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土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48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土作业装置,包括牵引或悬挂架(11)、主机架(12)和传动变速机构(16),主机架(12)上设有输送机构和至少一组取土机构,取土机构包含松土犁(13)和抛土轮,抛土轮之后的输送机构包含横向的输送槽(33)和第一输送绞龙(31),第一输送绞龙(31)下部的输送槽(33)上设有至少一组覆土出口(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非常适合于作物出苗后进行覆土作业,不会损伤作物苗株,覆土作业质量好。量好。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土作业装置


[0001]本技术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覆土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干旱地区的农业种植中,地膜种植已经应用很普遍,在铺膜后,一般均需要进行覆土作业,特别是目前的膜上点播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出苗后常常还要进行一次出苗后的覆土作业。a
[0003]现有覆土作业机械主要是滚筒式覆土设备,通过切土机构将土从覆土滚筒两端置入到覆土滚筒内,由覆土滚筒的中部的出土口将土吐出覆盖到苗行。这一类覆土机械在作业时,覆土滚筒会对已经发芽的作物苗株造成损伤,而在目前的精准农业中,这种损伤往往对作物的整体是影响非常大的。
[0004]因此,一种适合于作物出苗后进行覆土作业,并且不影响作物苗株的覆土作业装置就被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作物出苗后进行覆土作业,并且不影响作物苗株的覆土作业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牵引或悬挂架(11)、主机架(12)和传动变速机构(16),其特征在于:主机架(12)上设有输送机构和至少一组取土机构。
[0007]所述的取土机构包含松土犁(13)和松土犁(13)之后的抛土轮,抛土轮包含轮盘座(22),该轮盘座(22)为一圆盘体,圆盘体上设有抛土铲(23),抛土铲(23)为轮盘座(22)一周上的铲体,所述的铲体呈直立的板状排布在轮盘座(22)上,抛土轮的上部设有护罩(21),该护罩(21)呈一倒扣的槽状扣于抛土轮,护罩(21)的下部呈开放状,护罩(21)的后部为抛送出口(25)。
[0008]所述的输送机构包含设置在抛送出口(25)之后的横向的输送槽(33),该输送槽(33)中设有第一输送绞龙(31),第一输送绞龙(31)的输送槽(33)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接受端,该接受端与护罩(21)的抛送出口(25)相连接,第一输送绞龙(31)下部的输送槽(33)上设有至少一组覆土出口(38)。
[0009]进一步地,为能够实现覆土宽度位置可调节,上述的覆土出口(38)最好两个为一组,并且在覆土出口(38)处设有覆土斗(35),覆土斗(35)活动连接于覆土出口(38)处,该覆土斗(35)的活动连接为:覆土斗(35)铰接于输送槽(33)上,覆土斗(35)与输送槽(33)设有调节机构(37)。
[0010]上述的调节机构(37)可以为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输送槽(33)或覆土斗(35)上,支撑杆体上设有调节螺栓孔,在对应的覆土斗(35)或输送槽(33)上设置固定螺栓进行调整固定覆土斗(35)的角度位置,可以预设相邻的两个覆土带之间的距离,实现不同行距的作物的覆土。
[0011]调节机构(37)也可以为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输送槽(33)与覆土斗(35),通过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进行调整固定覆土斗(35)的角度位置,则可以在作业中随时相邻的两个覆土带之间的距离,实现不同行距的作物的覆土。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机体上还可设置覆土斗控制器,覆土斗控制器包含定位感应器(36),定位感应器(36)包括光探测头Q,光探测头Q对苗株位置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输送到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以过运算后控制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的驱动装置M工作,使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动作,进而调节覆土斗(35)的角度位置,实现对相临的两个覆土带之间的距离的自动控制,实现精准覆土。
[0013]再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输送绞龙(31)下部的输送槽(33)底部设有活动底板(39),所述的覆土出口(38)设置于活动底板(39)上。通过更换设有不同间距和数量的活动底板(39),可以对覆土出口(38)的间距进行大范围地调整,以适应不同行距的作物的覆土。
[0014]再进一步地,与上述的输送槽(33)中的第一输送绞龙(31)并列,最好设有第二输送绞龙(32),该第二输送绞龙(32)与第一输送绞龙(31)输送方向相反,第二输送绞龙(32),在与抛土轮对应的第二输送绞龙(32)下部的输送槽(33)处设有回土出口(34),可以将输送槽(33)中多余的土进行回送,防止堵塞输送槽(33)的同时,将多取的土进行回填,保持作业地面相对平整。
[0015]再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抛送出口(25)处最好设有防杂网(26),该防杂网(26)为一网状或栅栏状体。可以阻挡石块杂物进入输送槽(33)。
[0016]所述的防杂网(26)最好向输送槽(33)一侧倾斜一个角度a,该角度a以5-30度为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本非常适合于作物出苗后进行覆土作业,不会损伤作物苗株,覆土作业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图1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图1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中I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覆土斗控制器的系统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仰视的立体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4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4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所示:11为牵引或悬挂架,12为主机架,13为松土犁,14为限深轮,15为稳定支撑机构,16为传动变速机构,21为护罩,22为轮盘座,23为抛土铲,24为抛土轮轴,25为抛送出口,26为防杂网,31为第一输送绞龙,32为第二输送绞龙,33为输送槽,34为回土出口,35
为覆土斗,36为定位感应器,37为调节机构,38为覆土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参照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牵引或悬挂架11、主机架12和传动变速机构16,主机架12上设有输送机构和至少一组取土机构。
[0032]所述的取土机构包含松土犁13和松土犁13之后的抛土轮,抛土轮包含轮盘座22,该轮盘座22为一圆盘体,圆盘体上设有抛土铲23,抛土铲23为轮盘座22一周上的铲体,所述的铲体呈直立的板状排布在轮盘座22上,所述的抛土轮的上部设有护罩21,该护罩21呈一倒扣的槽状扣于抛土轮,护罩21的下部呈开放状,护罩21的后部为抛送出口25。
[0033]所述的铲体可以为轮盘座22上呈直立的板状,也可以为前端呈手掌状或勺状的板,还可以是上述的混合。本实施例中为设有直立的板状和手掌状板的混合,并在轮盘座22两侧的相间设置直立的板状和手掌状板。
[0034]所述的输送机构包含设置在抛送出口25之后的横向的输送槽33,该输送槽33中设有第一输送绞龙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土作业装置,包括牵引或悬挂架(11)、主机架(12)和传动变速机构(16),其特征在于:主机架(12)上设有输送机构和至少一组取土机构,取土机构包含松土犁(13)和松土犁(13)之后的抛土轮,抛土轮包含轮盘座(22),该轮盘座(22)为一圆盘体,圆盘体上设有抛土铲(23),抛土铲(23)为轮盘座(22)一周上的铲体,所述的铲体呈直立的板状排布在轮盘座(22)上,抛土轮的上部设有护罩(21),该护罩(21)呈一倒扣的槽状扣于抛土轮,护罩(21)的下部呈开放状,护罩(21)的后部为抛送出口(25);输送机构包含设置在抛送出口(25)之后的横向的输送槽(33),该输送槽(33)中设有第一输送绞龙(31),第一输送绞龙(31)的输送槽(33)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接受端,该接受端与护罩(21)的抛送出口(25)相连接,第一输送绞龙(31)下部的输送槽(33)上设有至少一组覆土出口(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土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出口(38)两个为一组,并且在覆土出口(38)处设有覆土斗(35),覆土斗(35)活动连接于覆土出口(38)处,该覆土斗(35)的活动连接为:覆土斗(35)铰接于输送槽(33)上,覆土斗(35)与输送槽(33)设有调节机构(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土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37)为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输送槽(33)或覆土斗(35)上,支撑杆体上设有调节螺栓孔,在对应的覆土斗(35)或输送槽(33)上设置固定螺栓进行调整固定覆土斗(35)的角度位置;或者,所述的调节机构(37)为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输送槽(33)与覆土斗(35),通过电动或液压的伸缩机构进行调整固定覆土斗(35)的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超张惠陈金成张景宋泆飞韩大龙谭新赞杜木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