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04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包括手环主体,以及嵌入设置在手环主体上的装配槽的集成模块,集成模块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两侧设置有与控制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太阳能面板,柔性太阳能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振动器,柔性太阳能面板的底部设置有薄层硅胶垫,且薄层硅胶垫包覆压电振动器,压电振动器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薄层硅胶垫的执行电极,执行电极和压电振动器之间设置有压电片,通过对智能手环本体的集成功能的物理结构的扩展,使得智能手环具备太阳能充电和振动能量回收充电的多种充电方式,并通过整合太阳能面板和压电振动器的功能特性,在延长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时限的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终端交互和手环的实用性。和手环的实用性。和手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结构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手环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0003]智能手环作为备受用户关注的科技产品,其拥有的强大功能正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现有的智能手环在开启完全的功能模块后,手环的耗电量急剧增加,使得现有的多功能性的手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充电,由于其体积较小,在充电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得使用者忽视或者遗忘,并且,现有的智能手环大多只用于时间提醒和闹钟震动和信息电话提醒,在终端与终端交互上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环结构,通过对智能手环本体的集成功能的物理结构的扩展,延长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时限,并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终端交互。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包括手环主体,包括手环主体,以及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嵌入设置在手环主体上的装配槽内,所述集成模块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设置有与显示面板一体成型的柔性太阳能面板,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振动器,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的底部设置有薄层硅胶垫,且所述薄层硅胶垫包覆压电振动器,所述压电振动器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薄层硅胶垫的执行电极,所述执行电极和压电振动器之间设置有压电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镜像连接的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所述上压电陶瓷片与柔性太阳能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执行电极与下压电陶瓷片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执行电极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套装有伸缩帽,所述伸缩帽通过弹簧连接在压电片上,所述压电片固定连接在下压电陶瓷片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槽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导向套的贯穿孔,且所述伸缩帽在弹簧自然状态下伸出导向套的高度为1~ 1.5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和压电振动器通过穿过薄层硅胶垫的导线电性连接至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为现有的智能手环主体。
[001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对智能手环本体的集成功能的物理结构的扩展,使得智能手环具备太阳能充电和振动能量回收充电的多种充电方式,并通过整合太阳能面板和压电振动器的功能特性,在延长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时限的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终端交互和手环的实
用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智能手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智能手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手环主体;2-集成模块;3-显示面板;4-柔性太阳能面板;5-压电振动器;6-薄层硅胶垫;7-执行电极;8-压电片;9-装配槽;
[0019]501-上压电陶瓷片;502-下压电陶瓷片;
[0020]701-导向套;702-伸缩帽;70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包括手环主体1,包括手环主体1,以及集成模块2,所述集成模块嵌入设置在手环主体1上的装配槽9内,其中集成模块2为现有的智能手环功能模块的结构,例如小米的智能手环4或华为智能手环,集成模块2具备现有智能手环的功能性。
[0023]本技术在集成模块2上设置有显示面板3,显示面板3的两侧设置有与显示面板3一体成型的柔性太阳能面板4,显示面板3和柔性太阳能面板通过环氧树脂现实一体封装,且封装后的柔性太阳能面板4在装配槽9内安装的表面与手环主体1的表面保持一致,柔性太阳能面板4 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振动器5。
[0024]本技术中的压电振动器5由传统的环形压电陶瓷材料构成,压电振动器5包括镜像连接的上压电陶瓷片501和下压电陶瓷片502,上压电陶瓷片501与柔性太阳能面板4固定连接,执行电极7与下压电陶瓷片502固定连接,使得上压电陶瓷片501和下压电陶瓷片502能够有效的吸收来自柔性太阳能面板4和手环主体1收到的振动,进而产生叠加的压电效应,进行能量的吸收转换。
[0025]柔性太阳能面板4的底部设置有薄层硅胶垫6,且薄层硅胶垫6包覆压电振动器5,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0026]进一步地,位于柔性太阳能面板4底部和集成模块2顶部的薄层硅胶垫6能够在柔性太阳能面板4发生形变时,产生适应性的变化,进而减少柔性太阳能面板4与显示面板3连接处的机械损伤,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同时也限制柔性太阳能面板4的受力下压变形程度,并且柔性太阳能面板4表面为凸弧状,因此柔性太阳能面板在受到压电振动器5 的反向作用力时不会发生向上的位置变化。
[0027]本技术在工作时,对柔性太阳能面板4受力,使得柔性太阳能面板4挤压压电振动器5,促使压电振动器5进行机械能和电能的转化,对集成模块2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主动充电,并且也可以将手环置于阳光下,通过柔性太阳能面板4吸收光能,产生电能,进行内置电池的充电。
[0028]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对可充内置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内置电池的放电进行手环的能量供应;
[0029]并通过外设电路模块:电压、温度测量模块对电池进行安全监测,同时基于stm32单片机对柔性太阳能面板4和压电振动器5进行充电电流电压的大小通断控制。
[0030]通过压电振动器5,利用压电效应将振动机械能转化成感应电动势,连接内置电池上的并联电感同步开关接口电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主体(1),以及集成模块(2),所述集成模块嵌入设置在手环主体(1)上的装配槽(9)内,所述集成模块(2)上设置有显示面板(3),所述显示面板(3)的两侧设置有与显示面板(3)一体成型的柔性太阳能面板(4),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4)的底部设置有压电振动器(5),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4)的底部设置有薄层硅胶垫(6),且所述薄层硅胶垫(6)包覆压电振动器(5),所述压电振动器(5)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薄层硅胶垫(6)的执行电极(7),所述执行电极(7)和压电振动器(5)之间设置有压电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动器(5)包括镜像连接的上压电陶瓷片(501)和下压电陶瓷片(502),所述上压电陶瓷片(501)与柔性太阳能面板(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苗苗方成圆冯友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