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75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包括:步骤一、将一对横木梁的外表面沿轴向开设多组定位槽;步骤二、将一对横木梁的自由端分别安装连接头,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多块直角梯形第一连接板、多组连接件;步骤三、起吊一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高于一对连接头;步骤四、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一对连接头横向错开一定距离,下放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横向顶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沿横向切割,焊接;步骤五、浇注横木梁、连接头、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使其一体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制连接头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实现横木梁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提高连接点的刚性,减少房梁的钢筋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中,平顶建筑的房梁多为钢木房梁、钢房梁、钢筋混凝土房梁,各房梁相互垂直或平行,是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厂房房梁通常包括制成房屋顶部结构的横木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现有的横木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主要依赖于混凝土浇注形成内部应力,如何通过增强连接点的刚性以减少房梁的钢筋用量而不降低房梁承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其通过特制连接头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实现横木梁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提高连接点的刚性,减少房梁的钢筋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将一对横木梁的外表面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一对横木梁的外表面沿轴向开设多组定位槽,多组定位槽的深度自远离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变深,任一组定位槽位于同一径向剖面上;步骤二、将一对横木梁的自由端分别安装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多块直角梯形第一连接板、多组连接件,所述连接头主体具有一贯通槽,其规格大于所述横木梁的外径,所述贯通槽的内壁沿轴向铰接有多个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自由端为球头,所述第一转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贯通槽的内壁之间固接一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受到压力触发反弹力,所述连接头主体远离所述横木梁的一侧延伸出一顶板、底板,形成匚形结构,多块第一连接板沿横向平行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匚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底伸出于所述连接头主体的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底未伸出于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底板,每块第一连接板的安装面靠近斜腰处设有一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自上至下开设的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非安装面的上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安装面的下定位块,安装所述连接头时,将所述横木梁插入所述连接头主体的贯通槽,使多个第一转杆的自由端受反弹力插紧其中一组定位槽;步骤三、起吊一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高于一对连接头,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两组直角梯形第二连接板、多组连接扣,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的顶板高于且长于底板,两组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的两侧,任一组的多块第二连接板沿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下底高于上底,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底的直角角点外接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的底板边缘、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底内接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的顶板,每块第二连接板的安装面靠近斜腰处设有一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外周铰接有多个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之间固接一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受到压力触发反弹力;步骤四、下放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前,将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一对连接头横向错开一定距离,下放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钢筋混凝土连接梁主体的底板压设于一对连接头的连接头主体的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长乐区古槐星际商务咨询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