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50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包括:显控模组和与显控模组固定连接的腕带腔体,以及分别配设在腕带腔体内部的柔性电路板和USB接口,USB接口包括:具有插接口的插头腔体和配设在插头腔体内部的多个引脚,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外侧,各个引脚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显控模组电连接,既避免了USB接口占用显控模组的空间,使显控模组更为窄薄化,又充分利用了腕带腔体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腕带腔体的利用率,克服了USB接口在腕带腔体内侧受到方位限制的局限性,提高了用户体验,简化了在腕带腔体内部布线的方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智能手环包括显控模组、腕带腔体和USB接口,腕带腔体的两端和USB接口分别安装在显控模组上,USB接口上的插接口暴露在显控模组之外,使USB接口在显控模组上具备数据传输功能,增强了智能手环的通信性能。
[0003]然而,USB接口可以位于显控模组的顶部或者侧部,在位于显控模组的顶部的情形下,USB接口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占用显控模组的空间,阻碍了窄型化显控模组,在位于显控模组的侧部的情形下,USB接口在厚度方向上占用显控模组的空间,阻碍了薄型化显控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在现有智能手环中因USB接口安装于显控模组而阻碍窄薄化显控模组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显控模组和与所述显控模组固定连接的腕带腔体,以及分别配设在所述腕带腔体内部的柔性电路板和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包括:具有插接口的插头腔体和配设在所述插头腔体内部的多个引脚,所述插接口配设在所述腕带腔体外侧,各个所述引脚均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控模组电连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技术还做出如下改进:
[0006]进一步地,所述显控模组包括:基座、显控电路板和翻折屏组件,所述基座为由底板、具有第一嵌口的侧框和具有第二嵌口的顶板合围形成的盒体,所述腕带腔体的两端呈相对分布且分别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从所述第一嵌口穿过的第一电排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显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盒体内部,所述翻折屏组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且通过从所述第二嵌口穿过的第二电排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腕带腔体包括:第一腕带段和呈中空的第二腕带段,所述第一腕带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腕带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腕带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腕带段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显控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USB接口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腕带段内部;所述第二腕带段包括:具有第三嵌口的外环部和与所述外环部合围形成环形体的内环部,所述插头腔体镶嵌在所述第三嵌口中,所述插接口朝向所述第三嵌口外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腕带段的一端配设有第一插拔块,所述第一插拔块与所述第二腕带段的一端插拔式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腕带段还配设有柔性分带,所述柔性分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腕带段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分带的另一端配设有第二插拔块,所述第二插拔块与所述插接口插拔式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环部还配设有邻近于所述显控模组的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
感器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控模组电连接。
[0011]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手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USB接口安装在显控模组的构造,柔性电路板和USB接口均配设在腕带腔体内部,既避免了USB接口占用显控模组的空间,使显控模组更为窄薄化,又充分利用了腕带腔体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腕带腔体的利用率;相比于USB接口上的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内侧的构造,该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外侧,更便于从腕带腔体外部对互为适配的USB通信部件与USB接口进行插拔连接或者解除连接,克服了USB接口在腕带腔体内侧受到方位限制的局限性,适用于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手腕上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通过柔性电路板使USB接口中的多个引脚与显控模组电连接,简化了在腕带腔体内部布线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在腕带腔体内部布线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6]1-显控模组,2-腕带腔体,3-柔性电路板,4-USB接口,5-脉搏传感器,11-基座,12-显控电路板,13-翻折屏组件,21-第一腕带段,22-第二腕带段,41-插头腔体,42-引脚,211-第一插拔块,212-柔性分带,221-外环部,222-内环部,223-卡接槽,2111-弹性凸起片,2121-第二插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且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相同部件的附图标记保持一致。
[0018]参见图1,智能手环包括:显控模组1和与显控模组1固定连接的腕带腔体2,以及分别配设在腕带腔体2内部的柔性电路板3和USB接口4。
[0019]示例性地,腕带腔体2可以采用一体化成型的环形体,通过螺钉将显控模组1固定在前述环形体上,柔性电路板3及其在腕带腔体2内部的位置能够以图1上的曲面区域示出,相比于USB接口4安装在显控模组1的构造,柔性电路板3和USB接口4均配设在腕带腔体内部,既避免了USB接口4占用显控模组1的空间,使显控模组1更为窄薄化,又充分利用了腕带腔体2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腕带腔体2的利用率。
[0020]USB接口4包括:具有插接口的插头腔体41和配设在插头腔体41内部的多个引脚42,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2外侧,各个引脚42均通过柔性电路板3与显控模组1电连接。
[0021]示例性地,插接口可以位于腕带腔体2外侧的表面齐平,多个引脚42包括:4个金属PIN引脚,4个金属PIN引脚分别为电源正极引脚、电源负极引脚、信号正极信号和信号负极引脚,信号正极信号和信号负极引脚接收到的信号能够经过柔性电路板3被输入至显控模组1。
[0022]相比于USB接口4上的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2内侧的构造,该插接口配设在腕带腔体2外侧,更便于从腕带腔体2外部对互为适配的USB通信部件与USB接口4进行插拔连接或者解除连接,克服了USB接口4在腕带腔体2内侧受到方位限制的局限性,适用于智能手环
被佩戴在手腕上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通过柔性电路板3使USB接口4中的多个引脚42与显控模组1电连接,简化了在腕带腔体2内部布线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在腕带腔体2内部布线的难度,例如:USB通信部件可以为优盘或者USB数据线等。
[0023]参见图2,腕带腔体2包括:第一腕带段21和呈中空的第二腕带段22,第一腕带段21的一端与第二腕带段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腕带段21的另一端和第二腕带段22的另一端分别与显控模组1固定连接,柔性电路板3和USB接口4分别固定在第二腕带段22内部。
[0024]示例性地,通过铰接组件或者转接组件可以将第一腕带段21的另一端固定在显控模组1的一侧,通过铰接组件或者转接组件可以将第二腕带段22的另一端固定在显控模组1的另一侧,使第一腕带段21的另一端和第二腕带段22的另一端在显控模组1呈相对分布,便于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手腕上。
[0025]第二腕带段22包括:具有第三嵌口的外环部221和与外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显控模组(1)和与所述显控模组(1)固定连接的腕带腔体(2),以及分别配设在所述腕带腔体(2)内部的柔性电路板(3)和USB接口(4);所述USB接口(4)包括:具有插接口的插头腔体(41)和配设在所述插头腔体(41)内部的多个引脚(42),所述插接口配设在所述腕带腔体(2)外侧,各个所述引脚(42)均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3)与所述显控模组(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模组(1)包括:基座(11)、显控电路板(12)和翻折屏组件(13),所述基座(11)为由底板、具有第一嵌口的侧框和具有第二嵌口的顶板合围形成的盒体,所述腕带腔体(2)的两端呈相对分布且分别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3)通过从所述第一嵌口穿过的第一电排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12)电连接,所述显控电路板(12)固定在所述盒体内部,所述翻折屏组件(13)固定在所述顶板上且通过从所述第二嵌口穿过的第二电排线与所述显控电路板(1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腔体(2)包括:第一腕带段(21)和呈中空的第二腕带段(22),所述第一腕带段(21)的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发辉兰海翔林明付李卫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彩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