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20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包括屏蔽外壳、设置有屏蔽层的线缆、以及与所述屏蔽外壳、线缆的屏蔽层电气接触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包括具有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形变的连接部;所述屏蔽件依靠连接部的径向形变实现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屏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中的改进型的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防止电磁对线缆产生干扰,会对线缆做屏蔽处理,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823068B、授权公告日为2016.01.13的专利公开的电缆连接系统及将电缆连接到电缆连接系统的方法,其中一种电缆连接插头,包括:导向装置和适合于拧紧到连接部上的联接螺母,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和至少一个绝缘置换连接器。导向装置具有电缆接纳部和导线引导部,其中电缆接纳部用于接纳和夹持具有至少一个导体的电缆端部区域,导线引导部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导线引导结构来引导所述导体。当搭接在导向装置上的联接螺母被拧紧到连接部上时,所述电缆的端部区域被夹持在电缆接纳部中,并且穿过导向装置的导线的绝缘层被所述绝缘置换连接器刺穿。根据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具有屏蔽连接部,其定位在电缆接纳部和导线引导部之间的连接区内,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来保持和电气接触所述电缆的屏蔽层的端部区域。但上述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包括屏蔽外壳、设置有屏蔽层的线缆、以及与所述屏蔽外壳、线缆的屏蔽层电气接触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包括具有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形变的连接部;所述屏蔽件依靠连接部的径向形变实现安装。
[0006]所述线缆与所述屏蔽件之间完成安装,并使其上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件电气接触;所述屏蔽件依靠连接部的径向形变实现安装可以表现为:
[0007]例如,所述屏蔽件具有一定的弹力,安装过程中,所述连接部径向向内压缩发生形变并产生一定弹力作用于所述屏蔽外壳的内壁上,即可实现所述屏蔽件的固定,且于屏蔽外壳电气接触;
[0008]又例如,所述屏蔽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部凹槽,安装过程中,所述连接部径向向内压缩发生形变,到达连接部凹槽时,所述连接部径向向外扩张发生形变,使连接部卡入连接部凹槽,实现所述屏蔽件的固定,且于屏蔽外壳电气接触;
[0009]又例如,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端部朝向所述屏蔽外壳的内壁设置;对应的,所述屏蔽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脚相匹配的固定凹槽;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固定脚卡入所述固定凹槽中。
[0010]具体的,所述固定脚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径。
[0011]安装过程中,所述连接部径向向内压缩发生形变,并带动所述固定脚随之径向向内移动,此时,所述固定脚的外径小于等于固定凹槽的内径;当到达固定凹槽时,所述连接
部径向向外扩张发生形变,并带动所述固定脚随之径向向外移动,此时,所述固定脚的外径大于固定凹槽的内径,即所述固定脚卡入所述固定凹槽中;
[0012]更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处于正常状态下,所述固定脚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径;由于上述结构设置,在安装完成后,使得所述固定脚的端面能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凹槽的端面刚好接触或者紧密接触,确保所述屏蔽件与所述屏蔽外壳的电气接触。
[001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改进型的屏蔽结构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至少设置两个;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屏蔽件的安装固定更加牢固。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形成为设置有开口的非封闭圆环。
[0016]采用上述结构,用于实现所述连接部在径向方向发生形变,且开口的非封闭圆环结构有一定的弹性。
[0017]进一步地,所述改进型的屏蔽结构限定出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安装区;具体的,非封闭的圆环的孔洞形成所述线缆安装区。
[0018]进一步地,沿着所述屏蔽件安装方向,所述屏蔽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凹槽前方、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安装引导段;所述安装引导段靠近所述固定凹槽一端的内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径。
[0019]沿着所述屏蔽件安装方向,所述安装引导段位于固定凹槽的前方可理解为:所述屏蔽件安装状态下,所述屏蔽件先到达所述安装引导段,后到达所述固定凹槽。
[0020]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屏蔽件的安装在实际生产中更加方便;在安装过程中,当所述屏蔽件到达所述安装引导段时;由于安装引导段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故屏蔽件在安装引导段移动时,所述安装引导段会作用于所述连接部,使所述连接部在径向上发生形变;具体的,所述安装引导段内径逐渐减小,故所述连接部在径向向内压缩形变;更具体的,当所述屏蔽件移动至所述安装引导段末端时,所述固定脚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固定凹槽内径;故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将屏蔽件向前移动进行安装即可。
[0021]具体的,所述安装引导段靠近所述固定凹槽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径相等。
[0022]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安装引导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安装引导段的一端内径与所述安装引导段靠近所述固定凹槽一端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段连接固定凹槽的一端内径与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径相匹配。
[0023]采用上述结构,屏蔽件在安装引导段表现为向内压缩,在固定凹槽表现为向外扩张,设置所述连接段,可以使得所述屏蔽件在安装过程中的移动安装更加稳定,且对所述屏蔽件的连接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0024]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件包括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气接触的线缆接触件,具体的,所述线缆接触件为一弹片。
[0025]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接触件包括向所述线缆安装区弯曲的瘦腰部;具体的,所述瘦腰部距离所述线缆安装区中心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线缆的半径。
[002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瘦腰部可直接束缚线缆的屏蔽层并电气接触。
[0027]进一步地,所述瘦腰部的端部向外侧延伸形成引导部,所述瘦腰部的弯曲部形成用于对插入线缆安装区的线缆进行加压的接触部。
[002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引导部的端部向外侧延伸,即所述引导部朝远离所述线缆安装区延伸,产生一个引导口;且沿着线缆插入方向,所述引导口逐渐减小,用于引导所述线缆的插入安装,且使得在线缆安装过程中,所述线缆接触件发生相应的形变;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电气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对线缆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
[0029]进一步地,所述瘦腰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部方向包括向靠近所述线缆安装区弯曲的第一弯曲段、以及向远离所述线缆安装区弯曲的第二弯曲段。
[0030]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弯曲段形成为引导部,在线缆插入过程中用于引导线缆的安装;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连接处形成为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可对所述线缆的屏蔽层施加压力。
[003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侧凸起形成两个凸部;具体的,所述凸部形成在所述开口处;
[0032]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利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外壳(1)、设置有屏蔽层(201)的线缆(2)、以及与所述屏蔽外壳(1)、线缆(2)的屏蔽层(201)电气接触的屏蔽件(3),所述屏蔽件(3)包括具有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形变的连接部(301);所述屏蔽件(3)依靠连接部(301)的径向形变实现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1)形成为设置有开口(303)的非封闭圆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01)上的固定脚(304),所述固定脚(304)的端部朝向所述屏蔽外壳(1)的内壁设置;对应的,所述屏蔽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脚(304)相匹配的固定凹槽(101);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固定脚(304)卡入所述固定凹槽(10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屏蔽件(3)安装方向,所述屏蔽外壳(1)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凹槽(101)前方、且内径逐渐减小的安装引导段(102);所述安装引导段(102)靠近所述固定凹槽(101)一端的内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固定凹槽(101)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凹槽(101)与所述安装引导段(102)之间的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