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
技术介绍
[0002]Mie在1908年根据电磁理论发现了单色平面波经过均匀球体散射的严格解,从而可以推算出光线经过球面金属时发生的散射现象。Catchpole KR等人在2008年对金属纳米颗粒在太阳电池表面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了分析,证明金属纳米颗粒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有助于增加入射光在太阳电池内部的光程,从而增加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已经在纳米天线、超材料以及非线性光学、太阳电池等领域中有所应用。
[0003]研究证明,金属纳米颗粒的散射截面远大于其几何截面,例如,空气中银金属纳米颗粒散射界面大约为其几何截面的10倍。在硅太阳电池中,由于硅的吸收系数较小,因此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可以有效延长入射光在硅中的传播路程,有利于硅太阳电池效率的提升,该应用在CN102332477A专利中有所体现。
[0004]由于空间用太阳电池单位重量、单位体积的发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反射膜(5)、玻璃盖片(6)、连接胶(7)、栅线(8)、太阳电池(9)和金属纳米颗粒(10),其中,所述玻璃盖片(6)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玻璃盖片(6)的第一面接收外界入射光而第二面通过所述连接胶(7)与所述太阳电池(9)连接,所述减反射膜(5)覆盖所述玻璃盖片(6)的第一面,所述金属纳米颗粒(10)设置于所述玻璃盖片(6)的第二面,所述栅线(8)与所述太阳电池(9)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胶(7)和所述玻璃盖片(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盖片(6)为单面抛光玻璃盖片,所述减反射膜(5)设置于所述玻璃盖片(6)的抛光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膜(5)蒸镀形成于所述玻璃盖片(6)的抛光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空间用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盖片(6)为双面抛光玻璃盖片,所述减反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杜永超,孙希鹏,肖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电空间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