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除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432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除雾系统,涉及汽车领域,包括气源组件,主轴以及凸轮,所述气源组件包括内胆,活塞、外壳以及弹簧,所述内胆固定连接在外壳内,所述内胆上设有若干通气口,所述外壳的顶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内胆内,所述活塞的上方与内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塞的底端设有万向球,所述凸轮滑动连接在主轴上并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在需要除雾时,液压系统驱动凸轮右移,主轴旋转,从而驱动凸轮使得活塞上下运动,再与单向阀配合实现原本风扇的功能,而气源组件的进风风道是设于散热风扇前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散热风扇处的热风,无需打开空调,减少油耗,也避免了压缩机因频繁启停带来的损害。也避免了压缩机因频繁启停带来的损害。也避免了压缩机因频繁启停带来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除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除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开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内外温差以及车内水汽,使得车窗玻璃很容易起雾,此时一般需要打开空调以及风扇进行除雾,除雾完成之后再关闭空调,空调除雾需要打开压缩机,但是频繁的启停压缩机,一方面增加了汽车油耗,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除雾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一种玻璃除雾系统,包括气源组件,主轴以及凸轮,所述气源组件包括罐体,活塞以及弹簧,所述罐体由内胆和外壳两部分组成,所述内胆固定连接在外壳内,所述内胆上设有若干通气口,所述外壳的顶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内胆内,所述活塞的上方与内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塞的底端设有万向球,所述凸轮滑动连接在主轴上并通过液压系统驱动。
[0005]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有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与进风风道连接。所述进风风道设于汽车引擎的散热风扇前侧。
[0006]优选的,所述出气口设有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与除雾风道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二与除雾风道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干燥装置、电加热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液压系统与除雾开关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一的通向是从进风风道至进气口,所述单向阀二的通向为从出气口至除雾风道。
[0010]优选的,所述凸轮为椭圆形的凸台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需要除雾时,液压系统驱动凸轮右移利用汽车传动系统带动主轴旋转,从而驱动凸轮使得活塞上下运动,再与单向阀配合实现原本风扇的功能,而气源组件的进风风道是设于散热风扇前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散热风扇处的热风,无需打开空调,减少油耗,也避免了压缩机因频繁启停带来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
[0013]图2为气源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外壳和内胆的剖视图。
[0015]图4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1-气源组件,2-主轴,3-凸轮,4-液压系统,5-单向阀一,6-进风风道,7-散热风扇,8-单向阀二,9-除雾风道,11-内胆,14-外壳,12-活塞,13-弹簧,11a-通气口,14a-进气口,
14b-出气口,15-万向球,21-干燥装置,22-电加热装置,23-温度传感器,24-除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一种玻璃除雾系统,包括气源组件1,主轴2以及凸轮3,所述气源组件1包括内胆11、活塞12、弹簧13以及外壳14,所述内胆11固定连接在外壳14内,所述内胆11上设有若干通气口11a,所述外壳14的顶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14a以及出气口14b,所述活塞12滑动连接在内胆11内,所述活塞12的上方与内胆11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活塞12的底端设有万向球15,所述凸轮3滑动连接在主轴2上并通过液压系统4驱动。万向球15减少摩擦力,从而方便凸轮滑动到活塞12的下方。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4a设有单向阀一5,所述单向阀一5与进风风道6连接。所述进风风道6设于汽车引擎的散热风扇7前侧。利用散热风扇7散出的热风作为气源,无需空调加热,减少了加热风所需的能源。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14b设有单向阀二8,所述单向阀二8与除雾风道9连接。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二8与除雾风道9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干燥装置21、电加热装置22以及温度传感器23。干燥装置21用于干燥热风,电加热装置22用于温度不够时补温,温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温度。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系统4与除雾开关24连接。液压系统4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一5的通向是从进风风道6至进气口14a,所述单向阀二8的通向为从出气口14b至除雾风道9。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3为椭圆形的凸台结构。工作过程及其原理:
[0025]在车窗起雾时,打开除雾开关24,液压系统4驱动凸轮3在主轴2上滑动,可以采用花键轴的方式,实现传动与滑动的功能,由于凸轮3是椭圆形凸台的,万向球15最低点是高于凸台小椭圆周侧的最高点,这样保证凸轮3不会与万向球15发生碰撞,当活塞12底端的万向球15接触到凸轮3的周面时,凸轮3一边旋转一边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活塞12杆做往复运动,当凸轮3运动到右边到达预定的极限位置时,也就是正常工作位置时,活塞12杆底部的万向球15,位于大椭圆的周面,随着凸轮3转动做固定行程的往复运动。
[0026]万向球15与凸轮3配合,减少摩擦力,减少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0027]凸轮3旋转至椭圆长轴水平时,弹簧13复位使得活塞12下移,进气口14a单向阀一5导通,引擎散热风扇7处的热气通过进风风道6,经过通气口11a,吸入内胆11,之后凸轮3继续旋转,活塞12上移,进气口14a单向阀一5关闭,热气通过通气口14进入内胆11与外壳11b之间的空腔内,出气口14b是与空腔连通的,此时出气口14b处的单向阀二8导通,热风经过干燥装置21干燥处理,之后温度传感器23检测温度,汽车电脑将此温度与所需温度的预设值做对比,若温度不够则开启电加热装置22辅助加热,最后热风从玻璃处的除雾风道9吹出,对玻璃上的水进行风干除雾。
[0028]基于上述:在需要除雾时,液压系统4驱动凸轮3右移利用汽车传动系统带动主轴2旋转,从而驱动凸轮3使得活塞12上下运动,再与单向阀配合实现原本风扇的功能,而气源组件1的进风风道6是设于散热风扇7前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散热风扇7处的热风,无需打
开空调,减少油耗,也避免了压缩机因频繁启停带来的损害。
[0029]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组件(1),主轴(2)以及凸轮(3),所述气源组件(1)包括内胆(11)、活塞(12)、弹簧(13)以及外壳(14),所述内胆(11)固定连接在外壳(14)内,所述内胆(11)上设有若干通气口(11a),所述外壳(14)的顶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进气口(14a)以及出气口(14b),所述活塞(12)滑动连接在内胆(11)内,所述活塞(12)的上方与内胆(11)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活塞(12)的底端设有万向球(15),所述凸轮(3)滑动连接在主轴(2)上并通过液压系统(4)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4a)设有单向阀一(5),所述单向阀一(5)与进风风道(6)连接。所述进风风道(6)设于汽车引擎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生辉陶振吴勇王东蒋立伟朱岳松伍旭东刘恒王凯吴二导孙鸿健王铭胡珍珠姜敏郝玉峰何志维齐红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