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219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其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不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脊柱结构性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畸形。AIS患者在冠状面上侧弯角度大于10
°
,随着自然病程快速进展侧弯角度增大并出现脊柱、胸廓外观畸形,影响心、肺功能,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0003]治疗AIS方法多种多样,可归纳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合诊断早、程度轻、曲线进展危险性小的患儿。AIS患儿Cobb

s角大于40
°
且骨骼发育未成熟者、保守治疗无效(半年内侧弯进展超过5
°
)者、胸腰段后凸或腰椎后凸畸形伴明显外观畸形者、腰背疼痛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0004]脊柱侧弯手术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手术。一般的手术是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在一起,导致脊柱活动能力的永久性丧失。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在一起的手术中,存在大量失血、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神经功能缺损、晚期感染、假性关节病、脊柱疼痛和椎间盘退变等。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其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
[0007]进一步地,连接套组件包括连接套、摆动件及弹性复位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内,连接套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连接套的内孔连通并形成安装空间,摆动件可枢转地位于安装空间内,连接杆的第一端伸入至安装空间内,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另一个设置在摆动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的第二端,弹性复位件能够向摆动件施加弹性力以使锁定齿和配合齿抵接配合。
[0008]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摆动件上的弹片,弹片与摆动件之间具有变形间隙,弹片与容纳腔的腔壁配合,配合齿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锁定齿设置在摆动件上。
[0009]进一步地,连接套组件还包括枢转轴和限位销,枢转轴穿设于摆动件并固定在容纳腔的底腔壁上,限位销固定在容纳腔的底腔壁上,弹片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摆动件连接,自由端位于在限位销和容纳腔的侧腔壁之间。
[0010]进一步地,连接套的内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
[0011]进一步地,锁定齿包括第一斜面部和与第一斜面部连接的第一平面部,第一斜面部相对于连接杆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一平面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
[0012]进一步地,每个齿部包括第二斜面部和与第二斜面部连接的第二平面部,第二斜面部相对于连接杆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二平面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第二平面部能够与第一平面部接触配合。
[0013]进一步地,第一螺钉通过第一金属珠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套组件内,第二螺钉通过第二金属珠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杆内。
[0014]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珠上设置有与供第一螺钉穿过的第一避让孔,连接套组件上形成有与第一金属珠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一球面孔,第二金属珠上设置供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避让孔,连接杆上形成有与第二金属珠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二球面孔。
[0015]进一步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包括螺杆段、垫片段、棱柱段、杆段和螺纹段,棱柱段支撑第一金属珠或者第二金属珠,杆段与第一避让孔或者第二避让孔配合,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与螺纹段配合的螺帽;杆段的表面、第一金属珠的表面、第二金属珠的表面、第一球面孔的表面、第二球面孔的表面、连接杆的表面以及连接套组件的内孔的表面均设置有减磨层;连接套组件包括连接套,连接套上设置有容纳腔,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盖设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的盖子。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棘齿锁定结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在本申请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分别将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固定在需矫形的脊柱的椎体上,定期体外撑开需矫形的节段时,脊柱侧弯矫形装置随着需矫形的节段变化,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能够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整体延长。体外不施加的作用力时,锁定齿与一个齿部配合,连接杆处于锁定位置,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长度保持不变,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撑开了需矫形的节段,进而实现单侧的稳定支撑及固定,实现青少年儿童的脊柱畸形矫正。进而无需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避免了长节段固定使得的运动受限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实施例的脊柱矫形后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脊柱矫形后的透视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图4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4]图7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摆动件和弹片连在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脊柱;10、连接套组件;11、连接套;111、第一导向面;121、摆动件;122、弹片;123、固定端;124、自由端;13、容纳腔;14、枢转轴;15、限位销;16、第一球面孔;20、连接杆;21、第二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组件(10);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和所述连接杆(20)之间,所述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82),所述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81),所述配合齿和所述锁定齿(8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上,其中,所述锁定齿(82)与不同的所述齿部(81)配合时,所述连接杆(20)相对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30),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上;第二螺钉(40),穿设在所述连接杆(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包括连接套(11)、摆动件(121)及弹性复位件,所述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套(11)内,所述连接套(11)上设置有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与所述连接套(11)的内孔连通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摆动件(121)可枢转地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配合齿和所述锁定齿(8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所述第二螺钉(40)穿设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向所述摆动件(121)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定齿(82)和所述配合齿抵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的弹片(122),所述弹片(122)与所述摆动件(121)之间具有变形间隙,所述弹片(122)与所述容纳腔(13)的腔壁配合,所述配合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所述锁定齿(82)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还包括枢转轴(14)和限位销(15),所述枢转轴(14)穿设于所述摆动件(121)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所述限位销(15)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所述弹片(122)包括固定端(123)和自由端(124),所述固定端(123)与所述摆动件(121)连接,所述自由端(124)位于在所述限位销(15)和所述容纳腔(13)的侧腔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1)的内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马骏袁博文姚得志刘斌刘爽郑学艺张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