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7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57
一种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靶向螺钉、膨胀支架、内套管、外套管;所述靶向螺钉的钉杆是具有外螺纹的中空杆体,并且在钉杆的周面开设有一个靶孔及多个渗孔,靶向螺钉的钉帽上开设连通钉杆空腔的通孔;所述膨胀支架由多个管壁呈网状且具有弹性的膨胀网管组成,所述内套管、外套管都是具有弹性的管体,并且外套管能插入靶向螺钉的钉杆内部空腔,内套管能插入外套管的管腔,膨胀支架能径向压缩后插入内套管的管腔;所述内套管上有两根对称布设的方向控制线,用于控制内套管前端对准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用于椎体成形术。用于椎体成形术。用于椎体成形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后逐渐缓解,但约1/3的患者会有明显的腰痛和后凸畸形。在影像学上椎体可呈现有楔形或“双凹征”改变,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或有椎体内裂隙征的骨折。有些椎体骨折病人的椎体骨折部位会出现空洞,空洞里面有死骨,这种类型的椎体骨折很难治愈。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通过向椎体骨折部位注入骨水泥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0003]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典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于不同形态的压缩性骨折(前柱,中柱,后柱骨折)皆不能很好的靶向恢复压缩椎体高度。而且对于伴有裂隙症的椎体骨折,治疗效果欠佳,因为其周围坏死骨的存在不利于骨水泥的弥散,骨水泥不能与周围的骨质相互融合,分散压力,而是使压力集中于周围脆弱的骨质,从而增加骨水泥椎管渗漏的风险,造成神经受压,往往也不能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情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器械采用气囊扩张方案,该方案在导管的前端设置气囊,先利用导管将气囊送至椎体,再通过导管向气囊充气,利用气囊在椎体目标部位撑出一个空腔(同时将周边骨质挤实),然后再将气囊泄压后随导管一起撤出,然后再向椎体目标部位撑出的空腔内注入骨水泥。其缺陷在于:气囊泄压后,气囊所撑出的空腔会出现塌缩,甚至会将气囊所撑出的空腔回填,使得灌注的骨水泥不能有效的撑起椎体,导致术后椎体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手术效果。<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术后椎体稳定性的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靶向螺钉、膨胀支架、内套管、外套管;所述靶向螺钉由钉杆、钉帽组成,所述钉杆是具有外螺纹的中空杆体,并且在钉杆的周面开设有一个靶孔及多个渗孔,所述靶孔及渗孔都是与钉杆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并且靶孔位于钉杆内部空腔的前端,并且靶孔的孔径大于渗孔的孔径,所述钉帽固定在钉杆后端,钉帽上开设连通钉杆内部空腔的通孔;所述膨胀支架由多个管壁呈网状且具有弹性的膨胀网管组成,并且各个膨胀网管的管径相异,并且小管径的膨胀网管能插入大管径的膨胀网管,并且各个膨胀网管能相互脱开;所述内套管、外套管都是具有弹性且前后两端开口的管体,外套管能插入钉杆内部空腔,并且外套管的前端能从钉杆上的靶孔穿出,外套管的管壁前部开设有两个定向孔,内套管能插入外套管的管腔,并且内套管的前端能从外套管前部定向孔及外套管前端管口穿
出,膨胀支架能径向压缩后插入内套管的管腔,并能从内套管前端管口穿出;所述内套管上有两根对称布设的方向控制线,内套管的后端管口部设有活动的调节帽,两根方向控制线的前端与内套管的管壁前端固接,两根方向控制线的后端与调节帽固接,两根方向控制线的线体与内套管的管壁为活动配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钉帽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钉杆后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可以利用靶向螺钉刮除椎体目标部位死骨,促进椎体目标部位愈合,而且可以利用膨胀支架定向撑开椎体骨折的目标部位,并且靶向螺钉及膨胀支架都不用撤出,因此撑开部位也不会出现塌缩,通过靶向螺钉及膨胀支架灌注的骨水泥也可以注射人工骨等生物材料,可以通过膨胀支架及钉杆上的渗孔有效的弥散,能有效的撑起椎体,维持椎体高度避免远期再塌陷,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术后椎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中的靶向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中的膨胀支架、内套管、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0010]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靶向螺钉、膨胀支架3、内套管5、外套管4;所述靶向螺钉由钉杆1、钉帽2组成,所述钉杆1是具有外螺纹的中空杆体,并且在钉杆的周面开设有一个靶孔11及多个渗孔12,所述靶孔及渗孔都是与钉杆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并且靶孔11位于钉杆内部空腔的前端,并且靶孔的孔径大于渗孔的孔径,所述钉帽2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钉杆后端,钉帽上开设连通钉杆内部空腔的通孔21;钉帽2与钉杆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所述膨胀支架3由多个管壁呈网状且具有弹性的膨胀网管组成,并且各个膨胀网管的管径相异,并且小管径的膨胀网管能插入大管径的膨胀网管,并且各个膨胀网管能相互脱开;所述内套管5、外套管4都是具有弹性且前后两端开口的管体,外套管4能插入钉杆内部空腔,并且外套管4的前端能从钉杆上的靶孔11穿出,外套管的管壁前部开设有两个定向孔41,内套管5能插入外套管的管腔,并且内套管5的前端能从外套管前部定向孔41及外套管前端管口穿出,膨胀支架3能径向压缩后插入内套管5的管腔,并能从内套管前端管口穿出;所述内套管5上有两根对称布设的方向控制线6,内套管的后端管口部设有活动的调节帽7,两根方向控制线6的前端与内套管5的管壁前端固接,两根方向控制线6的后端与调节
帽7固接,两根方向控制线的线体与内套管的管壁为活动配合。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椎体成形术,其操作方式如下:如图3-图4所示,先用穿刺针对病人目标部位9(椎体空洞位置)实施穿刺,再把靶向螺钉10从穿刺孔中旋入至目标位置,通过螺纹的旋转可以刮除椎体空腔内坏死骨,然后再将外套管4插入钉杆内部空腔,并使外套管4的前端从钉杆上的靶孔11穿出,然后再将内套管5插入外套管的管腔,并根据病人目标部位9的受损状况,从外套管前部的两个定向孔41及外套管前端管口之中选取一个作为内套管前端出口,再通过调节帽7来控制两根方向控制线6的松、紧,使内套管5的前端朝向选定的出口弯曲,并从选定的出口穿出,这样外套管为内套管靶向的推入支架,注射骨水泥或人工骨等生物材料,提供了可以控制方向的通道。然后再将膨胀支架3径向压缩后插入内套管5,并用支架推杆8(支架推杆为现有技术,其它专利文献中对其结构都有记载)推顶膨胀支架3,使之顺着内套管的管腔移动,最终通过内套管前端管口脱出(到达目标位置),膨胀支架3从内套管前端管口脱出后即会自主膨胀,将目标部位9的椎体损伤部位撑起,然后即可将内套管、外套管撤出至体外,然后再利用骨水泥注射器11将骨水泥或人工骨等生物材料12通过靶向螺钉10的钉杆内部空腔灌注入目标部位9的椎体损伤部位,骨水泥或人工骨等生物材料12注入后即可与膨胀支架3结合,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结合体共同支撑目标部位9的椎体损伤部,膨胀支架3会把骨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支架扩张刮骨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靶向螺钉、膨胀支架、内套管、外套管;所述靶向螺钉由钉杆、钉帽组成,所述钉杆是具有外螺纹的中空杆体,并且在钉杆的周面开设有一个靶孔及多个渗孔,所述靶孔及渗孔都是与钉杆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并且靶孔位于钉杆内部空腔的前端,并且靶孔的孔径大于渗孔的孔径,所述钉帽固定在钉杆后端,钉帽上开设连通钉杆内部空腔的通孔;所述膨胀支架由多个管壁呈网状且具有弹性的膨胀网管组成,并且各个膨胀网管的管径相异,并且小管径的膨胀网管能插入大管径的膨胀网管,并且各个膨胀网管能相互脱开;所述内套管、外套管都是具有弹性且前后两端开口的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金徐浩伟张树宝易宇阳陈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