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耀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7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一端的弧形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外周的固定洗线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线圈外周的反光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弧度最高点两侧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为贯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便于通过安装孔对活动感应装置进行安装,且便于通过弧形开口讲过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且便于通过固定线圈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便于通过反光凸起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医学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级临床学科,该学科里面人才是起到主要作用的,需要有非常先进的设备,它是对病人进行定量监测的一门学科,为危重病人提供全疗程连续重症救治监测,在这个过程中,它会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它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学科和医院水平的体现;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重症医学病人活动感应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活动感应装置与重症医学病人相连接,进而降低了感应装置对重症医学病人的活动进行监测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重症医学病人活动感应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重症医学病人活动感应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活动感应装置与重症医学病人相连接,进而降低了感应装置对重症医学病人的活动进行监测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重症医学病人活动感应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套、设置在固定卡套一端的弧形开口、设置在固定卡套外周的固定洗线圈、设置在固定线圈外周的反光凸起以及设置在固定卡套弧度最高点两侧的安装孔,安装孔设置为贯穿孔,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孔对活动感应装置进行安装,且便于通过弧形开口讲过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且便于通过固定线圈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便于通过反光凸起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弧形开口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且弧形开口的内径设置为15mm-30mm,便于固定卡套快速的与使用者相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活动感应装置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固定线圈与固定卡套同曲率设置,且固定线圈的内侧与固定卡套相切设置,便于通过固定线圈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反光凸起与固定线圈同曲率设置,且反光凸起与固定线圈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反光凸起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
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线圈外周的连接翼边以及设置在固定卡套上与固定线圈相适配的安装凹槽,固定线圈的内侧与安装凹槽的外周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固定线圈与固定卡套相连接的稳定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卡套内侧的防滑棱,防滑棱设置为梯形、三角形或者半圆形其中的一种,进而便于通过防滑棱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一端的弧形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外周的固定洗线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线圈外周的反光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弧度最高点两侧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为贯穿孔,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孔对活动感应装置进行安装,且便于通过弧形开口讲过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且便于通过固定线圈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便于通过反光凸起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的局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中的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固定卡套、10-防滑棱、11-安装孔、2-固定线圈、21-连接翼边、3-安装凹槽、4-反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19]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
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套1、设置在固定卡套1一端的弧形开口、设置在固定卡套1外周的固定洗线圈、设置在固定线圈2外周的反光凸起4以及设置在固定卡套1弧度最高点两侧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设置为贯穿孔,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孔11对活动感应装置进行安装,且便于通过弧形开口讲过固定卡套1与使用者相连接,且便于通过固定线圈2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1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便于通过反光凸起4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20]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弧形开口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且弧形开口的内径设置为15mm-30mm,便于固定卡套1快速的与使用者相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活动感应装置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21]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固定线圈2与固定卡套1同曲率设置,且固定线圈2的内侧与固定卡套1相切设置,便于通过固定线圈2有效的提高了固定卡套1与使用者相连接的稳定性;
[0022]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反光凸起4与固定线圈2同曲率设置,且反光凸起4与固定线圈2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反光凸起4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获取使用者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
[0023]请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线圈2外周的连接翼边21以及设置在固定卡套1上与固定线圈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套(1)和固定线圈(2)、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1)一端的弧形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1)外周的固定洗线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线圈(2)外周的反光凸起(4)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套(1)弧度最高点两侧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设置为贯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开口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且弧形开口的内径设置为15mm-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重症医学科用病人活动感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圈(2)与固定卡套(1)同曲率设置,且固定线圈(2)的内侧与固定卡套(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