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36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共有四组,四组所述伸缩气缸顶部分别与支撑板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倾斜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沿,所述防护侧沿内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五组等距分布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顶部与缓冲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水平置于缓冲槽顶部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气缸,方便对支撑板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且通过支撑板上表面的缓冲气囊,可以在支撑时,充分的与矿井顶部接触进行支撑,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性,有利于提高对矿井顶部的支撑效果,方便救援工作的进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经常出现冒顶、塌方的现象,造成通路断绝,需要及时对塌方部位进行二次挖掘,进行救援。为了保证救援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矿井顶部进行支撑。
[0003]公告号为CN208502834U,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底部通过带座轴承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安装有蜗杆;所述移动底板表面贯穿设置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底端部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移动底板上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柱和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的底端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调节丝杠外侧通过螺母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位于所述固定柱内部,所述升降柱的上端部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顶端安装有支撑顶。
[0004]上述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矿井的顶部大都为不规则弧形状,上述实用新采用矩形板状支撑顶进行支撑,并不能充分的与矿井顶部充分接触,支撑效果较差。2.上述技术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且光线较差的矿井内,不方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通过伸缩气缸,方便对支撑板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且通过支撑板上表面的缓冲气囊,可以在支撑时,充分的与矿井顶部接触进行支撑,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性,有利于提高对矿井顶部的支撑效果,方便救援工作的进行,通过在支撑板左右两侧安装有防护侧沿,可以增加防护面积,且通过缓冲槽内的缓冲弹簧和缓冲板,可以减轻坠落物下落的冲击性,提高防护效果,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且通过支撑板下表面的照明灯,方便该装置在光线较差的矿井下进行使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共有四组,四组所述伸缩气缸顶部分别与支撑板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
[0007]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倾斜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沿,所述防护侧沿内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五组等距分布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顶部与缓冲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水平置于缓冲槽顶部开口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耐磨胶垫。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底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滚轮分别固定安装有在承载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底座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框,所述电池框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伸缩气缸和照明灯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框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开关A和开关B,所述开关A的信号输出端与伸缩气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B的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的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通过伸缩气缸,方便对支撑板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且通过支撑板上表面的缓冲气囊,可以在支撑时,充分的与矿井顶部接触进行支撑,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性,有利于提高对矿井顶部的支撑效果,方便救援工作的进行。
[0014]2.本技术的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通过在支撑板左右两侧安装有防护侧沿,可以增加防护面积,且通过缓冲槽内的缓冲弹簧和缓冲板,可以减轻坠落物下落的冲击性,提高防护效果,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且通过支撑板下表面的照明灯,方便该装置在光线较差的矿井下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防护侧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滚轮,2承载底座,3电池框,4开关A,5开关B,6蓄电池,7伸缩气缸,8支撑板,9防护侧沿,10缓冲气囊,11照明灯,12耐磨胶垫,13缓冲槽,14缓冲弹簧,15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
承载底座2,所述承载底座2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7,所述伸缩气缸7共有四组,四组所述伸缩气缸7顶部分别与支撑板8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
[0024]所述支撑板8左右两端均倾斜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沿9,所述防护侧沿9内开设有缓冲槽13,所述缓冲槽13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五组等距分布的缓冲弹簧14,所述缓冲弹簧14顶部与缓冲板15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15水平置于缓冲槽13顶部开口处,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10,所述缓冲气囊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耐磨胶垫12。
[00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承载底座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1,所述滚轮1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滚轮1分别固定安装有在承载底座2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通过滚轮1,方便该装置的移动使用。
[00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板8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11,通过照明灯11,方便在光线较差的矿井下进行照明。
[00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承载底座2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框3,所述电池框3内安装有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承载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2)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7),所述伸缩气缸(7)共有四组,四组所述伸缩气缸(7)顶部分别与支撑板(8)下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左右两端均倾斜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沿(9),所述防护侧沿(9)内开设有缓冲槽(13),所述缓冲槽(13)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五组等距分布的缓冲弹簧(14),所述缓冲弹簧(14)顶部与缓冲板(15)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15)水平置于缓冲槽(13)顶部开口处,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囊(10),所述缓冲气囊(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耐磨胶垫(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滚轮(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浪邵海李春香回建伟雷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