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71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证实了盐酸艾司氯胺酮可以缓解模型动物神经功能损伤,减轻髓鞘病变,抑制脊髓组织中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内淋巴细胞浸润、少突胶质细胞破坏所致脱髓鞘、小胶质细胞和(或)星形胶质细胞再生形成影斑,严重时可合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在临床上导致多种异质性表现,病变可累及大脑、脊髓、脑干、小脑等多部位,以白质受累为主。MS是影响年轻人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致残疾病,并在机体功能、经济和生活质量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MS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在增加,其某些特定致病因素与环境,遗传和感染等有关,但MS的根本致病机制尚不明确。M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003]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以特异性致敏CD4
+
T细胞为主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血管周边大量单核细胞弥漫浸润及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EAE动物模型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研究MS的经典模型,为研究MS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复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MS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坏死性凋亡参与了MS的发病机制。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器官发育、组织稳态稳定、炎症和疾病发病机制的可调节性坏死途径。它是由Toll样受体和死亡受体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和DNA损伤诱导,进一步激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RIP1)、RIP3及蛋白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随后将磷酸化的MLKL从单体形式转化为寡聚形式,以激活下游信号传导级联并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因此,深入了解MS发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寻求可作为临床中诊断药物靶点和分子标记物的关键基因,对MS的尽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尤为重要。
[0004]目前用于MS的药物疗法主要分为两类:疾病修饰疗法和对症疗法。疾病修饰疗法通常是通过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起效,例如干扰素-β、联苯胺酮、芬戈莫德、那他珠单抗等。对症疗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主要包括用于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缓解神经性疼痛的药物、抗惊厥药、抗胆碱能药等。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受其副作用限制,不良反应较多。因此,进一步探究MS发病机制并且开发更有效、耐受性良好且能够减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对MS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右旋氯胺酮的新用途,将其用于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解决现有技术所述的诱导脱髓鞘疾病的药物针对性较差,药物治疗不确切或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较大的问题。
[0006]所述右旋氯胺酮的给药剂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SIRS炎症程度或
给药途径并有临床医师判断,其药物的用量分为每公斤体重10、20mg两个浓度,便于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经试验验证,右旋氯胺酮的有效剂量10~20mg每公斤体重。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右旋氯胺酮可单独使用腹腔内注射给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右旋氯胺酮作为已知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或从市场购买上获得。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EAE小鼠模型中,小鼠急性期会出现后肢瘫痪,体重下降,缓解后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脑和脊髓组织发生大量的坏死样凋亡;给予10、20mg/kg盐酸艾司氯胺酮(右旋氯胺酮)后,能延缓病情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以脊髓组织中RIP3和MLKL磷酸化水平降低,表明右旋氯胺酮可以缓解EAE导致的坏死性凋亡。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盐酸艾司氯胺酮(10mg/kg、20mg/kg)对EAE模型动物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0011]图2为盐酸艾司氯胺酮(10mg/kg、20mg/kg)对EAE模型动物体重的影响。
[0012]图3为盐酸艾司氯胺酮(20mg/kg)对小鼠脑组织损伤及p-MLKL表达的影响。
[0013]图4为盐酸艾司氯胺酮(20mg/kg)对小鼠脊髓组织p-RIP3及p-MLKL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15]盐酸艾司氯胺酮的主要成分为右旋氯胺酮,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盐酸艾司氯胺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实际使用过程中右旋氯胺酮与其他人体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备得到的药物也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通过动物试验进一步验证盐酸艾司氯胺酮在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试验过程如:
[0018]1、实验动物和试剂:
[0019]SPF级雌性雄性C57BL/6小鼠,6-8周,体重18-22g,购自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0020]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购自恒瑞医药。
[0021]MBP抗体、p-RIP3抗体、p-MLKL抗体购自美国Sigma公司。
[0022]2、实验方法
[0023]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ormal组,EAE组,盐酸艾司氯胺酮10mg/kg组、20mg/kg组。每组12只(6只用于检验脑及脊髓组织,6只用于观察动物存活)。EAE组小鼠胸腹部皮下注射接种MOG和结核菌素/CFA(终浓度为4mg/ml)混合液:腹侧2-4个点,共200ng/只。建模后当天及第2天,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TX),400ng/只小鼠,加强免疫反应。盐酸艾司氯胺酮10mg/kg组每次小鼠接受免疫前20min腹腔注射10mg/kg给药,连续三天,盐酸艾司氯胺酮20mg/kg组每次小鼠接受免疫前20min腹腔注射20mg/kg给药,连续三天。
[0024]随后进行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脑和脊髓组织损伤及p-RIP3、p-MLKL表达检测;本实验动物处置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0025]3、检测指标与方法
[0026]3.1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0027]建模后至30天持续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0028]发病动物的神经功能症状评估:由两名实验员采取双盲法每天早晚(8∶00和16∶00)两次对各实验组小鼠进行体重测量、神经功能评分。
[0029]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如下:
[0030][0031][0032]注:症状评估介于两标准之间者以土0.5计;“每日积分均值”=当天评分的均值总/实验组动物数量。
[0033]3.2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0034]建模后至30天持续观察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斌王璐黄爱玲赵柯张秀芳朱泓瑞关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