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32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收集教务处已有“生评教”数据,基于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门课程的多个平行班级的“生评教”数据计算“生评教”测量标准差,通过所有课程的“生评教”数据计算被测对象标准差,进而基于被测对象标准差与“生评教”测量标准差计算数据分级数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主要来源,已被高校普遍采用。由于“生评教”结果是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教师教学工作测评、教师职称评定及晋升、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生评教”信效度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生评教”信效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而言,定性分析多为从管理、操作规范及“生评教”问卷整体的合理性等角度进行存在问题的分析,虽可获得“生评教”信效度定性分析结果,但由于缺乏实际“生评教”数据的统计分析,因此分析结果粗略,所得效度可信性较差。相反,定量评价可提供“生评教”有效性的精确量化评价,以确保为高校教学质量的精准管理决策提供精确可信赖的“生评教”数据。
[0003]当前“生评教”信效度量化分析主要为“生评教”总体及“生评教”各组成要素如教师、学生、课程、未知因素等对应的“生评教”数据变差分析。根据变差大小确定“生评教”信度,变差越小,“生评教”数据一致性越高,那么“生评教”信度就越高。然而,单一的变差评价方法并不能定量反映“生评教”效度。如:当“生评教”数据变差大时,若其相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变差较小,则“生评教”数据质量仍可满足“生评教”需求;反之,当“生评教”数据变差较小时,若其相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变差较大,则“生评教”数据质量仍可能无法满足“生评教”需求。因此,当前单纯基于“生评教”数据变差大小进行“生评教”信度分析的方法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另外,当前“生评教”效度分析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且无明确的定量评价指标和标准。已有的一种“生评教”系统有效性的定量分析方法虽也可实现“生评教”数据效度的定量分析,同时可区分“生评教”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变差,但因为需要同一班级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重复测评,因此无法直接使用教务处已有“生评教”数据进行效度分析,需要另外组织专门的“生评教”测评,以收集效度分析所需的同一班级对同一被测对象的重复测评“生评教”数据,费时费力。因此,非常需要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利用教务处已有的“生评教”数据,实现“生评教”数据效度的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确保“生评教”数据质量,在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同时,也利于高校使用高质量的“生评教”数据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和决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利用高校教务处已有“生评教”数据实现“生评教”数据效度的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生评教”系统有效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7]①“
生评教”数据收集:从教务处收集使用同一“生评教”测评问卷的近m(m≥1)个
学年的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含多个班级的“生评教”数据;
[0008]②“
生评教”数据清洗:剔除所收集的“生评教”数据中,同一班级参与测评学生数少于20位的课程“生评教”数据;将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视为一个被测对象,进一步剔除同一被测对象的参与测评班级数少于2的“生评教”数据;“生评教”数据收集步骤中的学年数m应足够大,以确保经“生评教”数据清洗后,保留的“生评教”数据中所包含的被测对象数大于1;
[0009]③
被测对象“生评教”数据计算:将各被测对象的各班级所有参与测评学生的“生评教”数据求均值作为该被测对象的班级“生评教”数据;将同一被测对象的所有班级“生评教”数据求均值作为被测对象“生评教”数据;
[0010]④“
生评教”测量标准差计算:计算同一被测对象的所有班级“生评教”数据标准差,即为“生评教”测量标准差,如式(1)所示:
[0011]σ
m
=5.15R
o

/d
2*
ꢀꢀꢀꢀꢀꢀꢀꢀꢀꢀꢀꢀꢀꢀꢀꢀꢀꢀꢀꢀꢀꢀꢀꢀꢀꢀꢀꢀꢀꢀꢀꢀꢀꢀꢀꢀꢀꢀꢀꢀꢀꢀꢀꢀꢀꢀꢀꢀꢀꢀ
(1)
[0012]式中:σ
m
为“生评教”测量系统标准差,表示“生评教”测量精度;R
o

表示所有的同一被测对象的班级“生评教”数据的极差的均值;d
2*
系数可根据极差个数,为被测对象数,和获得单个极差数据个数,为同一被测对象的测评班级数,查d
2*
系数表获得;
[0013]⑤
被测对象标准差计算:当被测对象数少于10时,被测对象标准差σ
p
可通过式(2)计算获得:
[0014]σ
p
=R
p
/d
2*
ꢀꢀꢀꢀꢀꢀꢀꢀꢀꢀꢀꢀꢀꢀꢀꢀꢀꢀꢀꢀꢀꢀꢀꢀꢀꢀꢀꢀꢀꢀꢀꢀꢀꢀꢀꢀꢀꢀꢀꢀꢀꢀꢀꢀꢀꢀꢀꢀꢀꢀꢀꢀꢀꢀꢀ
(2)
[0015]式中:R
p
表示不同被测对象“生评教”数据的极差;d
2*
系数可根据极差个数,为1,和获得单个极差数据个数,为被测对象数,查d
2*
系数表获得;
[0016]当被测对象数大于等于10时,被测对象标准差σ
p
通过贝塞尔公式计算获得;
[0017]⑥
数据分级数计算:数据分级数n
dc
的计算如式(3)所示:
[0018]n
dc
=1.41σ
p

m
ꢀꢀꢀꢀꢀꢀꢀꢀꢀꢀꢀꢀꢀꢀꢀꢀꢀꢀꢀꢀꢀꢀꢀꢀꢀꢀꢀꢀꢀꢀꢀꢀꢀꢀꢀꢀꢀꢀꢀꢀꢀꢀꢀꢀꢀ
(3)
[0019]将数据分级数n
dc
作为“生评教”数据效度评价指标;
[0020]⑦“
生评教”数据效度定量评价:利用如下“生评教”数据效度评价准则实现“生评教”数据效度的评价:
[0021]数据分级数n
dc
≥5:“生评教”数据效度合格;
[0022]n
dc
<5:“生评教”数据效度不合格。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无需为了收集效度分析所需的同一班级对同一被测对象的重复测评“生评教”数据而另外专门组织“生评教”测评,可直接使用教务处已有的“生评教”数据进行效度的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低质量的“生评教”数据,保障“生评教”数据质量,从而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自我诊断和改进,同时也便于高校实现准确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生评教”系统组成示意图。
[0025]图2是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系统构成图。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评教”数据效度快速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①“
生评教”数据收集:从教务处收集使用同一“生评教”测评问卷的近m(m≥1)个学年的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含多个班级的“生评教”数据;
②“
生评教”数据清洗:剔除所收集的“生评教”数据中,同一班级参与测评学生数少于20位的课程“生评教”数据;将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视为一个被测对象,进一步剔除同一被测对象的参与测评班级数少于2的“生评教”数据;“生评教”数据收集步骤中的学年数m应足够大,以确保经“生评教”数据清洗后,保留的“生评教”数据中所包含的被测对象数大于1;

被测对象“生评教”数据计算:将各被测对象的各班级所有参与测评学生的“生评教”数据求均值作为该被测对象的班级“生评教”数据;将同一被测对象的所有班级“生评教”数据求均值作为被测对象“生评教”数据;
④“
生评教”测量标准差计算:计算同一被测对象的所有班级“生评教”数据标准差,即为“生评教”测量标准差,如式(1)所示:σ
m
=5.15R
o

/d
2*
ꢀꢀꢀꢀꢀꢀꢀꢀꢀꢀꢀꢀꢀꢀꢀꢀꢀꢀꢀꢀꢀꢀꢀꢀꢀꢀꢀꢀꢀꢀꢀꢀꢀꢀꢀꢀꢀꢀꢀꢀꢀꢀꢀꢀꢀꢀꢀꢀꢀꢀ
(1)式中:σ
m
为“生评教”测量系统标准差,表示“生评教”测量精度;R
o

表示所有的同一被测对象的班级“生评教”数据的极差的均值;d
2*
系数可根据极差个数,为被测对象数,和获得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