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95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现有消融针功能单一,无法解决手术穿刺和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出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包括具有空心管腔的金属针,金属针前端为穿刺尖端,金属针中段表面设绝缘涂层,金属针尾端外套手柄,金属针上设有温度传感器,金属针管腔中套置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管腔中的绝缘导热体和设于其内的导电发热件,导电发热件通过导线与设在手柄末端的两个加热连接点相连,两个加热连接点可通过导线与外置的高压脉冲发生器相连,高压脉冲发生器接计算机,计算机连接温度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穿刺针道的周边组织进行加热凝血,解决穿刺或治疗过程发生的出血。过程发生的出血。过程发生的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脉冲非热消融在治疗肿瘤方面显示出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于传统的消融方法,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的最大的优势是治疗时对血管、胆道、胰管、神经等有选择性保护作用,特别是对靠近重要部位的肿瘤治疗,电脉冲非热消融极具优势。手术消融时,需要在B超或CT影像引导下通过电极针做经皮穿刺进入治疗部位,严重依赖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操作技术,而且在穿刺或治疗过程中病人也有出血的风险,特别对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现有电极针使用功能单一,无法解决手术穿刺和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出血问题,需要借助额外的器械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消融针功能单一,无法应对处理手术穿刺和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出血、要借助额外止血器械带来不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所述消融针可以依靠自身结构设计对穿刺针道的周边组织进行加热凝血,应对解决穿刺或治疗过程发生的出血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包括具有空心管腔的金属针,所述金属针前端为穿刺尖端,金属针的中段表面设绝缘涂层,金属针的尾端外套手柄,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针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金属针的管腔中套置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管腔中的绝缘导热体和设于其内的导电发热件,所述导电发热件通过导线与设在手柄末端的两个加热连接点相连,所述两个加热连接点可通过导线与外置的高压脉冲发生器相连,所述高压脉冲发生器接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连接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肿瘤消融针除了具备现有的消融治疗功能外,还具备凝血功能,具体是通过高压脉冲发生器给金属针内设置的发热组件脉冲供电以使其升温来加热金属针,再利用金属针升温后保持高温对针道的周边组织进行凝血,而且金属针在拔出过程中可以借助持续的发热对途经针道的所在组织进行凝血,直至金属针从组织完全拔出为止;加热所用的脉冲电流无需通过增设其它专用设备获取,本专利技术直接采用作消融治疗所搭配的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纳秒级脉冲电流,保持升温曲线平缓,并在升温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金属针实时温度反馈给控制计算机,以便控制计算机调节脉冲频率。工作时,首先在金属针连接高压脉冲发生器进行电脉冲输入消融结束后,将高压脉冲发生器的电脉冲输出端口通过导线接到两个加热连接点上,高压电脉冲发生器工作产生脉冲电流通过导电发热件,使导电发热件缓慢升温;脉冲电流可以通过控制计算机调节以便精确控温,导电发热件通电后升温传递热量给绝缘导热体,绝缘导热体再传热给金属针使其升温发热,控制计算机通过调节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脉冲电流,控制导电发热件通电状态,使金属针达到合适的高温进行凝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针实时发热温度;绝缘导热体外形和金属针的管
腔插接其中,将导电发热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金属针,同时将金属针和导电发热件隔开绝缘,防止金属针在凝血工作时发生表面带电。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金属针的管腔包括容纳绝缘导热体的小径段和连接在小径段后方的大径段,所述小径段的管腔和绝缘导热体相配,大径端敞口,小径段和大径段之间通过一锥形的变径段过渡相连,绝缘导热体后端伸出小径段后穿过变径段入大径段中,所述变径段和大径段对应的管腔中填充绝缘胶。金属针的管腔自前向后由小径段、变径段以及大径段一体连接而成,发热组件可以很方便的从大径段的敞口处插入金属针的管腔中,插入后通过小径端管腔和绝缘导热体相配进行定位;而且绝缘导热体后端从小径端伸出露于大径段内,绝缘导热体内的导电发热件能够从该位置伸出导线连接加热点,以方便接线;变径段和大径段的管腔中填充绝缘胶可以固定导线并保持外界和金属针内的导电发热件绝缘,提高使用安全性。
[0006]所述小径段和绝缘导热体之间存在间隙,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绝缘导热体的外表面。小径段和绝缘导热体之间存在间隙,方便后者插入金属针的官腔中安装,同时因为金属针本身较细而且管壁很薄,当绝缘导热体插入金属针的管腔中后,随着绝缘导热体发热,金属针温度很快会升到和绝缘导热体一致,此时设在绝缘导热体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绝缘导热体的温度,精准掌握金属针表面的即时发热温度。
[0007]所述绝缘导热体为陶瓷和金属混合烧制而成,所述导电发热件为发热电阻丝,发热电阻丝自绝缘导热体的后端伸入其内伸至前端后折回后端,发热电阻丝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金属针管腔中的导线与两个加热连接点连接。绝缘导热体采用陶瓷和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一体结构,两者混合具有快速升温加热的效果,其中陶瓷为主耐腐蚀、耐高温、寿命长,混入的金属利用其良好的热传导性对陶瓷传热,以使绝缘导热体能够快速、均匀升温,热补偿速度快;作为导电发热件的电阻丝伸入绝缘导热体内部并沿其长度延伸到头后折回,电阻丝两端通过导线连接两个加热点,电阻丝接收高压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后缓慢升温,电阻丝沿着绝缘导热体长度方向对其均匀加热。
[0008]所述发热电阻丝为高熔点金属材料制成。发热电阻丝可以采用如钨、钼、锰等高熔点金属材料制作,适应通电后高温发热应用。
[0009]所述绝缘导热体为金属发热电阻浆料和陶瓷一体烧结而合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钨含量10%的高熔点金属发热电阻浆料,印刷在92~96%的氧化铝流延陶瓷生坯上,用4~8%的烧结助剂多层叠加,在1500~1600℃下高温共烧成一体制作,烧制成的绝缘导热体不含铅、镍、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
[0010]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肿瘤消融针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消融针,所述肿瘤消融针的加热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0011]第一阶段,将高压脉冲发生器设为高电平12V输出,对导电发热体通电5秒;
[0012]第二阶段,判断第一阶段金属针温度与60℃的差值,如果金属针温度超过65℃,切断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2秒后再判断金属针温度,直至金属针温度在55℃~65℃之间;
[0013]第三阶段,控制计算机调节高压脉冲发生器使其发送占空比可变的脉冲电流给导电发热体,以使金属针在拔出过程中持续加热并维持设定温度。
[0014]使用中,金属针的温度控制采用通过实时的温度传感器反馈,使用PWM技术调整控制信号,调节脉冲宽度的方式将PID位置控制中的模拟量W
n
转化为连续的时间控制变量,从
而维持金属针的目标温度60℃左右,在金属针拔出过程中对针道经过的组织进行加热凝血。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压脉冲发生器给金属针内设置的发热组件脉冲供电以使其升温来加热金属针,然后利用金属针升温后保持高温对针道的周边组织进行凝血,让金属针在拔出过程中借助持续的发热对途经针道的组织进行凝血,直至金属针从组织完全拔出为止,解决治疗结束后拔出穿刺针过程发生的出血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肿瘤消融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包括具有空心管腔的金属针(1),所述金属针(1)前端为穿刺尖端,金属针(1)的中段表面设绝缘涂层(2),金属针(1)的尾端外套手柄(3),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针(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金属针(1)的管腔中套置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管腔中的绝缘导热体(5)和设于其内的导电发热件(6),所述导电发热件(6)通过导线(7)与设在手柄(3)末端的两个加热连接点(8)相连,所述两个加热连接点(8)可通过导线(7)与外置的高压脉冲发生器相连,所述高压脉冲发生器接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连接温度传感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针(1)的管腔包括容纳绝缘导热体(5)的小径段(1-1)和连接在小径段(1-1)后方的大径段(1-2),所述小径段(1-1)的管腔和绝缘导热体(5)相配,大径端敞口,小径段(1-1)和大径段(1-2)之间通过一锥形的变径段(1-3)过渡相连,绝缘导热体(5)后端伸出小径段(1-1)后穿过变径段(1-3)入大径段(1-2)中,所述变径段(1-3)和大径段(1-2)对应的管腔中填充绝缘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肿瘤消融针,其特征是所述小径段(1-1)和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吴斌徐阳斌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