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66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水龙头,所述支撑平台与角度调节机构的下端铰接,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支撑平台上转动,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动力水龙头滑动连接,动力水龙头能够在角度调节机构上相对往复滑动,以调节动力水龙头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的下端与支撑平台铰接,转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倾斜预定角度,转动支架还与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井钻机起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反井钻机起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井钻机通过钻机的电机带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水龙头,并利用液压动力将扭矩传递给钻具系统,带动钻杆及钻头旋转,导孔钻头或扩孔钻头在钻压的作用下,沿井底岩石工作面做纯滚动或微量滑移。同时主机油缸产生轴向拉压力,也通过动力头、钻杆作用在导孔钻头或扩孔钻头上,使导孔钻头的滚刀在钻压作用下滚动,产生冲击荷载,使滚刀齿对岩石产生冲压、挤压、和剪切作用、破碎岩石。
[0003]反井钻机在搬运过程中,机架过高,不利于搬用,需要将机架放倒。且现有技术的机架需要拆卸安装。由于机架比较大,尤其在野外施工时,拆卸安装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搬运、无需拆卸的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
[0005]一种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水龙头,所述支撑平台与角度调节机构的下端铰接,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支撑平台上转动,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动力水龙头滑动连接,动力水龙头能够在角度调节机构上相对往复滑动,以调节动力水龙头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的下端与支撑平台铰接,转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倾斜预定角度,转动支架还与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液压油缸带动动力水龙头沿着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杆方向移动,液压控制系统与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连接,以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架呈L型,转动支架的底部以及支撑平台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挂耳,转动支架与支撑平台通过第一挂耳销接;所述转动支架上还设有支撑轨道,所述动力水龙头与转动支架相接触的面与支撑轨道卡合连接,以使动力水龙头沿着支撑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架的底部以及支撑平台的对应位置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二挂耳,支撑平台上的两个第二挂耳所在的直线与两个第一挂耳所在的直线平行,当转动支架直立时,转动支架与支撑平台通过第二挂耳销接;所述转动支架的侧边以及支撑平台的对应位置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三挂耳,支撑平台上的两个第三挂耳所在的直线与两个第一挂耳所在的直线平行,当转动支架平卧时,转动支架与支撑平台通过第三挂耳销接。
[0008]优选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回油管路、溢流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截止阀、控制器,所述回油管路分别与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连通,溢流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截止阀设置在回油管路上,控制器与三位四通换向阀、截止阀电性连接,以通过调节三位四通换向阀、截止阀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水龙头,所述支撑平台与角度调节机构的下端铰接,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支撑平台上转动,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动力水龙头滑动连接,动力水龙头能够在角度调节机构上相对往复滑动,以调节动力水龙头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的下端与支撑平台铰接,转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倾斜预定角度,转动支架还与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液压油缸带动动力水龙头沿着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杆方向移动,液压控制系统与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连接,以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本技术将反井钻机的动力水龙头与起落机架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户外工作时携带较为方便,且无需拆卸。反井钻机工作时,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使转动支架上的动力水龙头直立。当反井钻机需要搬运时,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时转动支架上的动力水龙头平卧,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的平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的平卧状态下的仰视图。
[0013]图4为为本技术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14]图中:反井钻机起落装置10、支撑平台20、角度调节机构30、转动支架301、第一挂耳3011、第二挂耳3012、第三挂耳3013、支撑轨道3014、第一液压油缸302、第二液压油缸303、动力水龙头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请参看图1至图4,一种反井钻机起落装置10包括支撑平台20、角度调节机构30、动力水龙头40,所述支撑平台20与角度调节机构30的下端铰接,角度调节机构30能够在支撑平台20上转动,角度调节机构30的上端与动力水龙头40滑动连接,动力水龙头40能够在角度调节机构30上相对往复滑动,以调节动力水龙头40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0包括转动支架301、第一液压油缸302、第二液压油缸303、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转动支架301、第一液压油缸302的下端与支撑平台20铰接,转动支架301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302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第一液压油缸302带动转动支架301倾斜预定角度,转动支架301还与第二液压油缸303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油缸303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40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液压油缸303带动动力水龙头40沿着第一液压油缸302的伸缩杆方向移动,液压控制系统与第一液压油缸302、第二液压油缸303连接,以控制第一液压油缸302、第二液压油缸303的伸缩。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架301呈L型,转动支架301的底部以及支撑平台20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挂耳3011,转动支架301与支撑平台20通过第一挂耳3011销接;所述转动支架301上还设有支撑轨道3014,所述动力水龙头40与转动支架301相接触的面与支撑轨道3014卡合连接,以使动力水龙头40沿着支撑轨道3014的延伸方向移动。
[0018]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支架301的支撑轨道3014为两个平行的柱状导轨,相应的,动力水龙头40上设有两个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与柱状导轨套设连接,以使动力水龙头40能够在支撑轨道3014上稳定移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架301的底部以及支撑平台20的对应位置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二挂耳3012,支撑平台20上的两个第二挂耳3012所在的直线与两个第一挂耳3011所在的直线平行,当转动支架301直立时,转动支架301与支撑平台20通过第二挂耳3012销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角度调节机构、动力水龙头,所述支撑平台与角度调节机构的下端铰接,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支撑平台上转动,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与动力水龙头滑动连接,动力水龙头能够在角度调节机构上相对往复滑动,以调节动力水龙头的高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转动支架、第一液压油缸的下端与支撑平台铰接,转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以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带动转动支架倾斜预定角度,转动支架还与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油缸的缸体与动力水龙头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液压油缸带动动力水龙头沿着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杆方向移动,液压控制系统与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连接,以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的伸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井钻机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呈L型,转动支架的底部以及支撑平台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挂耳,转动支架与支撑平台通过第一挂耳销接;所述转动支架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伟程守业刘庆华荆国业徐广龙孔进张学刚徐魁梧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