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及现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1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及现场施工方法,模具包括边框、设置在边框内部并呈网格状的纸板模具、设置在纸板模具上的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以及设置在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上的混凝土入仓缓冲结构,纸板模具将边框的内部区域划分为多个呈阵列设置的混凝土模腔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纸板为主要材料进行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应急工程的现浇模具制作安装,无需吊车等重型装备的现场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需拆模工序,混凝土浇筑完成即单元排制作结束,显著降低了单元排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从而实现大幅缩减单元排大面积制作所需工期,提升单元排应急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效率。质量与施工效率。质量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及现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单元排混凝土现场浇筑
,涉及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应急现浇模具及现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界普遍认为,混凝土浇筑模具必须是材质刚度很大的钢材、木头等模具,但这类模具难以适应大面积的单元排混凝土施工需求,其模具所需数量多,且其清洁、涂刷脱模剂、吊车安装、吊车脱模等工序均存在控制难度大、施工成本高等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大量学者和工程界的关注。单元排混凝土块的脱模时间需要严格把控,成功脱模的难度大、效率低,需要吊车进行起吊辅助脱模,而且在吊车起吊模具时候,往往造成较多混凝土块的边缘出现毛边、四个角裂开破坏。单元排技术应用于江河防洪工程的应急项目,往往受制于施工水位的限制,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滩岸守护,施工效率是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0003]针对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工程中的难题,尤其是大江大河的临水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抢险工程,对模具进行研发设计是解决思路之一,已经成为江河防洪应急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现有的模具仍未能解决施工工艺复杂、脱模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应急现浇模具及现场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纸板材料设计出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应急现浇模具,施工过程简单,且毋须进行脱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该模具包括边框、设置在边框内部并呈网格状的纸板模具、设置在纸板模具上的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以及设置在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上的混凝土入仓缓冲结构,所述的纸板模具将边框的内部区域划分为多个呈阵列设置的混凝土模腔单元。边框位于模具最外围,为纸板模具提供混凝土现浇施工支撑,防止外侧纸板的变形移位。每个混凝土模腔单元的现浇混凝土,形成单元排的一个压载混凝土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边框由四根不锈钢矩形管围合而成。四根不锈钢矩形管围合形成四边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或其它四边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纸板模具由多个并列设置的横向开槽纸板及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开槽纸板交错卡合组装而成。开槽纸板的材料为纸板,厚度等于单元排压载混凝土块的设计间距,组装所形成的多个混凝土模腔单元与单元排压载混凝土块尺寸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开槽纸板的底部及纵向开槽纸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纸板槽口。横向开槽纸板底部的纸板槽口与纵向开槽纸板顶部的纸板槽口相匹配,通过对应的纸板槽口的卡合扣紧,垂直组装,实现纸板模具的组装。
[0010]进一步地,该模具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横向单元排拉绳及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
单元排拉绳,所述的横向单元排拉绳与纵向单元排拉绳交错设置,所述的横向开槽纸板及纵向开槽纸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绳孔,所述的边框上开设有多个边框槽口。单元排拉绳穿过对应的穿绳孔和边框槽口。边框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多个边框槽口,可固定、绷紧单元排拉绳,边框槽口位置与单元排拉绳的布置一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单元排拉绳与纵向单元排拉绳的交点位于对应的混凝土模腔单元的中心处。每一块开槽纸板上均开设穿绳孔,穿绳孔位于开槽纸板的中间高度。单元排拉绳在纵横两个方向穿过每个单元排压载混凝土块中心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纸板模具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纸板模具顶部并与纸板模具相适配的网格钢片以及多个开口向下并用于将网格钢片与纸板模具固定在一起的加固U型夹。网格钢片是将钢片进行纵横方向的焊接,形成钢片的网格,网格尺寸与纸板模具相同,钢片宽度与模具纸板厚度相同。加固U型夹的材料为薄钢片,弹性好,在安装过程中能承受两支腿张开的变形荷载而不发生塑性变形。网格钢片安装于纸板模具上面,压住纸板,并利用加固U型夹将网格钢片与纸板模具卡紧,提高开槽纸板刚度,防止开槽纸板在混凝土浇筑中发生破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收面平整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入仓缓冲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上的混凝土入仓缓冲板,所述的混凝土入仓缓冲板上开设有多个混凝土入仓孔。混凝土入仓缓冲板铺设在纸板模具和网格钢片之上,可以缓冲混凝土集中入仓的冲击压力。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入仓孔的中心点位于对应的混凝土模腔单元的中心点正上方。混凝土入仓缓冲板上开设有与下覆混凝土模腔单元位置一致的混凝土入仓孔,混凝土入仓孔孔径为30~35cm,混凝土入仓缓冲板布置净间距为2~3格混凝土模腔单元。
[0015]一种基于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的现场施工方法,该现场施工方法为:组装好模具后,将混凝土集中加入至混凝土入仓缓冲结构上,再将混凝土分散至各个混凝土模腔单元中,之后利用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模腔单元中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振捣完成后进行抹平及收光,即完成现场施工。
[0016]现场施工方法包括纸板模具组装、模具结构加固、穿绳、混凝土入仓板摆放、浇筑混凝土单元排及混凝土振捣、收光步骤。具体为:
[0017]纸板模具组装:组装边框,并在边框内进行纵向、横向的开槽纸板交错卡合组装,形成纸板模具;
[0018]模具结构加固:将网格钢片压在纸板模具上,以加固U型夹进行固定,将纵向、横向的开槽纸板通过网格钢片而连接成整体,增强模具刚度及整体性;
[0019]穿绳:按照设计要求,将单元排拉绳依次通过纸板模具的穿绳孔、边框的边框槽口,穿过混凝土模腔单元的中心位置,并绷紧固定于边框上;
[0020]混凝土入仓板摆放:混凝土入仓板必须对称摆放在纸板模具和网格钢片上,混凝土入仓孔与下覆混凝土模腔单元的中心重合;
[0021]浇筑混凝土单元排及混凝土振捣、收光:混凝土集中入仓到混凝土入仓缓冲板上面,再人工分至周围混凝土模腔单元之中,再对每一格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抹平与收光。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工程现浇模具,尤其涉及临水岸滩大面积单元排的应急抢险施工技术。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基础上,引入瓦楞/蜂窝纸板材料,替换传统的钢板材料。由于纸质可塑性强,还可以对其进行防水、防
潮、阻燃等处理。将纸板应用于单元排混凝土浇筑模具,无需拆模工序,混凝土浇筑完成即单元排制作完成,实现大幅缩短工程中的单元排大面积制作工期需求,控制施工成本,减少单元排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提升单元排制作效率与整体质量。其中,纸板模具由多个开槽纸板在纵横两个方向进行交错卡合组装而成,将边框内部区域划分为多个混凝土模腔单元;边框上开均设多个边框槽口,可固定、绷紧单元排拉绳,多个开槽纸板上均设穿绳孔,单元排拉绳可以在纵横双向穿过每个混凝土模腔单元。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24]1)本专利技术以纸板为主要材料进行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应急工程的现浇模具制作安装,无需吊车等重型装备的现场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需拆模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边框(1)、设置在边框(1)内部并呈网格状的纸板模具(2)、设置在纸板模具(2)上的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以及设置在纸板模具加固结构上的混凝土入仓缓冲结构,所述的纸板模具(2)将边框(1)的内部区域划分为多个呈阵列设置的混凝土模腔单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1)由四根不锈钢矩形管围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纸板模具(2)由多个并列设置的横向开槽纸板(701)及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开槽纸板(702)交错卡合组装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开槽纸板(701)的底部及纵向开槽纸板(702)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纸板槽口(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单元排混凝土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还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横向单元排拉绳(601)及多个并列设置的纵向单元排拉绳(602),所述的横向单元排拉绳(601)与纵向单元排拉绳(602)交错设置,所述的横向开槽纸板(701)及纵向开槽纸板(702)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绳孔(9),所述的边框(1)上开设有多个边框槽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岱谢立全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