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贵忠专利>正文

三行耕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 阅读:18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耕与起垄机具,属于农业耕整机械技术领域。该机解决了球式联接悬挂架横向稳定性差的问题,主要技术特征是上拉杆通过丝杠和丝母进行拉杆长度的调解,还可进行横向平衡的调解,下拉架采用与整机和牵引板固定式联接,增加了整机作业时的横向稳定性,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中耕又能春季播种前起垄作业。(*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耕与起垄机具,属于农业耕整机械
目前,公知的中耕机只能中耕不能起垄,原因是球式联接的悬挂架横向稳定性差,使整机在工作状态时横向摆动量大,不利于春播时的整地起垄作业。另外牵引板为铸件,增加重量,成本增高,浪费材料。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重量轻的即能中耕又能起垄的耕整机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牵引板(1)与小四轮拖拉机后牵引底板相固接,下拉架(8)与牵引板(1)和横梁(9)联接为一体,地轮部装(11)和犁体部装(12)固接在横梁(9)上,使横梁(9)不能横向自由运动。下拉架由左架梁(13)和前横梁(14)焊接,右架梁(16)和后横梁(17)焊接,在紧固件(15)的作用下组合而成;并且在左右架梁两端处焊有加强板(18),左架梁和右支架(19)由角钢制成。上拉杆(7)与支臂(6)和固定支架(2)通过轴(3)联接,活动套(20)和活动套(27)在轴(3)上能够纵向转动,并且活动套(27)在半环(26)和转轴(25)的作用下可相对横向转动,达到整机横向平衡调整的作用,上拉杆(7)的主体为拉杆(24),丝杆(21)在丝母(23)中运动来调整上拉杆(7)的长度,当长度调好后由螺母(22)锁-->紧。牵引板(1)由角钢制成,即用钢件代替铸件,结构形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中耕机作业时横向稳定性差的问题,使该机达到既能中耕又能起垄的双项作业要求,提高了机具的作业性能,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    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下拉架(8)的结构示意图。图3    是右架梁(16)的结构示意图。图4    是上拉杆(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把牵引板(1)与拖拉机后牵引底板相固接,由上拉杠(7)和支臂(6)及下拉架(8)与固定支架(2)通过轴(3)组成四连杆机构,滑轮(5)和钢丝绳(4)组成升降机构使四连杆带动横梁(9)和犁柄座(10)及地轮部装(11)与犁体部装(12)上下运动,实现整机起落动作,在上拉杆(7)和下拉架(8)的作用下,使整机作业时横向稳定性增强,能中耕又能起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行耕整机,由牵引板(1)和固定支架(2)焊接,支臂(6)焊接在横梁(9)上,犁柄座(10)犁体部装(12)及地轮部装(11)固接在横梁(9)上,滑轮(5)和钢丝绳(4)与支臂(6)和固定支架(2)相联接,其特征是上拉杆(7)通过轴(3)与固定支架(2)和支臂(6)相联接,并且上拉杆(7)的长度可通过旋转拉杆(24)调整,活动套(27)在轴(3)中可通过半环(26)的作用相对横向摆动,下拉架(8)通过轴(3)与牵引板(1)和横梁(9)相联接,并且下拉架(8)由左架梁(13)和前横梁(14)焊接,右架梁(16)和后横梁(17)焊接,在紧固件(15)的作用下组合而成,在左右架横梁两端处焊有加强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三行耕整机,由牵引板(1)和固定支架(2)焊接,支臂(6)焊接在横梁(9)上,犁柄座(10)犁体部装(12)及地轮部装(11)固接在横梁(9)上,滑轮(5)和钢丝绳(4)与支臂(6)和固定支架(2)相联接,其特征是上拉杆(7)通过轴(3)与固定支架(2)和支臂(6)相联接,并且上拉杆(7)的长度可通过旋转拉杆(24)调整,活动套(27)在轴(3)中可通过半环(26)的作用相对横向摆动,下拉架(8)通过轴(3)与牵引板(1)和横梁(9)相联接,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贵忠
申请(专利权)人:卢贵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08日 02:12
    三行佛学用语亦名三种业出自大智度论及正法念处经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