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8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所述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所述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防堵增压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支撑管道,所述增压支撑管道上端设有检修管道,所述增压支撑管道、检修管道一端设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内设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检修管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所述增压叶片安装在增压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管道内的气流冲击力,防止粉尘黏附在管道内壁上发生堵塞,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吸尘效果,提高除尘效率。提高除尘效率。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与水混合后会凝固硬化。水泥不常单独使用,而是用来与沙、砾(骨料)接合。水泥与细致的骨料混合后形成砂浆(用来接合砖块),水泥与沙砾混合后形成混凝土。其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0003]但是,目前在水泥加工时落料点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如果直接飘散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对生产车间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所述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所述吸尘管道I、吸尘管道II、防堵增压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所述防堵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支撑管道,所述增压支撑管道上端设有检修管道,所述增压支撑管道、检修管道一端设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内设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检修管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所述增压叶片安装在增压管内,所述增压叶片通过叶片固定座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增压叶片在叶片固定座外侧呈同心圆分布。
[0006]所述检修管道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上,所述检修管道与增压支撑管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检修管道与增压支撑管道两端设有管道连接法兰。
[0007]所述增压管两端设有管道连接法兰,增压管与检修管道、增压支撑管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增压管与检修管道、增压支撑管道安装在设备固定支架上。
[0008]所述增压管与检修管道上端设有吊装耳,所述吊装耳焊接固定在增压管与检修管道上。
[0009]所述增压支撑管道外侧设有安装固定耳,所述安装固定耳接固定在增压支撑管道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提高管道内的气流冲击力,防止粉尘黏附在管道内壁上发生堵塞,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吸尘效果,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防堵增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防堵增压装置内部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增压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4所示,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3,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防堵增压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4,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包括增压支撑管道33,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上端设有检修管道34,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一端设有增压管31,所述增压管31内设有增压装置35,所述增压装置35包括驱动电机351,所述驱动电机351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352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内,所述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353,所述增压叶片353安装在增压管31内,所述增压叶片353通过叶片固定座安装在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增压叶片353在叶片固定座外侧呈同心圆分布。所述检修管道34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33上,所述检修管道34与增压支撑管道33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检修管道34与增压支撑管道33两端设有管道连接法兰32。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4所示,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3,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防堵增压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4,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包括增压支撑管道33,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上端设有检修管道34,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一端设有增压管31,所述增压管31内设有增压装置35,所述增压装置35包括驱动电机351,所述驱动电机351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352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内,所述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353,所述增压叶片353安装在增压管31内,所述增压叶片353通过叶片固定座安装在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增压叶片353在叶片固定座外侧呈同心圆分布。所述增压管31两端设有管道连接法兰32,增压管31与检修管道34、增压支撑管道33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增压管31与检修管道34、增压支撑管道33安装在设备固定支架4上。
[0020]实施例3
[0021]如图1~4所示,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3,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防堵
增压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4,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包括增压支撑管道33,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上端设有检修管道34,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一端设有增压管31,所述增压管31内设有增压装置35,所述增压装置35包括驱动电机351,所述驱动电机351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352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内,所述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353,所述增压叶片353安装在增压管31内,所述增压叶片353通过叶片固定座安装在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增压叶片353在叶片固定座外侧呈同心圆分布。所述增压管31与检修管道34上端设有吊装耳36,所述吊装耳36焊接固定在增压管31与检修管道34上。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外侧设有安装固定耳37,所述安装固定耳37接固定在增压支撑管道33上。
[0022]本技术在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3,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防堵增压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4,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包括增压支撑管道33,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上端设有检修管道34,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一端设有增压管3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料点除尘防堵塞管道,包括: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之间设有防堵增压装置(3),所述吸尘管道I(1)、吸尘管道II(2)、防堵增压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固定,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下侧设有设备固定支架(4),所述防堵增压装置(3)包括增压支撑管道(33),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上端设有检修管道(34),所述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一端设有增压管(31),所述增压管(31)内设有增压装置(35),所述增压装置(35)包括驱动电机(351),所述驱动电机(351)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352)安装在增压支撑管道(33)、检修管道(34)内,所述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设有增压叶片(353),所述增压叶片(353)安装在增压管(31)内,所述增压叶片(353)通过叶片固定座安装在驱动电机(351)的输出端上,增压叶片(353)在叶片固定座外侧呈同心圆分布。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朝龙刘新玉张海强崔新国赵建民宋军丽杨峰刚
申请(专利权)人:灵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