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46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烧笔,该电烧笔针对导电杆与电烧针的电路连接改良,在其一笔身内的容室近前端处,设置一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且于导电杆前端设置一穿于容室内的夹爪;由笔后盖与笔身螺合,使笔后盖的卡板抵住导电杆后端,使导电杆前端的夹爪受缩孔卡板的推挤,达到夹紧电烧针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烧笔,尤其涉及到能运用于破坏、切除毛囊及顶浆腺或止血用等医疗用途,配合电极黏贴片与高周波电流供电装置使用的电烧笔结构,电烧笔内的导电杆前端夹爪受笔身内置缩孔卡板的推挤,进而达到夹紧电烧针以避免电烧针脱落的目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烧笔结构7,如图4所示,其在笔身70前端螺设有一笔头71,其中笔身70内置有一导电杆72,该导电杆72外套有一环带731,能挤入并固定于笔身70内,因导电杆72前端受笔头71的卡置而无法脱出笔头71外,且该笔头71内具有一束紧环711,可供电烧针50的一端穿入笔头71内的束紧环711,再与导电杆72前端的腔室721接触,该导电杆72的后端具有插孔722,供导电线40一端的插接头41插接。由于操作放电温升频繁,加上配合不同电烧针50的插拔使用,造成束紧环711弹性疲乏,使电烧针50松动,而脱出笔头71外,造成使用者灼伤;再者,该电烧针50与导电杆72的腔室721电路连接时,并无其它外力加以强制连结,故放电传导时,易有接触不良的情事发生,严重影响医疗的进行进度与效率,徒增操作者与使用者的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电烧笔结构的导电杆与电烧针的有效电路连接,同时防止电烧针脱出电烧笔外;其包括一笔身、一导电杆、一笔后盖、一导电线接头,及一电烧针,其中笔身内的容室近前端处具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供导电杆前端的夹爪卡置内缩,以便将电烧针的后端夹紧,该夹持力取决于笔后盖与笔身螺合的紧度,迫使笔后盖内的卡板抵住导电杆后端周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电烧笔,其包括一笔身,其内的容室近前端处具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后端具螺部;一导电杆,其前端具穿于容室内的夹爪,后端具露于笔身外的插孔; 一笔后盖,其内具前后相通的卡板,前端具与笔身螺部锁固的螺部;一导电线,其一端穿经笔后盖,与导电杆的插孔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装置电路连接;一电烧针,其后端穿经笔身,与夹爪电路连接;为使卡板抵住导电杆后端,迫使导电杆前端的夹爪受缩孔卡板的推挤,由笔后盖与笔身螺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烧笔,由于该电烧笔针对导电杆与电烧针的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在其一笔身内的容室近前端处,设置一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且于导电杆前端设置一穿于容室内的夹爪;由笔后盖与笔身螺合,使笔后盖的卡板抵住导电杆后端,使导电杆前端的夹爪受缩孔卡板的推挤,达到夹紧电烧针的目的。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放电温升频繁,造成束紧环弹性疲乏,使电烧针松动脱出笔头外,造成使用者灼伤的现象;使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现有电烧笔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为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功能、作用等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同时参阅图1~图3所示,图中所示一种电烧笔1,其包括一笔身10、一导电杆20、一笔后盖30、一导电线40,及一电烧针50;其中笔身10内的容室11近前端处具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12,供导电杆20前端的夹爪21穿入容室11后,再卡置,使导电杆20后端的插孔22露于笔身10外,该笔身10的后端具螺部13,供笔后盖30前端的螺部31锁固,因笔后盖30内具前后相通的卡板;藉由笔后盖30与笔身10螺合,使卡板抵住导电杆20后端,迫使导电杆20前端的夹爪21受缩孔卡板12的推挤,配合已穿经笔身10前端,并插置于夹爪21内的腔室23,而达到夹爪21内移,以夹紧电烧针20后端的目的。导电线40一端的插接头41穿经笔后盖30,与导电杆20的插孔22电路连接,于本实施例的插接头41采香蕉插接头,另一端插接头41与供电装置(图未示)形成电路连接。再者,为配合使用不同厂牌规格的供电装置,可增设一转接头60供插接头41插置,以形成电路连接。在操作时,仅须将笔后盖30旋开一角度,便可轻易将电烧针50取出,便于消毒;反之,将电烧针50后端插入导电杆20的腔室23,再旋繄笔后盖30,即可将电烧针30夹紧,以达到快速更换电烧针50,及避免电烧针50脱落危及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电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笔身,其内的容室近前端处具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后端具螺部;一导电杆,其前端具穿于容室内的夹爪,后端具露于笔身外的插孔;一笔后盖,其内具前后相通的卡板,前端具与笔身螺部锁固的螺部;一导电线,其一端穿经笔后盖,与导电杆的插孔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装置电路连接;一电烧针,其后端穿经笔身,与夹爪电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烧笔,该电烧笔针对导电杆与电烧针的电路连接改良,在其一笔身内的容室近前端处,设置一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且于导电杆前端设置一穿于容室内的夹爪;由笔后盖与笔身螺合,使笔后盖的卡板抵住导电杆后端,使导电杆前端的夹爪受缩孔卡板的推挤,达到夹紧电烧针的目的。文档编号A61B18/04GK2719246SQ20042006434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景棠 申请人:固鋒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笔身,其内的容室近前端处具前后相通的缩孔卡板,后端具螺部;一导电杆,其前端具穿于容室内的夹爪,后端具露于笔身外的插孔;一笔后盖,其内具前后相通的卡板,前端具与笔身螺部锁固的螺部;一导电 线,其一端穿经笔后盖,与导电杆的插孔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供电装置电路连接;一电烧针,其后端穿经笔身,与夹爪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棠
申请(专利权)人:固鋒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