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燃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10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水燃烧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能够循环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水燃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解箱、出气管及储气罐,所述电解箱中配合设置有电解片,所述电解箱上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电解箱的上端,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储气罐上,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水燃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水燃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工厂内的有害气体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等非极性气体,这些非极性气体主要来自生产加工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胶、漆、涂料、粘合剂、溶剂、添加剂等,这些气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着企业要提高废气排放的要求,不得排放污染空气的气体。在一申请号为2019108614930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电化气泡乳化空气净化设备及方法,其包括通道和气泡发生器,通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和进口,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层平行设置的电网片,若干层电网片均通电,且相邻的两层电网片的电性相反,气泡发生器的出泡处在通道内且位于电网片下方;该专利通过气泡发生器在通道内产生大量的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气泡,进一步将有害气体通过进口通入通道内,使得有害气体通过进口通入通道内,进一步表面活性剂的气泡与有害气体的非极性气体发生乳化反应,发生乳化反应后的气泡经过电网片时发生破裂,从而产生乳化液体,再进一步通过乳化液收集箱回收乳化液体,回收后的乳化液体经过后续处理后,即可轻易将有害气体从乳化液体中脱离,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乳化液收集箱中的乳化液体进行处理,而且需要不断补充表面活性剂,所以实际使用时还是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此外,该中国专利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的情况,从而需要占用较大安装空间及较高生产成本,因此目前需要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能够循环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水燃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能够循环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电解水燃烧设备。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电解箱、出气管及储气罐,所述电解箱中配合设置有电解片,所述电解箱上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电解箱的上端,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储气罐上,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出气口。
[0005]进一步,所述的电解水燃烧设备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出气口还连通有长条出气管,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长条出气管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相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燃烧烟气利用管、燃烧室及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燃烧端口位于所述燃烧室中,所述长条出气管连通在所述燃烧室中,且位于所述点火装置的燃烧端口的正下方,所述燃烧烟气利用管连通在所述燃烧室上。
[0008]进一步,所述进口位于所述电解箱的侧端,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电解箱的底端。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在本技术
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外部的乳化液收集箱中的回收乳化液体通过所述进口进入到所述电解箱中,使得回收乳化液体与所述电解片反应,使得回收乳化液体电解成表面活性剂及有害气体,表面活性剂通过所述出口回到外部的乳化液收集箱中继续使用,有害气体通过所述出气管后进入到所述储气罐中,进一步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中出来因此,所述电解箱、所述电解片、所述储气罐及所述点火装置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不需要对乳化液收集箱中的乳化液体进行处理,且能够循环的使用表面活性剂;此外,本技术整体的结构更为简单,能够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能够循环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电解箱1、出气管2及储气罐3,所述电解箱1中配合设置有电解片5,所述电解箱1上设置有进口6及出口9,所述出气管2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电解箱1的上端,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储气罐3上,所述储气罐3上设置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管2上适配设置有抽气泵,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外部的乳化液收集箱中的回收乳化液体通过所述进口6进入到所述电解箱1中,使得回收乳化液体与所述电解片5反应,使得回收乳化液体电解成表面活性剂及有害气体,表面活性剂通过所述出口9回到外部的乳化液收集箱中继续使用,有害气体通过所述出气管2后进入到所述储气罐3中,进一步有害气体从所述出气口7中出来因此,所述电解箱1、所述电解片5、所述储气罐3及所述点火装置4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不需要对乳化液收集箱中的乳化液体进行处理,且能够循环的使用表面活性剂;此外,本技术整体的结构更为简单,能够明显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能够循环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优点。
[00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解水燃烧设备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8,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与所述出气口7相连通。通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对所述出气口7上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使得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0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7还连通有长条出气管10,所述出气口7通过所述长条出气管10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相连通。所述长条出气管10的设置使得所述出气口7的有害气体先是流出所述长条出气管10的出口后,进一步通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才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有害气体才燃烧的过程中回流到所述储气罐3中,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
[00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包括燃烧烟气利用管11、燃烧室12及点火装置13,所述点火装置13的燃烧端口位于所述燃烧室12中,所述长条出气管10连通在所述燃烧室12中,且位于所述点火装置13的燃烧端口的正下方,所述燃烧烟气利用管11连通在所述燃烧室12上。使用时,有害气体先是从所述长条出气管10进入到所述燃烧室12中,使得所述点火装置13对有害气体进行充分燃烧,再进一步通过所述燃烧烟气利用管11对无害烟气进行利用,例如将无害烟气通入到换热器中通过热传递对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然后进一步
将无害烟气通入水池中进行水过滤,从而通过无害烟气的余热对水进行热传递,从而对无害烟气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6位于所述电解箱1的侧端,所述出口9位于所述电解箱1的底端。
[0016]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水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解箱(1)、出气管(2)及储气罐(3),所述电解箱(1)中配合设置有电解片(5),所述电解箱(1)上设置有进口(6)及出口(9),所述出气管(2)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电解箱(1)的上端,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储气罐(3)上,所述储气罐(3)上设置有出气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水燃烧设备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8),所述余热利用装置(8)与所述出气口(7)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水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7)还连通有长条出气管(10),所述出气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浦林王宁宁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润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