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10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元件中,在各像素设置有至少两个在诸如电场等外场施加时或未施加时其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方向彼此不同的区域。各区域通过施加电场产生的光学各向异性方向与偏光板吸收轴方向间的夹角,优选分别在45度±10度的范围内,而且各区域通过施加电场产生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方向间的夹角可以在90度±20度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速响应特性和宽广视野显示性能的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在各种显示元件中具有薄型、轻型且消耗电力小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电视机和摄象机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诸如监视器、文字自动处理器和个人计算机等的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中。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模式目前已知的包括在先技术中使用向列液晶的TN(扭转向列)方式,使用铁电型液晶(FLC)或反铁电型液晶(AFLC)的显示模式,以及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等。例如,在先技术中已经实用化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其中诸如使用向列液晶的TN(扭转向列)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然而这种按TN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存在有响应比较慢,视野角度窄小等缺点,这些缺点对于其超过CRT(阴极射线管)造成很大的妨碍。另外,对于采用FLC或AFLC的显示模式的情况,虽然具有响应速度快且视野角度大的优点,然而在耐冲击性能、温度特性等方面却存在有比较大的缺点,难以广泛地实现实用化。另外,利用光散射性能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模式,不需要使用偏光板,能够实现高辉度显示,然而基本上难以使用相位板实现视角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元件(70),具有至少一个为透明的一对基板(1,2)、和夹持在该一对基板之间、通过施加电场使光学各向异性程度发生变化的介质(A),其特征在于,在各像素(61)中存在至少两个在施加电场时或不施加电场时所述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方 向不同的区域(D↓[M],D↓[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地弘一芝原靖司井上威一郎石原将市小出贵子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