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17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运动室,连接块的内侧且在第一丝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块,连接块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运动室,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连接有推动杆,第二运动室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该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通过第一丝杆在Y形开槽内向上运动,然后带动连接块向上运动,连接块带动第一圆柱块在Y形开槽内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运动室平行展开,这一结构达到了可以与货车固定装配和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的效果。装配和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的效果。装配和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而减少了人力的过分消耗。而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自动化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将货物从货车上搬运下来,一般的搬运方式通过人力进行搬运,现如今的搬运方式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模式。
[000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货车自动化卸货设备只能是单独存在,在需要卸货时将设备拉运动到与车厢相对应的位置,货车如果装载卸货设备,使得放货空间减少,或者可以将卸货设备收起到车厢的两侧,但是卸货设备在展开后,由于下侧没有撑脚相支撑,不能承载过重的货物,而且需要人工拼接卸货设备。以上情形会导致不能与货车固定装配,放货空间减少、不能承载过重的货物和需要人工拼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具备可以与货车固定装配、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具有便捷式撑脚可以承载过重的货物和不需要人工拼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卸货设备不能与货车固定装配,放货空间减少、不能承载过重的货物和需要人工拼接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与货车固定装配、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具有便捷式撑脚可以承载过重的货物和不需要人工拼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室,第一运动室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载板,第一载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杆,第一运动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杆,第二运动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侧且在第二运动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且在第一丝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块,连接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第二运动室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二连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第五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杆,第六连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转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撑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运动室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第一圆柱块相对应的Y形开槽,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Y形开槽,使得第一丝杆、第一圆柱块可以在Y形开槽内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达到带动第二运动室进行展开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动块与推动杆固定连接,且第二运动室上设置有与滑动块相对应的异形轨道,通过连接板通过滑动块与推动杆固定连接,且第二运动室上设置有与滑动块相对应的异形轨道,使得滑动块可以在异形轨道进行滑动,从而达到带动连接板进行伸出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通过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使得货物在连接板下落时,不会脱离连接板,从而达到保护货物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斜槽,通过设置传送带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对应的斜槽,使得货物经过传送带通过斜槽下落到连接板上,从而达到了货物运输的连贯性。
[0012]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一连接杆、固定筒、转动杆和撑脚均关于第二运动室阵列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整洁,从而达到后期便于维修与保养的目的。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运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然后第一运动杆带动第二运动杆进行转动,使得带动第一丝杆在Y形开槽内向上运动,然后带动连接块向上运动,连接块带动第一圆柱块在Y形开槽内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运动室平行展开,这一结构达到了可以与货车固定装配和可收起式放货空间不会减少的效果。
[0016]2、该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组成的三角架进行围绕第一固定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四连杆进行转动,然后带动固定筒与第一连接杆围绕第二固定轴向下转动90度,与此同时三角架带动第五连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五连杆带动第六连杆拉动转动杆转动90度,使得撑脚转动90度,然后撑脚与车厢相接触,从而为第二运动室进行支撑,这一结构达到了具有便捷式撑脚可以承载过重的货物的效果。
[0017]3、该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通过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推动杆在异形轨道进行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板根据异形轨道的轨迹进行运动,使得连接板运动到与地面相接触,然后呈倾斜角度位置,从而装置即可进行卸货工作,这一结构达到了不需要人工拼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运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运动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运动杆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运动室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运动室正面运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运动室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运动室背面运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撑脚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撑脚运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车厢主体;2、第一运动室;201、第一载板;202、第一电机;203、第一转轴;204、第一运动杆;205、第二运动杆;206、第一丝杆;207、连接块;208、第一圆柱块;3、第二运动室;301、传送带;302、连接板;303、推动杆;304、异形轨道;4、电动伸缩杆;5、第一连杆,501、第一固定轴;502、第二固定轴;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第五连杆;10、第六连杆;11、第一连接杆;12、固定筒;13、转动杆;14、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10,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包括车厢主体1,车厢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物流货车卸货装置,包括车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室(2),第一运动室(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载板(201),第一载板(20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3),第一转轴(20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杆(204),第一运动杆(20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杆(205),第二运动杆(2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6),第一丝杆(206)的外侧且在第二运动杆(20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207),连接块(207)的内侧且在第一丝杆(206)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块(208),连接块(20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3),第二运动室(3)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301),传送带(301)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02),连接板(3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03),第二运动室(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501),第二连杆(6)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8),第三连杆(7)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