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8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安装有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密封设置,其中所述搅拌单元位于底盘的后端;所述储料单元的出料口与输送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送单元的出料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储液单元的出液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够避免维修现场扬尘污染而且能够提高路面维修效率。路面维修效率。路面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属于车辆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路面使用年限的增长,公路维护量也逐年增加,如维护不及时就会导致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严重时会产生交通事故和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高速公路的维护施工作业通常在不封闭整幅路面交通的条件下进行,交通车流和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均易给高速公路维修施工作业带来高风险性,由于施工作业必须占用部分车道路面,容易形成道路交通瓶颈,造成交通不畅和堵塞,稍有疏忽都极易引发道路安全事故。
[0003]为了提高公路维修的效率,因此常用的维修材料多为特种材料,主要有高铝水泥系列、水玻璃系列和磷酸盐水泥系列等,其优点是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正是因为常用的维修材料为快速凝固材料(如高速公路通常要求在两小时内即需通车使用),这就导致现有的混凝土泵车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维修材料搅拌均匀后出厂运输至施工地点往往花费较长的时间,如通过混凝土泵车运输维修材料,可能还来不及进行施工维修,材料就已经凝固,这给施工作业带来了困难。
[0004]因此,目前公路维修时,常用的方法多为现场人工搅拌维修材料,即在维修现场,由施工工人将维修材料搅拌均匀后使用。但是现场人工搅拌维修材料时,现场施工的作业区扬尘过大,会影响同边环境,而且搅拌维修材料时时,施工区域周边过往车辆也容易对施工人员造成危险。另外,据申请人了解,对于高速铁路的野外作业抢修、城际铁路、城市单轨列车等的速修、海绵城市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市政道路桥梁、地方普通公路道路桥梁的速修、建筑工程加固领域的速修、水工建筑物堤坝的速修等施工现场,也存在类似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够避免维修现场扬尘污染而且能够提高路面维修效率的应急交通养护作业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安装有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密封设置,其中所述搅拌单元位于底盘的后端;所述储料单元的出料口与输送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送单元的出料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储液单元的出液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液口连接。
[0007]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前”、“后”对一些技术特征进行了限定,其中“前”是指朝向车头(驾驶仓)的方向,而“后”是指朝向车尾的方向。另外,纵向是指沿车身长度的方向,即前后方向。
[0008]在应急交通养护领域,因为常用的维修材料为快速凝固材料,通常在一、两个小时
内即可凝固,本技术采用密封设置的专项作业车,在现场制备维修材料,相比现有技术中在路边人工搅拌制得维修材料相比,避免了扬尘污染,提高了作业效率。本技术不但适用于高速公路与跨江海大桥的速修,而且对于高速铁路的野外作业抢修、城际铁路、城市单轨列车等的速修、市政道路桥梁、海绵城市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地方普通公路道路桥梁的速修、建筑工程加固领域的速修、水工建筑物堤坝的速修也都适用,甚至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风电领域风电塔柱的速修。
[0009]为了满足运输安全性的要求,本技术中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不能超出作业车的底盘位置;同时,现有的专项作业车的高度均具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其底盘高度和整体高度均要符合相关规定,比如整车限高是4.5米等。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受制于底盘的位置和和高度,所述搅拌单元的出料口位置较低,只能采用小推车接料,将维修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无法应用拖泵等高效运输工具,其原因至少有两个:1)拖泵也具有相应的标准,其进料口的高度超过作业车底盘的标准高度,因此无法进入到底盘下方来接料;2)市面上搅拌单元出料口的直径往往超过50cm,因此无法直接使用导管转接料,需要通过漏斗状的转接装置来连接导管,这样就相当于进一步降低了搅拌单元出料口的高度,远低于拖泵进料口的高度。
[0010]针对以上问题,申请人对上述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盘的车架上设有安装架以及至少两根纵向设置的轨道,所述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与轨道相匹配的行走轮,所述底盘车架上设有用于固定行走轮的限位装置;所述车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架沿轨道往复移动的液压驱动单元,从而使所述搅拌单元的出料口具有位于底盘正上方的第一位置和位于底盘后侧的第二位置。在放料时,可驱动安装架将搅拌单元的出料口移动至底盘后侧,这样搅拌单元的出料口就会超过拖泵的高度,从而可以直接使用拖泵接料。拖泵不但具有更大的容量,而且拖泵还具有搅拌功能,可能防止维修材料凝固,相比较使用小推车而言,就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另外,将搅拌单元的出料口移动至底盘后侧,还具有另外一个有益效果,即在清洗搅拌单元时,搅拌单元内排出的污水不会污染和腐蚀底盘,相当于提高了整车的寿命。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轨道上设有与设有正好可使所述行走轮陷入的向下弯曲段,所述向下弯曲段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行走轮一一对应,当所述行走轮陷入相对应的向下弯曲段时,所述液压驱动单元、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位于底盘正上方。这样在运输过程中,所述行走轮陷入相对应的向下弯曲段,一是安装架相对比较稳定,二是防止刹车时前冲对驾驶员造成危险。液压驱动单元在安装架移动时,可通过水平设置的液压缸驱动安装架水平移动,通过倾斜设置的液压缸驱动安装架的行走轮从向下弯曲段中进出,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12]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单元工作时的稳定性,所述底盘设有由液压驱动单元驱动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现有技术,可参考泵车的支撑腿设置。但是,传统的专用作业车因为自身没有液压驱动单元,所以通常不设支撑腿,本技术通过增加液压驱动单元驱动安装架移动,该液压驱动单元正好用来驱动支撑腿。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轨道与行走轮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底盘1,发电机2,储液单元3,控制单元4,储料单元5,搅拌单元6,液体计量器7,物料计量器8,人工加料口9,液压支腿10,输送单元11,行走轮12,轨道13,轮轴14,向下弯曲段15,纵向大梁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本实施例的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如图2所示),所述底盘1的车架上安装有储液单元3、储料单元5、输送单元11和搅拌单元6,储液单元3、储料单元5、输送单元11和搅拌单元6均密封设置,其中所述搅拌单元6位于底盘1的后端。
[0020]所述储料单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安装有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密封设置,其中所述搅拌单元位于底盘的后端;所述储料单元的出料口与输送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送单元的出料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储液单元的出液口与搅拌单元的进液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车架上设有安装架以及至少两根纵向设置的轨道,所述储液单元、储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搅拌单元均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与轨道相匹配的行走轮,所述底盘车架上设有用于固定行走轮的限位装置;所述车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架沿轨道往复移动的液压驱动单元,从而使所述搅拌单元的出料口具有位于底盘正上方的第一位置和位于底盘后侧的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设有与设有正好可使所述行走轮陷入的向下弯曲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南车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