33相通,通油孔34用于引入液压油;空腔33的外圈高度大于密封件2的外圈高度,但小于O型橡胶密封圈1的直径;空腔33的内圈高度小于外圈高度,且空腔33的内圈高度大于密封件2的内圈高度,但小于密封件2的外圈高度。
[0026]本技术所述的软性密封结构,采用组合形式设计,与阀芯阀套的硬接触密封结构共同作用,实现液压元件的零泄漏功能。该软性密封结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其由O型橡胶密封圈1和密封件2组成,密封件2为环形结构,其截面呈阶梯形状,密封件2采用高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O型橡胶密封圈1套在密封件2的外径上,O型橡胶密封圈1的内径小于密封件2的外径,使得O型橡胶密封圈1对密封件2有一定的抱紧力。
[0027]该软性密封结构应用在液压元件上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为了能安装软性密封结
构,其套筒3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由上套筒31、下套筒32组成;上套筒31与下套筒32组合后形成的空腔33用于安装软性密封结构,空腔33的高度h大于密封件2的高度a,但小于O型橡胶密封圈1的直径,这样密封件2可在空腔33内小幅度自由收缩,而O型橡胶密封圈1则有一定的压缩量,可形成密封效果,下套筒32的径向设置通油孔34,通油孔34与空腔33相通。阀芯4在外力的作用下与下套筒32硬接触,其硬接触处的投影呈圆形,从而实现线接触硬密封结构,使得油口A和油口B的通路阻断;常态时,密封件2的内径与阀芯4的外径41有较小的间隙b。
[0028]当通油孔34引入液压油时,液压油挤压O型橡胶密封圈1收缩,O型橡胶密封圈1又挤压密封件2收缩,使得密封件2的内径与阀芯4的外径41紧密贴合,并形成密封,这样油口A与油口B的通路之间有一道硬密封结构和一道软密封结构,两道密封结构共同作用,使得A油路与B油路渗漏为零。为了防止密封件2被过渡挤压离开空腔33,空腔33的前端高度c设置比后端高度h小,但又大于密封件2的高度d,这样密封件2可在空腔33内有小幅度的自由收缩,但又不会被外力挤压而离开空腔33。O型橡胶密封圈1收缩性好,其压缩变形力可弥补密封件2的内径密封面的磨损。引入通油孔34的液压油,可来自于B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包括套筒(3)和阀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套筒(3)由上套筒(31)和下套筒(32)组成,所述上套筒(31)与下套筒(32)组合后形成空腔(33),所述空腔(33)内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1)和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为环形结构,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套于密封件(2)的外径上,且O型橡胶密封圈(1)的内径小于密封件(2)的外径,所述密封件(2)的截面呈阶梯形状,所述密封件(2)内圈高度低于其外圈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元件用软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采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元件用软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翁明堂邱琳蓁
申请(专利权)人: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