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1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5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包括:配气层,还包括:与所述配气层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侧壁环设有电磁线圈;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配气腔且配气腔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排气口;其侧壁上设有与配气腔连通且朝向与排气口同侧的支气道;所述排气口配置有内设有气道的排气件且所述排气件下方设有内置于配气腔内的阀芯;所述排气件与所述阀芯共同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通过切换电磁线圈通断电的状态,能够调节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有无间隙;所述配气层的至少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


[0001]本公开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以及应用该电磁阀泵阀模组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其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液压、气动等。其中,气动电磁阀通常以气泵驱动,且可以将电磁阀与气泵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电磁阀气泵。但现有某些一体式电磁阀气泵普遍存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易组装的技术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常采用结构更为紧凑的一体式电磁阀气泵以减小其整体的体积,如专利ZL201920491614.2所公开的一体式电磁阀气泵模组,其包括:气泵,用于提供压力气体;配气层,连接在气泵输出端,靠近气泵一端与气泵各个出气口连通,远离气泵一端中心设有一个出气口;逆止层,连接在配气层出气端,靠近配气层一端与配气层出气口连通,远离配气层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单向出口;单向出口内安装有单向阀;电磁阀,包括连接在逆止层上的阀座、连接在阀座上的盖体和安装在阀座与盖体之间的可快装电磁阀体;可快装电磁阀体的进气口连接在单向出口处,出气口伸出盖体外。
[000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体式电磁阀气泵模组的整体体积更为紧凑。但是,一方面,该一体式电磁阀气泵模组中电磁阀泄气端与充气端分别位于电磁阀的两端,使得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的体积很难被进一步地减小;另一方面,现有的电磁阀气泵模组中无备用气嘴,不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亟待改进。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将泄气端与充气端设于同侧,使得其自身体积得以进一步减小的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以及应用上述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的汽车座椅。
[0006]第一方面,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包括:配气层,还包括:与所述配气层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侧壁环设有电磁线圈;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配气腔且配气腔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排气口;其侧壁上设有与配气腔连通且朝向与排气口同侧的支气道;所述排气口配置有内设有气道的排气件且所述排气件下方设有内置于配气腔内的阀芯;所述排气件与所述阀芯共同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通过切换电磁线圈通断电的状态,能够调节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有无间隙;所述配气层的至少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且所述气路自由端能够密封。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气层上设有至少四个出气口;其中至少三个出气口与所述电磁阀一一对应密封连接;其中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且所述气路自由端设有密封盖。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气道包括:与配气腔连通的引气道和
与所述引气道侧壁连通的注气道;所述引气道自由端内配置有密封件。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本体外壁环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内绕设有电磁线圈。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件外壁与所述阀芯外壁分别环设有第一止位槽和第二止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止位槽和第二止位槽内。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纵向跨设于所述阀体本体外壁的第一U型铁;所述第一U型铁上设有允许进气口和排气件自由端暴露的通孔。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气层的至少一个出气口上配置有复合式电磁阀;所述复合式电磁阀包括:串联连接且一体注塑成型的泄气电磁阀和充气电磁阀;所述充气电磁阀的第一部位区域与气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泄气电磁阀的第二部位区域与被充气袋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的第二部位区域连接至所述泄气电磁阀的第一部位区域;所述充气电磁阀上电、所述泄气电磁阀断电时实现充气;所述充气电磁阀断电、所述泄气电磁阀上电时通过所述泄气电磁阀的第三部位区域实现排气。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气层上还设有调压突起且所述调压突起内设有调压凹槽;所述调压凹槽底部设有与配气层连通的调压孔;所述调压突起内配置有溢流阀。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阀包括:底部进入调压孔内的溢流柱、环设于溢流柱外壁的限位环、套设于溢流柱侧壁且位于限位环上方的第二弹性元件和套设于溢流柱顶部且正中开设有通槽的顶盖;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的溢流柱侧壁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5]第二方面,一种汽车座椅,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
[0016]针对现有的电磁阀泵阀模组体积很难被进一步地减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有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的具体结构。
[0017]本技术方案一方面,在上述模组的具体结构中,还设计有与所述配气层至少一个出气口连接的与其连通的气路,以留作备用为其他部件充气。另一方面,对电磁阀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能够使得充气端和泄气端位于同一侧,使得电磁阀的整体结构得以减少,从而使得电磁阀泵阀模组体积进一步地减小。
[0018]针对电磁阀的改进,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电磁线圈是否通电的状态,能够调节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是否相互吸引,最终通过切换电磁线圈通断电的状态,能够调节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有无间隙的状态。当切换电磁线圈至通电状态时,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无间隙,此时充气通路内有气体流动;当切换电磁线圈至通电状态时,排气件与阀芯之间有间隙,此时泄气通路内有气体流动。将充气通路的状态切换为泄气通路的状态,能够适应气袋的工作状态由充气状态切换为泄气状态。所述支气道与排气口在同一侧,能够使得充气端和泄气端位于同一侧。
[0019]基于上述基础设计,本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地对电磁阀的结构进行优化,如:对支气道的结构进一步地优化,并考虑到加工工艺的影响,为便于加工引气道,在引气道上相对远离电磁阀的一端设有通孔,以便于在引气道内开始气体通道,加工完成之后为便于密封引
气道,在所述引气道自由端内配置有密封件。又如:为便于固定第一弹性元件,将第一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止位槽和第二止位槽内。
[0020]本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地针对电磁阀泵阀模组的配气层的结构进行优化,即在该模组的结构中,为保证配气层中气体压力的稳定性,所述配气层中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调压突起且所述调压突起内配置有具备稳压功能的溢流阀,当配气层气压大于安全阈值时气体自溢流阀处进行溢流从而使气压恢复至安全阈值内。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公开有溢流阀的具体结构。
[0021]本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地针对电磁阀泵阀模组的配气层的结构进行优化,所述配气层的至少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复合式电磁阀,基于此设计,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式电磁阀的充气电磁阀上电、泄气电磁阀断电,充气电磁阀通电阀芯下移,实现充气;充气电磁阀断电、泄气电磁阀上电,泄气电磁阀通电阀芯上移,实现泄气;充气电磁阀断电、泄气电磁阀断电,实现气袋内的气压保持。一个气源可以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20),包括:配气层(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配气层(23)的出气口密封连接的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包括:阀体本体(101);所述阀体本体(101)侧壁环设有电磁线圈(102);所述阀体本体(101)内设有配气腔(103)且配气腔(103)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排气口;其侧壁上设有与配气腔(103)连通且朝向与排气口同侧的支气道(104);所述排气口配置有内设有气道(105)的排气件(106)且所述排气件(106)下方设有内置于配气腔(103)内的阀芯(107);所述排气件(106)与所述阀芯(107)共同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108);通过切换电磁线圈(102)通断电的状态,能够调节排气件(106)与阀芯(107)之间有无间隙;所述配气层(23)的至少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层(23)上设有至少四个出气口;其中至少三个出气口与所述电磁阀(10)一一对应密封连接;其中一个出气口处配置有与其连通的气路(24)且所述气路(24)自由端设有密封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道(104)包括:与配气腔(103)连通的引气道(1041)和与所述引气道(1041)侧壁连通的注气道(1042);所述引气道(1041)自由端内配置有密封件(10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101)外壁环设有容置腔(110)且所述容置腔(110)内绕设有电磁线圈(10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按摩电磁阀泵阀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106)外壁与所述阀芯(107)外壁分别环设有第一止位槽(1061)和第二止位槽(107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08)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止位槽(1061)和第二止位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马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海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