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82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钢柱柱脚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件及多根柱插筋,多根所述柱插筋呈环形分布并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穿出;用于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成形为内壁设有多道环形凸肋的连接段,多道所述环形凸肋沿所述钢管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环形凸肋套设于环形分布的多根所述柱插筋的外部,所述连接段的外壁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与在钢管内固定栓钉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钢管内固定环形凸肋能够避免钢管吊装时与柱插筋发生碰撞,降低钢管吊装的施工难度,提高钢管吊装的施工便捷性。便捷性。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等设计施工时,大跨度钢屋盖由钢柱进行支撑,钢柱柱脚与底板钢筋连接时,钢筋绑扎难度大,且钢柱内设计有铆钉,钢柱在安装时铆钉和钢筋容易发生碰撞,增加了钢柱吊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解决现有钢柱吊装时容易与底板钢筋发生碰撞、增加钢柱吊装难度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包括:
[0005]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件及多根柱插筋,多根所述柱插筋呈环形分布并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穿出;
[0006]用于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成形为内壁设有多道环形凸肋的连接段,多道所述环形凸肋沿所述钢管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环形凸肋套设于环形分布的多根所述柱插筋的外部,所述连接段的外壁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柱插筋的内侧固定有与每根所述柱插筋连接的定位箍筋。
[0008]本技术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柱插筋的顶端与所述钢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附加钢筋。
[0009]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柱插筋与所述环形凸肋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不大于15mm。
[001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上方的所述钢管的内壁固定有栓钉。
[001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竖向设置的多个连接板,多个所述多个连接板沿所述连接段的外壁周向分布。
[001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板锚固的锚固板及垂直固定于所述锚固板下方的多根锚筋,所述锚筋预埋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内。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与在钢管内固定栓钉相比,本技术通过在钢管内固定环形凸肋能够避免钢管吊装时与柱插筋发生碰撞,降低钢管吊装的施工难度,提高钢管吊装的施工便捷性及施工效率。
[0015](2)本技术附加钢筋的设置有利于对柱插筋的顶端进行固定,定位箍筋的设置有利于对柱插筋的下部进行定位,使得柱插筋无需与环形凸肋连接,避免了柱插筋与环
形凸肋固定困难的缺陷,提高施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非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混凝土墩与钢管混凝土柱过渡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1、图2或图3中H1-H1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1]钢筋混凝土柱1;钢筋混凝土梁2;钢管3;环形凸肋31;连接件32;柱插筋4;定位箍筋5;附加钢筋6;过渡段钢筋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及用于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3,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和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顶端的钢筋混凝土梁2,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件21(图1、图2、图3中未示出)及多根柱插筋4,多根所述柱插筋4呈环形分布并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穿出;具体地,所述预埋件21设于钢筋混凝土梁2的顶部,所述柱插筋4自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向上延伸至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2的顶端伸出;所述钢管3的下端成形为内壁设有多道环形凸肋31的连接段,多道所述环形凸肋31沿所述钢管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环形凸肋31套设于环形分布的多根所述柱插筋4的外部,所述连接段的外壁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预埋件21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上方的所述钢管3的内壁固定有栓钉。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环形凸肋31之间的间距为300mm;相邻所述柱插筋4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设计。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呈环形布置的多根所述柱插筋4的内侧固定有与每根所述柱插筋4连接的定位箍筋5;所述定位箍筋5的设置有利于对柱插筋4进行定位,避免钢管3吊装时与柱插筋4碰撞、影响钢管3的吊装工作、增加吊装难度;另一方面,定位劲性箍5的设置能够克服钢管3底部的环形凸肋31与柱插筋4焊接困难的技术问题。具体地,首个定位箍筋5距离钢筋混凝土梁2的顶面的距离为50mm;相邻所述定位箍筋4之间的间距为500mm。
[0027]本技术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柱插筋4的顶端与所述钢管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附加钢筋6,附加钢筋6的设置有利于对柱插筋4的顶端进行固定。具体地,附加钢筋6的长度为350mm,以保证附加钢筋6与两侧柱插筋4及钢管3之间的焊接强度。
[0028]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柱插筋4与所述环形凸肋31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所述柱插筋4与所述环形凸肋31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5mm,通过使环形凸肋31与柱插筋4之间具有间隙能够方便地使钢管3通过环形凸肋31套设于柱插筋4的外部,环形凸肋31与柱插筋4之间的间距过大时,由于柱插筋4是从下层钢筋混凝土柱1中伸入钢管3内,间隙过大,需对柱插筋4进行弯折,无法保证下层钢筋混凝土柱1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本技术实施例中,
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为等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或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墩。
[0029]更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内还设有锚入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内的过渡段钢筋7,所述过渡段钢筋7适用于管径不小于1600mm的钢管混凝土柱。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2为竖向设置的多个连接板,多个所述多个连接板沿所述连接段的外壁周向分布;所述预埋件21包括与所述连接板锚固的锚固板及垂直固定于所述锚固板下方的多根锚筋,所述锚筋预埋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内。
[0031]本技术实施例中,钢管混凝土柱的直径为9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1900mm、2200mm、2400mm。
[0032]本技术实施例中,环形凸肋31与钢管3焊接固定,柱插筋4的顶端与钢管3通过附加钢筋6焊接固定,定位劲性箍5与柱插筋4焊接固定。
[0033]以上具体说明了本技术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以下说明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件21及多根柱插筋4,多根所述柱插筋4呈环形分布并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穿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件及多根柱插筋,多根所述柱插筋呈环形分布并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穿出;用于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成形为内壁设有多道环形凸肋的连接段,多道所述环形凸肋沿所述钢管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环形凸肋套设于环形分布的多根所述柱插筋的外部,所述连接段的外壁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柱插筋的内侧固定有与每根所述柱插筋连接的定位箍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柱脚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于江杨明李建文李磊栾蔚马振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