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73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温控头,属于温控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温控头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温控头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下侧贯穿开设有伸出口,空腔内的上部设置有感温元件,感温元件的下侧面具有向内凹入的膨胀孔,温控头还包括上顶杆、下顶杆、过压弹簧以及回位弹簧,上顶杆的上端伸入膨胀孔内,下顶杆套设于上顶杆的下端外侧,下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所述伸出口内,过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顶杆和下顶杆上,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内壁和下顶杆上并使下顶杆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向感温元件方向移动,壳体的顶部还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通风孔的数量为数个且绕壳体顶部的中心均布。本温控头具有不易损坏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头


[0001]本技术属于温控装置
,涉及一种温控头。

技术介绍

[0002]温控头是一种常用的温控装置,常用于与阀体配合,通过感应温度来自动控制阀体的开度。
[0003]当被控介质温度变化时,温控头内的感温元件体积随之膨胀或者收缩,具体地说,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元件膨胀,推动阀芯向下移动并关闭阀门,减少热媒的流量;反之,被控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感温元件收缩,复位弹簧推动阀芯上移并开启阀门,增加热媒的流量。
[0004]目前传统的温控头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阀门关闭后,温控头内的感温元件继续膨胀,造成阀杆继续下压,长此以往导致温控头损坏或者灵敏度降低,给阀门正常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温控头,解决了现有温控头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温控头,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贯穿开设有伸出口,所述空腔内的上部设置有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的下侧面具有向内凹入的膨胀孔,其特征在于,温控头还包括上顶杆、下顶杆、过压弹簧以及回位弹簧,所述上顶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膨胀孔内,所述下顶杆套设于所述上顶杆的下端外侧,下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所述伸出口内,所述过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顶杆和下顶杆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内壁和下顶杆上并使下顶杆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向所述感温元件方向移动,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数个且绕壳体顶部的中心均布。
[0008]本温控头在未使用时,感温元件收缩,下顶杆在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移,并通过过压弹簧顶起上顶杆,阀芯也随下顶杆上升,开启阀门。当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元件膨胀,将上顶杆向膨胀孔外,即下方顶出,上顶杆通过过压弹簧作用在下顶杆上,使得下顶杆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阀门下移并关闭阀门或者缩小阀门开度。当阀门被完全关闭时,感温元件仍继续膨胀,回位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减少下顶杆的位移,同时,壳体顶部的数个通风孔将感温元件处的热量快速散出,减少甚至避免了温控头的损坏。
[0009]在上述的温控头中,所述上顶杆的下端外侧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挂钩,所述下顶杆呈圆筒状,且下顶杆的上端内侧具有凸出的呈圆环状的凸沿,所述上顶杆在过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并使所述挂钩与所述凸沿的下侧面相抵靠。
[0010]在上述的温控头中,所述下顶杆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形变槽,所述形变槽呈长条
状,其上端位于下顶杆的上端面上,其下端与所述下顶杆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距,且形变槽的长度与所述下顶杆的轴向长度之比大于1/2,所述形变槽的数量为数个且沿所述下顶杆的周向均布,所述挂钩的外侧还具有凸出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伸入所述形变槽内,所述下顶杆的下端内侧具有凸出的弹簧座,所述过压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座上贯穿开设有数个通孔。
[0011]在上述的温控头中,所述下顶杆上端的内侧具有呈锥形的导向面。
[0012]在上述的温控头中,所述弹簧座上还具有向所述上顶杆方向伸出的呈长杆状的导向部,所述过压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部的外侧。
[0013]在上述的温控头中,所述下顶杆上端的外侧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挡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挡肩,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下顶杆的外侧,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挡沿和挡肩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温控头通过过压弹簧和回位弹簧的结构设置,使得阀门关闭后感温元件继续膨胀的作用力被回位弹簧逐渐增大的弹力削弱或抵消,同时配合壳体顶部的数个通风孔来实现快速降温,避免壳体内积蓄的热量对感温元件造成影响,使得感温元件能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感温元件对阀芯的过度挤压,避免了温控头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温控头的爆炸图。
[0016]图中,1、壳体;2、感温元件;3、上顶杆;4、下顶杆;5、过压弹簧;6、回位弹簧;7、通风孔;8、挂钩;9、凸沿;10、形变槽;11、导向块;12、导向面;13、导向部;14、挡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温控头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壳体1的下侧贯穿开设有伸出口,壳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数个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7,壳体1顶面为圆形,数个通风孔7绕壳体1顶部的中心均布。
[0019]空腔内还设置有感温元件2、上顶杆3、下顶杆4、过压弹簧5以及回位弹簧6。其中,感温元件2设置于空腔内的上部,该感温元件2的下侧面具有向内凹入的膨胀孔,上顶杆3呈圆筒状,其上端伸入膨胀孔内。下顶杆4呈筒状,且套设于上顶杆3的下端外侧,下顶杆4的下端能伸入伸出口内。过压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顶杆3和下顶杆4上,回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1内壁和下顶杆4上并使下顶杆4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向感温元件2方向移动。
[0020]具体地说,上顶杆3的下端外侧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挂钩8,挂钩8外侧面具有数个凸出呈块状的导向块11且数个导向块11沿周向均布。下顶杆4的上端内侧具有凸出的呈圆环状的凸沿9,凸沿9的上侧面为呈锥形的导向面12。下顶杆4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形变槽10,该形变槽10呈长条状,其上端位于下顶杆4的上端面上,其下端与下顶杆4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距,且形变槽10的长度与下顶杆4的轴向长度之比大于1/2,形变槽10的数量为数个且沿下顶杆4的周向均布。挂钩8外侧的导向块11伸入形变槽10内起导向作用,下顶杆4的下
端内侧具有凸出的弹簧座,弹簧座上贯穿开设有数个通孔,弹簧座上还具有向上顶杆3内伸出的呈长杆状的导向部13,过压弹簧5套设在导向部13的外侧,过压弹簧5的下端抵靠在弹簧座上,过压弹簧5的上端抵靠在上顶杆3上。这里,上顶杆3和下顶杆4之间进行套接时,沿轴向相向挤压上顶杆3和下顶杆4,使得下顶杆4的上部向外扩张,上顶杆3的挂钩8沿着导向面12滑入到凸沿9的下侧,实现两者的套接和限位,在过压弹簧5的作用下上顶杆3上移并使挂钩8与凸沿9的下侧面相抵靠。
[0021]下顶杆4上端的外侧还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挡沿14,壳体1的内壁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挡肩,回位弹簧6套设在下顶杆4的外侧,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挡沿14和挡肩上,使得下顶杆4具有上移的趋势。
[0022]本温控头在未使用时,感温元件2收缩,下顶杆4在回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上移,并通过过压弹簧5顶起上顶杆3,阀芯也随下顶杆4上升,开启阀门。当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元件2膨胀,将上顶杆3向膨胀孔外,即下方顶出,上顶杆3通过过压弹簧5作用在下顶杆4上,使得下顶杆4克服回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阀门下移并关闭阀门或者缩小阀门开度。当阀门被完全关闭时,感温元件2仍继续膨胀,回位弹簧6的弹力逐渐增大,减少下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头,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侧贯穿开设有伸出口,所述空腔内的上部设置有感温元件(2),所述感温元件(2)的下侧面具有向内凹入的膨胀孔,其特征在于,温控头还包括上顶杆(3)、下顶杆(4)、过压弹簧(5)以及回位弹簧(6),所述上顶杆(3)的上端伸入所述膨胀孔内,所述下顶杆(4)套设于所述上顶杆(3)的下端外侧,下顶杆(4)的下端能伸入所述伸出口内,所述过压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顶杆(3)和下顶杆(4)上,所述回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1)内壁和下顶杆(4)上并使下顶杆(4)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向所述感温元件(2)方向移动,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贯穿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7),所述通风孔(7)的数量为数个且绕壳体(1)顶部的中心均布,所述上顶杆(3)的下端外侧具有凸出呈圆环状的挂钩(8),所述下顶杆(4)呈圆筒状,且下顶杆(4)的上端内侧具有凸出的呈圆环状的凸沿(9),所述上顶杆(3)在过压弹簧(5)的作用下上移并使所述挂钩(8)与所述凸沿(9)的下侧面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杆(4)的侧壁上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众展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