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48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OLED技术领域且提供了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OLED
,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按发光机理,OLED器件发射的光可以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种。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所发射的光,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电致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达到100%,外量子效率可达20%。1998年,我国吉林大学的马於光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分别报道了采用锇配合物和铂配合物作为染料掺杂入发光层,第一次成功得到并解释了磷光电致发光现象,并开创性的将所制备磷光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
[0004]由于重金属磷光材料有较长的寿命(μs),在高电流密度下,可能导致三线态-三线态湮灭和浓度淬灭,造成器件性能衰减,因此通常将重金属磷光材料掺杂到合适的主体材料中,形成一种主客体掺杂体系,使得能量传递最优化,发光效率和寿命最大化。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中,重金属磷光掺杂材料商业化已成熟,很难开发可替代的掺杂材料。因此,研发新的磷光主体材料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
[0005]为了实现更好的OLED器件的性能,需要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OLED发光主体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用作OLED发光主体材料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0007][0008]其中,在化学式1中,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C(R
a
R
b
)-、-N(R
a
)-、-PO(Ph)-、-PS(Ph)-、-SO
2-、-Si(R
a
R
b
)-,或者X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单键;R
a
和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
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
[0009]X
1-X8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或氮原子;
[0010]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共价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
[0011]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杂芳基;n1和n2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系列D-A-D型的磷光双极性主体材料,可以同时传输电子及空穴,有利于扩宽激子复合区域,从而提升效率;在D-A-D骨架下方的螺环有效地降低了分子间作用,有利于降低化合物的结晶性。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OLED发光器件中蓝光主体材料使用,其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E
T
和较为合适的HOMO/LUMO能级,可以将能量高效地传递给客体材料并防止能量倒流。另外,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易于在器件中形成无定形的薄膜,有利于器件的稳定性。在D-A-D骨架中引入的螺环结构可以降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分子的堆叠降低,有利于降低分子间浓度猝灭。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器件寿命,在OLED器件
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化合物的化学通式;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0018][0019]其中,在化学式1中,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C(R
a
R
b
)-、-N(R
a
)-、-PO(Ph)-、-PS(Ph)-、-SO
2-、-Si(R
a
R
b
)-,或者X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单键;R
a
和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
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
[0020]X
1-X8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或氮原子;
[0021]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共价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
[0022]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杂芳基;n1和n2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中,取代基R1和R2连接给电子单元,而含有SO2的稠环母核结构作为受电子单元。在含有SO2的母核的连接给电子基团R1和R2,可以使化合物具有同时传输空穴和电子的能力,从而更易使载流子传输达到平衡,同时这种双极性传输也会使载流子复合区域更易处于发光层,进一步提升发光效率。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一种实施方式,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C(RaRb)-、-N(Ra)-,或者X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单键。进一步地,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者X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单键。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具有式1-1至式1-6所示的结构:
[0026][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选自式1-1到式1-4表示的化合物。
[0028]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选自由式1-1、式1-3或1-4表示的化合物。式1-1、1-3、1-4,这样的连接方式可能更易使之形成分子内、分子间C-H

N键,使得易于断裂的碳氮(C-N)键得到加强,分子的键解离能可能得到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其中,在化学式1中,X选自氧原子、硫原子、-C(R
a
R
b
)-、-N(R
a
)-、-PO(Ph)-、-PS(Ph)-、-SO
2-、-Si(R
a
R
b
)-,或者X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单键;R
a
和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X
1-X8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或氮原子;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共价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杂芳基;n1和n2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1-1至式1-6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Z选自C原子、N原子、O原子、S原子;m、n、p选自0、1或2;U1、U2、U3和U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6烷基、C6-C18芳基、C4-C20杂芳基;当Z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p为0;#、#1、#2表示可能的连接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Z选自C原子、N原子、O原子、S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佺高威张磊代文朋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