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及救护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09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及救护车,包括座体、牵引机构、挡块、带轮组和电机,座体中间设有一条向上凸起且贯穿座体两端的导轨,导轨中间设有一活动通孔,导轨远离救护车车头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弹压限位块,导轨上连接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块,牵引块滑动连接在导轨上,牵引块远离救护车车头的一侧设有两对称的卡爪,带轮组和电机均设置在挡块内部,带轮组设于导轨的正下方,电机与带轮组连接,并驱动带轮组运动,牵引块通过底部连接块连接在带轮组的传送带上,连接块运动在活动通孔内。所述辅助装置能够实现担架更为匀速、平稳的上下车方式,降低人工搬运担架上下车的过程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上下车的过程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上下车的过程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及救护车


[0001]本技术涉及救护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及救护车。

技术介绍

[0002]担架为救护车内装备的设备,在患者病情需要的情况下,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尤其是将担架搬上救护车的时候,更为费力。
[0003]随车装备的救护车担架一般都是需要医护人员人工搬进车内,即采用人工方式完成救护车担架在地面与车内的转移,此过程没有辅助工具,实施的难度较大,也较为费力。
[0004]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救护车担架在地面与车内的转移具有以下缺点:难以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出现搬运不平稳,担架颠簸等情况,容易在此时让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舒适感,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方式将救护车担架转移至救护车内,难以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出现搬运不平稳,担架颠簸等情况,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包括座体、牵引机构、挡块、带轮组和电机,所述座体靠近救护车车头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挡块,所述座体中间设有一条向上凸起且贯穿所述座体两端的导轨,所述导轨中间设有一活动通孔,所述导轨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弹压限位块;
[0007]所述导轨上连接有所述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块,所述牵引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牵引块远离救护车车头的一侧设有两对称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卡接担架的前端圆管,所述带轮组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挡块内部,所述带轮组设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带轮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带轮组运动,所述牵引块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所述活动通孔连接在所述带轮组的传送带上。
[0008]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能够用于各急救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等配备的救护车上,能够实现担架更为匀速、平稳的上下车方式,降低人工搬运担架上下车的过程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减轻患者在担架转移过程中遭受的痛苦;
[0010](2)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带轮组,所述带轮组通过传送带带动牵引机构在所述导轨运动,所述牵引机构通过所述卡爪抓取担架前端圆管,并为担架向车内移动提供牵引力;
[0011](3)该所述辅助装置通过所述带轮组实现驱动力的传输,能够提高所述牵引机构运动的匀速性及平稳性;
[0012](4)所述导轨端部的弹压限位块用于担架安置到位后,对担架进行限位,防止担架滑出所述辅助装置。
[0013]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带轮组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和所述主动轮均位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座体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表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挡块外部设有一第一电机开关,所述第一电机开关靠近所述导轨,且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座体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设有一楔形导块,所述座体两侧设有限位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弹压限位块与所述导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压限位块呈楔形,所述弹压限位块旁侧设有一扣压盖,所述扣压盖转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端部呈斜坡状,所述导轨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导轨的斜坡状端部,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扣压盖。
[0018]进一步地,所述卡爪外侧开口,内侧呈半圆弧状,所述卡爪近开口处设有一弹性按压卡扣,所述弹性按压卡扣与所述卡爪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性按压卡扣呈楔形,并倒置在所述卡爪内侧顶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两侧向下开设有两条对称且平行的滑轨,所述牵引块底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轨对应的两滑块,两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所述滑轨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呈燕尾状,所述牵引块底部中央设有一燕尾槽,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燕尾槽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还设有一第二电机开关,所述第二电机开关位于所述活动通孔内。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救护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牵引机构的放大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10、座体;11、导轨;111、活动通孔;112、容置槽;12、弹压限位块;13、楔形导块;14、限位板;15、扣压盖;16、滑轨;20、牵引机构;21、牵引块;22、卡爪;221、弹性按压卡扣;23、连接块;30、挡块;40、传送带;50、第一电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0]参考图1至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座体10、牵引机构20、挡块30、带轮组和电机,所述座体10靠近救护车车头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挡块30,所述座体10中间设有一条向上凸起且贯穿所述座体10两端的导轨11,所述导轨11中间设有一活动通孔111,所述导轨11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弹压限位块12。
[0031]所述导轨11上连接有所述牵引机构20,所述牵引机构20包括牵引块21,所述牵引块21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1上,所述牵引块21远离救护车车头的一侧设有两对称的卡爪22,所述卡爪22用于卡接担架前端圆管,所述带轮组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挡块30内部,所述带轮组设于所述导轨11的正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带轮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带轮组运动,所述牵引块21通过底部连接块23连接在所述带轮组的传送带40上,所述连接块23运动在所述活动通孔111内。
[0032]所述带轮组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和所述主动轮均位于所述座体10靠近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牵引机构、挡块、带轮组和电机,所述座体靠近救护车车头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挡块,所述座体中间设有一条向上凸起且贯穿所述座体两端的导轨,所述导轨中间设有一活动通孔,所述导轨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顶部设有一弹压限位块;所述导轨上连接有所述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块,所述牵引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牵引块远离救护车车头的一侧设有两对称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卡接担架的前端圆管,所述带轮组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挡块内部,所述带轮组设于所述导轨的正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带轮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带轮组运动,所述牵引块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所述活动通孔连接在所述带轮组的传送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和所述主动轮均位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座体远离所述救护车车头的一端,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外部设有一第一电机开关,所述第一电机开关靠近所述导轨,且与所述电机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担架上车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友东刘存宾黄学良熊志明胡振波熊积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