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0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容腔;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连通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双重过滤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气味、悬浮物、有机质等干扰物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污水过滤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干扰更少,检测结果更准确。检测结果更准确。检测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面积分布广,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城镇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小城镇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对水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水体状态是否适合水体用途以及确定污染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水质分析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前处理过滤,污水通过带孔隙的过滤介质或设施,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废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原有的方式通常是,采用锯齿槽对污水进行过滤。但是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表面滞留的悬浮污染物进行清理,否则将会降低过滤污水的效率。而如果采取人工清理的方式,操作困难,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
[0006]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容腔;
[0007]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容腔;
[0008]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连通处。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容器设置第一凸缘,第二容器设置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夹持第一过滤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固定套,固定套用于固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固定套可径向开合地设置,固定套包裹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外部地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固定套包括两个圆弧段,两个圆弧段的一端相互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圆弧段的另一端相互可拆卸地固定,圆弧段的截面形状为顺次连接的矩形的三条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进入通道,进入通道的出口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第一容腔低于进入通道的入口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进入通道内设置第二过滤件。即第二过滤件位于进入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通气口,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设置通气口,通气口用于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连通大气,通气口位于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的顶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进入通道设置开断阀,开断阀位于进入
通道的入口下方,且开断阀位于第二过滤件的上方。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过滤件的材质包括活性炭。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清洗通道,清洗通道用于注入清洗剂,清洗通道设置于第二容器处,清洗通道的入口高于第二容器的第二容腔,清洗通道的出口与第二容腔连通。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排出口,排出口设置于第二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底部,排出口与第二容腔和/或第一容腔连通。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手持件,手持件设置于第二容器的外侧壁。
[0020]本技术设置了双重过滤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气味、悬浮物、有机质等干扰物质。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污水过滤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干扰更少,检测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22]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
[0023]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24]图4为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进入通道1;第一容器2,第一容器2内设有第一容腔10,第一容腔10低于进入通道1的入口设置,第一容腔10与进入通道1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容器3,第二容器3内设有第二容腔11;第一过滤件4,第一过滤件4设置于第一容腔10和第二容腔11的连通处。所述的第一容器2设置第一凸缘8,第二容器3设置第二凸缘9,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配合夹持第一过滤件4。
[0028]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套12,固定套12用于固定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固定套12可径向开合地设置,固定套12包裹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的外部地设置。所述的固定套12包括两个圆弧段17,两个圆弧段17的一端相互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圆弧段1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13相互可拆卸地固定,圆弧段17的截面形状为顺次连接的矩形的三条边,即一条直线,直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另外两条直线的结构,如图2的固定套12所示。可转动地连接包括铰接。固定件13包括螺栓。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配合夹持第一过滤件4,然后固定套12包裹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从而将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套住固定。需要将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拆分时,打开固定件13,打开固定套12即可。
[0029]所述的第一过滤件4包括渗透膜,本实施例的渗透膜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膜,渗透膜的孔径为0.4nm~12nm,可以选取0.4nm、12nm或10nm。所述的进入通道1内设置第二过滤件5。即第二过滤件5位于进入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的进入通道1设置开断阀6,开断阀6位于进入通道1的入口下方,且开断阀6位于第二过滤件5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过滤件5的材质包括活性炭。
[0030]本实施例还包括通气口15,第一容腔10和/或第二容腔设置通气口15,通气口15用于第一容腔10和/或第二容腔11连通大气,使得第一容腔10和/或第二容腔11不因密闭而产生负压的情况。通气口15位于第一容腔10和/或第二容腔11的顶部。
[0031]本实施例还包括排出口14,排出口14设置于第二容器3和/或第一容器2的底部,排出口14与第二容腔11和/或第一容腔10连通。排出口14上设置开关阀。本实施例还包括手持件16,手持件16设置于第二容器3的外侧壁。手持件16用于拿取第二容器3或整个装置。本实施例的手持件16为第二容器3外侧壁凸起,例如设置一个螺帽。
[0032]使用时,待处理的污水从进入通道1的入口进入,先经过第二过滤件5,过滤掉颜色气味和悬浮物;然后进入第一容腔10,从第一容腔10经过第一过滤件4的过滤,截留部分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大分子溶质;之后进入第二容腔11;最后从第二容腔11的排出口14排出。开断阀6可以控制污水是否流入进入通道1。需要清洗时,可以将第一容器2和第二容器3拆开分别进行清洗。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稍有不同的是,还包括清洗通道7,清洗通道7用于注入清洗剂,清洗通道7设置于第二容器3处,清洗通道7的入口高于第二容器3的第二容腔11,清洗通道7的出口与第二容腔11连通。清洗剂从清洗通道7流入,用于清洗第一容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容腔;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设置于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器设置第一凸缘,第二容器设置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夹持第一过滤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固定套用于固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固定套可径向开合地设置,固定套包裹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外部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包括两个圆弧段,两个圆弧段的一端相互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圆弧段的另一端相互可拆卸地固定,圆弧段的截面形状为顺次连接的矩形的三条边。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入通道,进入通道的出口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第一容腔低于进入通道的入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