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94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微波加热炉、送料车、微波电源装置、循环冷却装置、控制装置和发电装置;车体上设置有导轨和驱动装置;微波加热炉设置在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加热腔位于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送料车滑接配合在导轨上,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进出端门以加热物料或装卸料;微波电源装置用于驱动微波加热炉进行微波加热;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实现微波加热炉和微波电源装置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功能控制;发电装置用于向整车的电气设备的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加热均匀、效率高,将旧沥青回收利用,环保且低成本,作业时间短、作业范围广等优点。围广等优点。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养护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道路快速发展,但建设期间常有时间短、任务重、工序简化等问题存在,导致运营后龟裂、车辙、坑槽、翻浆等问题时有发生,高速公路尤为明显,因而需要经常进行道路养护。道路养护是对道路的保养和维护,维护道路及道路上的构筑物和设施,尽可能保持道路使用性能,及时恢复破损部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推迟重建时间。
[0003]现阶段沥青道路的养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热料获取难:路段长,远离城市,热料获取难度大;2、修补不及时:如修补不及时,则将会发生危险;3、施工时长:路况复杂,车流量大,车速快,须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4、工程量小:施工点分散,工程量小,不利于规模化施工。
[0004]因此对施工设备的要求是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赶到施工现场,设备必须具备快速热料功能,实现路面坑槽填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可将旧沥青回收利用,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的路面养护。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微波加热炉、送料车、微波电源装置、循环冷却装置、控制装置和发电装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微波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所述送料车滑接配合在所述导轨上,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进出所述端门以加热物料或装卸料;所述微波电源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微波加热炉进行微波加热;所述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微波加热炉和微波电源装置的液冷散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功能控制;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向整车的电气设备的供电。
[0008]所述送料车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料框、至少一根螺杆和液压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框下方的的行走车轮;所述料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螺杆装配的凹槽;所述螺杆的两端枢接配合在所述凹槽的端部;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进行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所述凹槽对应所述螺杆卸料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料框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
[0009]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螺旋尾座上,所述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两端。
[0010]所述料框包括车斗、下密封方法兰和挡料板框,所述下密封方法兰上下分别连接
所述挡料板框和车斗,所述挡料板框连接一圈围成所述料框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加热时所述挡料板框贴合在所述加热腔的侧壁;所述挡料板框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0011]所述微波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端门、固定支座、第一电动推杆、冷却液进管、冷却液出管和若干加热组件;所述炉体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出口;所述端门枢接配合在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上边缘;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侧壁,其输出端与所述端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端门的电动开闭;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炉体的表面,并连通至所述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表面的若干波导,以及安装在所述波导上的磁控管,所述磁控管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所述出液口连通至所述冷却液出管。
[0012]所述炉体的下端边缘均安装有微波密封边幅,所述微波密封边幅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磁铁,用于将所述微波密封边幅吸附贴合在所述送料车上。
[0013]所述磁控管排布在所述炉体的各表面,且分成若干组,同组的磁控管采取串联连通的方式后,位于首尾两端的磁控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
[0014]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还包括屏蔽外罩,所述屏蔽外罩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罩住所述微波加热炉,其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端门相对设置、电动开闭的活动门。
[0015]所述屏蔽外罩包括主体框架、具有若干通孔的屏蔽面、滑轨、所述活动门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屏蔽面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进出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分别与两条所述滑轨滑接配合以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配合在所述主体框架和活动门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进行升降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进出口。
[0016]所述微波电源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微波驱动电源;所述壳体包括密闭的容置腔、环绕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四周的过液腔,所述容置腔注入绝缘导热介质,所述过液腔开设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用于连接所述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微波驱动电源浸入所述绝缘导热介质中;所述微波驱动电源为工业微波变频电源;所述绝缘导热介质为油;所述壳体包括箱体、箱盖和紧固件,所述容置腔和过液腔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盖通过所述紧固件密封盖合在所述容置腔的开口。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①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送料车进行自动化物料输送,可将旧沥青回收利用,就地加热施工没有废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修补成本;
[0019]②
由微波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均匀、效率高,且加热过程由微波加热炉和送料车进行双重微波屏蔽,防止微波泄漏,提高微波养护车的安全性能;
[0020]③
导轨以及电动的端门方便送料车进出微波加热炉,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不过多占用微波养护车内部的高度空间,更方便空间结构设计;
[0021]④
采用循环冷却装置对微波加热炉和微波电源装置进行液冷散热,冷却效果高、可靠性高;
[0022]⑤
采用车体与微波加热结合的模式,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并且就地加热,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0024]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二(隐藏车厢、送料车和控制装置);
[0025]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三(隐藏车厢、屏蔽外罩和控制装置);
[0026]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微波加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车体简略为板状结构);
[0027]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微波加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送料车的俯视角立体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送料车的仰视角立体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微波加热炉的立体图及部分结构放大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屏蔽外罩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微波加热炉、送料车、微波电源装置、循环冷却装置、控制装置和发电装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微波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上方,其具有开口向下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导轨方向上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开闭的端门;所述送料车滑接配合在所述导轨上,并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进出所述端门以加热物料或装卸料;所述微波电源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微波加热炉进行微波加热;所述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微波加热炉和微波电源装置的液冷散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功能控制;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向整车的电气设备的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车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料框、至少一根螺杆和液压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框下方的行走车轮;所述料框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螺杆装配的凹槽;所述螺杆的两端枢接配合在所述凹槽的端部;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进行正转或反转,以实现物料的搅拌或卸料,所述凹槽对应所述螺杆卸料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料框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螺旋尾座上,所述螺旋头座和螺旋尾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包括车斗、下密封方法兰和挡料板框,所述下密封方法兰上下分别连接所述挡料板框和车斗,所述挡料板框连接一圈围成所述料框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加热时所述挡料板框贴合在所述加热腔的侧壁;所述挡料板框由聚四氟乙烯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微波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端门、固定支座、第一电动推杆、冷却液进管、冷却液出管和若干加热组件;所述炉体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出口;所述端门枢接配合在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上边缘;所述炉体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安装在所述炉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兰李云孝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翰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