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31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包括门板和门框,门板一侧边呈阶梯状,门板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置于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的加强板,第一隔音板包括第一端面,第一端面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隔音片,隔音片上设有的卡凸与卡槽连接,加强板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二端面设有弧形橡胶块,橡胶块与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紧固层,第三端面设有若干沉头槽,若干沉头槽内均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沉头槽底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吸盘,第二隔音板包括第四端面,第四端面设有拱形隔音垫,拱形隔音垫内凹面与第四端面连接,门框一侧边呈L型,L型的门框与一侧边呈阶梯状的门板相适配。相适配。相适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

技术介绍

[0002]公务艇往往在各个海域、湖泊等水域执行特殊巡逻任务,由于海域的风声以及过往货轮的轰鸣声,声音较大穿透力较强,即使现在各个公务艇的全艇舱室均采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材质制作而成,但由于舱门与门框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大都采用单层舱门板与门框直接连接,长时间的使用不仅造成舱门板与门框的连接处产生较大的缝隙导致外部噪音从缝隙传导船舱,造成巡逻人员极大地不适并且影响驾驶和休息,还会导致灰尘从缝隙中吹到船舱内,一旦长时间靠岸停航就会导致驾驶室内积满灰尘,影响下次进行巡查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一侧边呈阶梯状,门板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置于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的加强板,所述第一隔音板包括第一端面,第一端面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隔音片,隔音片上设有的卡凸与卡槽连接,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弧形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紧固层,紧固层由若干纤维线组成,纤维线包括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第二涤纶纤维细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二涤纶纤维细线、第二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第一涤纶纤维线、第二涤纶纤维细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上均设有螺旋缠绕的金属细丝,所述第三端面设有若干沉头槽,若干沉头槽内均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沉头槽底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吸盘,所述第二隔音板包括第四端面,第四端面设有拱形隔音垫,拱形隔音垫内凹面与第四端面连接,所述门框一侧边呈L型,L型的门框与一侧边呈阶梯状的门板相适配。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盘包括吸附件、弹性元件和固定座,所述吸附件包括吸附件主体以及置于吸附件主体边缘处的密封边,吸附件一端与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弹性元件另一端与固定座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座另一端与减震弹簧连接。
[0007]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8]将L型的门框与阶梯状的门板对准关闭,首先置于第一端面上的隔音片起到第一步的隔音效果,置于第二端面上的弧形橡胶块与门框在关闭门板是进行加压起到第二步的隔音效果,为了防止在关上门板时产生的较大的冲击以及易松动,在第三端面设置的沉头槽以及置于沉头槽内的减震弹簧和置于减震弹簧上的吸盘,不仅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而且吸盘能够紧紧吸在门框上,防止震动门板打开。在第四端面上设置的拱形隔音垫,拱形结构防止在关闭门板时隔音垫边缘抵在门框边缘处,拱形隔音垫在最内侧起到最后一步隔音效果。这种结构的门板与门框,第一结构简单能够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以及不易松动脱落现
象省去门把手,节省门板与门框的造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剖视图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剖视图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纤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金属细丝缠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6]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包括门板2和门框1,门板2一侧边呈阶梯状,门板2包括第一隔音板3、第二隔音板5和置于第一隔音板3与第二隔音板5之间的加强板4,第一隔音板3包括第一端面6,第一端面6设有卡槽9,卡槽9内设有隔音片7,隔音片7上设有的卡凸8与卡槽9连接,加强板包括第二端面10和第三端面13,第二端面10设有弧形橡胶块11,橡胶块11与第二端面10之间设有紧固层12,紧固层12由若干纤维线26组成,纤维线26包括第一涤纶纤维细线23、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第一涤纶纤维细线23缠绕在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缠绕在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缠绕在第一涤纶纤维细线23,第一涤纶纤维线23、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上均设有螺旋缠绕的金属细丝27,第三端面13设有若干沉头槽14,若干沉头槽14内均设有减震弹簧15,减震弹簧15一端与沉头槽14底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吸盘21,第二隔音板5包括第四端面22,第四端面22设有拱形隔音垫28,拱形隔音垫28内凹面与第四端面22连接,门框1一侧边呈L型,L型的门框1与一侧边呈阶梯状的门板2相适配。
[0017]吸盘21包括吸附件20、弹性元件17和固定座16,吸附件20包括吸附件主体18以及置于吸附件主体18边缘处的吸附件主体19,吸附件20一端与弹性元件17一端连接,弹性元件17另一端与固定座16一端连接,固定座16另一端与减震弹簧15连接。
[0018]将L型的门框1与阶梯状的门板2对准关闭,L型的门框1是一体门框1,而阶梯状的门板2包括第一隔音板3、加强板4和第二隔音板5,采用双层隔音板以及置于中间的加强板4,不仅保证整个门板2的隔音效果还保证门包自身的强度问题。
[0019]首先将隔音片7通过卡凸8与卡槽9连接,隔音片7固定在第一端面6上起到第一步的隔音效果,置于第二端面10上的弧形橡胶块 11与门框1在关闭门板2时进行挤压起到第二步的隔音效果而且使门板2与门框1连接更加稳定,为了保证在长时间打开关闭门板2造成橡胶块11脱落的问题,在橡胶块11与第二端面10之间设有紧固层12,并且紧固层12采用不易缩水的纤维线26编织形成,为了保证纤维线26自身的强度,纤维线26包括第一涤纶纤维细线23、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并且第一涤纶纤维细线 23缠绕在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第二涤纶纤维细线24缠绕在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第三涤纶纤维细线25缠绕在第一涤纶纤维细线23,这种结构不仅使自身强度增加还保证紧固层12的结构强度增强,为了进一步保证纤维线26的强度在纤维线26上螺旋缠绕金属细丝27,利用金属细
丝27自身的结构强度使纤维线26强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单独的弧形橡胶块11提供的稳定性较小,防止在关上门板2时产生的较大的冲击以及外部震动造成门板2易松动,在第三端面13设置的沉头槽14以及置于沉头槽14内的减震弹簧15和置于减震弹簧15 上的吸盘21,并且吸盘21包括吸附件20、弹性元件17和固定座16,吸附件20包括吸附件主体18以及置于吸附件主体18边缘处的密封边19,吸附件20一端与弹性元件17一端连接,弹性元件17另一端与固定座16一端连接,固定座16另一端与减震弹簧15连接。吸附件主体18保证吸附件20吸附的更加牢固,以及设置的固定座16用来与减震弹簧15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务艇的舱门,包括门板和门框,其特征是:所述门板一侧边呈阶梯状,门板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置于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的加强板,所述第一隔音板包括第一端面,第一端面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隔音片,隔音片上设有的卡凸与卡槽连接,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设有弧形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紧固层,紧固层由若干纤维线组成,纤维线包括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第二涤纶纤维细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二涤纶纤维细线、第二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第三涤纶纤维细线缠绕在第一涤纶纤维细线,第一涤纶纤维线、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洪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锦佳船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