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519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中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主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上构施工中,顶推工艺在跨越深切峡谷、铁路及河流等障碍施工时被广泛使用。目前,传统的顶推施工技术主要分为拖拉式和步履式两种,拖拉式施工存在水平力过于集中导致墩身水平力较大、梁体偏位后纠偏难度大、施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临时结构工程量大等缺点,临时措施投入大,且对桥墩和桥梁主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而步履式顶推技术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施工过程中需在临时结构中设置搁置点,以满足顶推设备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主梁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需要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包括:
[0006]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0007]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
[0008]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
[0009]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
[0010]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1]顶升系统,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的顶部标高;
[0012]横向分配梁,其在每套顶升系统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的外周上。
[0013]优选的是,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每个钢
管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每个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斜撑,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
[0014]优选的是,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钢管桩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一组钢管桩上,所述顶升系统包括:
[0015]顶升油缸,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桩帽固定连接,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4个顶推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
[0016]自锁螺母,其在每个顶升油缸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上;
[0017]钢垫墩,其在每个桩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的下端与桩帽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下表面抵触。
[0018]优选的是,所述横向分配梁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
[0019]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一个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一个横向滑道上;
[0020]纠偏反力座,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反力座固定在对应的一个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
[0021]纠偏油缸,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油缸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一个纠偏油缸的缸体与对应侧的纠偏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对应的承载梁铰接。
[0022]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包括:
[0023]第一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对第一耳板,每对第一耳板上相对开设有一对第一销轴孔;
[0024]第二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块第二耳板,每块第二耳板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销轴孔;
[0025]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依次设置且沿环形的圆周重复排列一圈后闭合形成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一块第二耳板插入至相邻的一对第一耳板之间且对应的第一销轴孔与第二销轴孔内共穿一根销轴,每个所述纵移油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销轴铰接。
[0026]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承载梁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T型凹槽,每个T型凹槽上均设置有一个辅助顶推系统,辅助顶推系统包括:
[0027]第一弹簧,其位于T型凹槽的竖直部内且下端与T型凹槽的竖直部的底面固定;
[0028]支撑块,其下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一根水平铰接杆,水平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T型凹槽的水平部垂直,支撑块位于水平铰接杆的两侧分别相向设置为倾斜面;
[0029]一对支撑板,其一端分别与水平铰接杆铰接;
[0030]一对第二弹簧,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一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倾斜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支撑板的底面;
[0031]一对小型卷扬机,其对称固定设置在T型凹槽的水平部的两端,每个小型卷扬机上引出一根弹性绳,弹性绳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支撑板的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0032]水平压板,其盖合在T型凹槽的上表面且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滑动连接,水平压板上开设有与T型凹槽的形状及大小对应的通孔;
[0033]气缸,其缸体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梁上,气缸的伸缩方向水平且伸缩端与水平压板未开设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
[0034]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承载梁上均设置有压板轨道,所述水平压板位于压板轨道内且沿压板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
[003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0036]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系统,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的顶部标高;横向分配梁,其在每套顶升系统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的外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每个钢管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每个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斜撑,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钢管桩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一组钢管桩上,所述顶升系统包括:顶升油缸,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桩帽固定连接,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4个顶推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自锁螺母,其在每个顶升油缸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上;钢垫墩,其在每个桩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的下端与桩帽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下表面抵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配梁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平郭强谢道平薛志武胥奇文定旭邱未吴睿周思陈竞熙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