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58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属于净化除尘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净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外壳,上腔顶部安装有风机,外壳上还设有将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风道,下腔内设有相对设置的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水幕板一上设有弧形部一,水幕板二上设有弧形部二,且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相向弯曲,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之间穿设有呈长条形的挡块,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一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一,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二的一侧也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二,风管内侧沿其周向分布有若干倾斜的叶片,叶片将风道遮挡且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具有过风间隙。本净化装置大大提高了对空气当中的粉尘的净化效率等优点。了对空气当中的粉尘的净化效率等优点。了对空气当中的粉尘的净化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除尘
,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抛光打磨工作时,会产生烟雾、粉尘,对人身健康、环境造成影响,而且,粉尘为易燃易爆物质,若存在着冥火,则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对零部件进行抛光打磨时,通常应用到抛光打磨湿式除尘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吸尘、吸烟雾,对对粉尘、烟雾通过湿法处理,同时对粉尘等颗粒物进行净化,达到防爆、除尘等要求。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274915.X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抛光打磨防爆除尘一体机,包括打磨抛光机和设置在打磨抛光机两侧的左吸附除尘箱、右吸附除尘箱,打磨抛光机和左吸附除尘箱、右吸附除尘箱通过与各自离心风机及吸风管道相互连接;左右吸附除尘箱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右吸尘口水帘幕、水淋除尘室和污水箱,打磨抛光机工作形成的粉尘在所述离心风机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左吸尘口水帘幕、左吸尘口水帘幕冲刷沉降大颗粒粉尘,进入水淋除尘室将微颗粒粉尘沉降吸附,粉尘经过水流冲刷沉降汇流入污水箱,净化后的空气从风道口排出。上述结构中,在水淋除尘室中通过喷淋嘴的作用下将粉尘冲刷沉降进入污水箱,达到了净化、过滤的作用,但是,在抛光打磨产生的粉尘中,有一部分是纤维,纤维具有吸附的特性,会吸附水分以及其他粉尘杂质,导致其体积过大,在喷淋的作用下,下落沉降至水淋除尘室的底部,容易对污水排放系统造成堵塞。而且这种结构的抛光打磨防爆除尘一体机,整体的除尘效果一般。所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当下刻不容缓要处理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抛光机净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外壳,上腔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将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风道,所述下腔内设有相对设置的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板一上设有弧形部一,所述水幕板二上设有弧形部二,且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相向弯曲,所述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之间穿设有呈长条形的挡块,所述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一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一,所述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二的一侧也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二,所述风管内侧沿其周向分布有若干倾斜的叶片,所述叶片将风道遮挡且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具有过风间隙。
[0007]本净化装置包括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外壳,上腔顶部安装有风机,外壳上设有将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风道。上腔为用于安装风机,下腔为用于吸入粉尘用的腔室。下腔内设有相对设置的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上有持续流淌的水幕即水流贴着水幕
板一或水幕板二的表面流淌,其作用是能吸附被抽进下腔内的粉尘颗粒,水幕在持续流淌即循环水流来持续进化粉尘,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0008]本净化装置的水幕板一上设有弧形部一,水幕板二上设有弧形部二,且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相向弯曲,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之间穿设有呈长条形的挡块,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一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一,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二的一侧也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二。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之间穿设有呈长条形的挡块,所以挡块的两侧与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之间均具有间隙。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上的水流会由于风机开启通道带来的吸力而部分水滴或水珠被吸起自挡块的两侧的间隙通过。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一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一,挡块上位于弧形部二的一侧也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二。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上的水流会由于风机的吸力被带动顺着弧形部一和弧形部二的弧面向上运动,由于弧面的水流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从而顺着弧形部一击打到弧形面一上,在弧形部一和弧形面一的导向下会在两者之间形成龙卷风状的风流,当水流进入时会沿着弧形部一的表面朝向出风间隔方向运动,由于弧形部一的表面为弧形所以水流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从而击打到弧形面一上,然后沿着弧形面一顺势滑下随后又击打到弧形部一的下端侧面上。这样随着风机开启,弧形部一和弧形面一之间会形成呈旋涡状的水柱,随后粉尘进入会被旋涡状的水柱带动反复转动混合,使其充分与水混合与空气分离,这样设置大大提高了对空气当中的粉尘的净化效率。弧形部二与弧形面二的工作原理与弧形部一和弧形面二相同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0009]风管内侧沿其周向分布有若干倾斜的叶片,所述叶片将风管内侧遮挡且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具有过风间隙。在上腔风机的抽风之下有许多水珠也会被随风被带到下腔的顶壁上,击打在顶壁上的水珠会顺着下腔的侧壁回流到下腔底部,而一些水珠也会顺着风流进入到风道内,进入风道内的水珠会被设置在风道内的叶片所阻挡,叶片将整个风道都遮挡住,然后在叶片与叶片之间设有过风间隙,当水珠击打在叶片上时会使得叶片打湿,叶片上附着水之后,经过叶片与叶片之间的气流附带着粉尘会进一步的与叶片上的水混合,由于叶片的排布呈扇叶状且与风管内侧面固定连接,这样气流经过叶片会呈螺旋状旋转产生离心力,产生离心力之后会将混合着粉尘的水顺着叶片滑到风道侧壁上,然后随着风道侧壁回落到下腔,这样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本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水幕板上的水流形成的水幕为第一次净化粉尘;弧形部一、弧形部二与挡块之间形成的旋涡状水柱为第二次净化粉尘;风道内的叶片设置为第三次净化粉尘,三者结合能极大程度的将由抛光打磨产生的混杂着粉尘的空气吸入外壳内净化,净化效率较高。
[0010]在上述的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中,所述风道内侧固定有与风道直径相同的外环管,外环管内侧设有内环管且两者同中心线设置,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内环管与外环管之间,且叶片的一端均固定在内环管的外周面上,叶片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外环管的内周面上。
[0011]风道内侧固定有与风道直径相同的外环管,外环管内侧设有内环管且两者同中心线设置,叶片均匀分布在内环管与外环管之间。外环管和内环管都是通过叶片来连接固定的。外环管、叶片和内环管三者组成一个类似于扇叶形状的结构,而且叶片是呈螺旋状分布在两者之间的,当水珠经过的时候会被留叶片上,而风则是顺着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过风间隙穿过,当风流通过风道的时候,这样的螺旋状的过风间隙的设置会使得风也呈螺旋状被
排出,螺旋状的风流会使得风流中的水珠和夹在在水珠内的粉尘产生离心力并携带着混合的粉尘一起冲到风道的内壁上,这样设置能将夹杂在风流当中的水液分离出来并排出,同时随着离心力的作用在水液运动到风道内壁上的过程中能充分与风流接触并带走其上的粉尘,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效率。
[0012]在上述的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中,所述上腔与下腔之间的风道具有两个,两个所述风道沿挡块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风道内均设有扇叶。
[0013]两个风道的设置能使得对下腔的吸力增大,而且由于挡块呈长条形,单个风道的设计使得其无法完全笼罩整条挡块、水幕板一和水幕板二,所以两个风道的设计使其笼罩范围更加广,通过增大过风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效率。
[0014]在上述的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中,所述挡块的顶面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包括具有上腔(11)和下腔(12)的外壳(1),上腔(11)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将上腔(11)和下腔(12)连通的风管(13),所述下腔(12)内设有相对设置的水幕板一(2)和水幕板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板一(2)上设有弧形部一(21),所述水幕板二(3)上设有弧形部二(31),且弧形部一(21)和弧形部二(31)相向弯曲,所述弧形部一(21)和弧形部二(31)之间穿设有呈长条形的挡块(4),所述挡块(4)上位于弧形部一(21)的一侧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一(41),所述挡块(4)上位于弧形部二(31)的一侧也设有凹陷的弧形面二(42),所述风管(13)内侧沿其周向分布有若干倾斜的叶片(5),所述叶片(5)将风管(13)内侧遮挡且两个相邻的叶片(5)之间均具有过风间隙(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3)内侧固定有与风管(13)直径相同的外环管(6),外环管(6)内侧设有内环管(7)且两者同中心线设置,所述叶片(5)均匀分布在内环管(7)与外环管(6)之间,且叶片(5)的一端均固定在内环管(7)的外周面上,叶片(5)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外环管(6)的内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11)与下腔(12)之间的风管(13)具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旭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