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9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特殊视觉效果、且可以提升美观度和辨识度并降低成本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薄膜及装饰玻璃。薄膜及装饰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薄膜装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及具有该装饰薄膜的装饰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美观大方,又要求具有独特的标识性。而随着玻璃材料开始应用到手机正面和背面;仅采用油墨印刷,效果单一,无法满足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求;且受限于玻璃材料本身加工的难度,无法在玻璃表面直接加工出特殊视觉效果,并且成本较高,不符合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特殊视觉效果、且可以提升美观度和辨识度并降低成本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
[0005]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的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
[0006]变频3D彩透镜区域,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微光栅,整体构成彩色衍射透镜和相关的3D视觉效果;
[0007]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在变频3D彩色透镜区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另外的衍射像素,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所述多层图文的每一层的像素光栅的空间频率相同、取向角不同,实现图文连续球面变化的动态效果;
[0008]纳米渐变彩虹区域,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由取向角相同、空间频率连续变化的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实现色彩连续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效果。
[0009]优选的,还包括镀层和油墨层,所述镀层形成于所述全息层上并覆盖所述全息微纳结构,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镀层之上。
[0010]优选的,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中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为250-450 纳米,线宽为125-225纳米,槽型深度为80-200纳米。
[0011]优选的,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空间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00-2500线/毫米,光栅取向角变化范围为0-180度。
[0012]优选的,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多层图文的光栅空间频率为1000-1600 线/
毫米,光栅的取向角在-25度至25度之间变化。
[0013]优选的,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空间频率变化范围为1800-3000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为0度。
[0014]优选的,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均是连续变化的。
[0015]优选的,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是连续变化的,取向角是固定的。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装饰玻璃,包括玻璃层,所述装饰玻璃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所述装饰薄膜通过黏结层与所述玻璃层黏结成一体。
[0017]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光学防伪效果:
[0018]一、提供一种图像效果多变、绚丽多彩、层次明显、生动逼真、技术含量高的装饰薄膜。本专利装饰薄膜的涂层上的全息微纳结构,集成了技术工艺难度很高的全息微纳结构方案,双通道变色的识别区域显著增大,易于人眼识别;变频3D彩透镜和动态同位放大镜具有更高层级的辨识度和更优异的视觉效果;纳米渐变彩虹区域会随着视角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的效果。这些全息图形内含的纳米光栅形成的变色效果,只可在反射光方向上观察,不能用复印机复印出来,具有优异的防盗版功能。同时这些全息图形的科技含量高,制作难度大,而且对制作设备的要求更高,很难被仿制。
[0019]二、进一步的,在涂层的设有全息微纳结构的表面上设置有镀层,例如二氧化钛形成的介质镀层,或者五氧化二铌或者二氧化锆等高折射率介质,镀层在保护全息微纳结构的同时,可以使微纳结构的衍射效率提高、光学变色和衍射效果更加明显。然后,在镀层上涂布油墨形成油墨层,可以获得想要的底色,使全息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图1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在特定角度观察到的图像效果;
[0024]图4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在图3的基础上旋转90度后观察到的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的图像效果;
[0025]图5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微纳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效果图;图7
[0027]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效果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微纳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的装饰薄膜的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9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1]其中:1、基材层;2、黏结层;3、全息层;4、镀层;5、油墨层。
[0032]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1,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2,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1另一侧面的全息层3,所述全息层设置有由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四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的一个或者多个,并且这些区域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微纳结构技术,从而分别具有不同的光学防伪特征。
[0033]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对这四种光学防伪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需要是说明的是本专利涉及到的光栅都是指纳米光栅。
[0034]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
[0035]优选的,光栅为亚波长结构光栅,光栅周期为300-450纳米,线宽为175纳米,槽型深度为100-160纳米。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其中一个通道区域中的亚波长光栅取向时,该区域图形呈绿色,微纳结构方向与其正交的另一个通道区域的图形呈蓝色;将装饰薄膜绕中心法线转动90
°
观察,前一个通道区域的颜色转为蓝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的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变频3D彩透镜区域,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微光栅,整体构成彩色衍射透镜和相关的3D视觉效果;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在变频3D彩色透镜区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另外的衍射像素,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所述多层图文的每一层的像素光栅的空间频率相同、取向角不同,实现图文连续球面变化的动态效果;纳米渐变彩虹区域,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由取向角相同、空间频率连续变化的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实现色彩连续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左志成刘晓宁刘朋任家安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