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70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温窑炉窑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具有作为保温层的轻质浇注料层;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具有上下扣合为一体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和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环围隔热层设置有边砖;边砖为切除四角的结构;边砖为上下错缝砌筑的多层;最底部边砖的底面为与保温层配合的平面;最顶部边砖的上部设置有由1~2层重质耐火砖构成的重质绝热层;最底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与最顶层边砖扣合连接为一体;隔热层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角砖;所角砖为上下设置的多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窑车平台耐火衬形变问题,提高窑车了平台稳定性。提高窑车了平台稳定性。提高窑车了平台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窑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温窑车平台上的耐火衬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对窑车上承载的烧制品起到支撑作用,确保码垛制品的稳定性;另一个是具有保护窑车钢结构防止窑车轮轴高温损坏的作用;在窑车行进过程中为保证平台上码垛的烧制品的稳定性,要求窑车平台上起支撑作用的耐火衬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在窑车循环往复地经受高低温运行变化过程中同时要求具有抵抗高温形变的能力,延长窑车的使用寿命。
[0003]影响窑车平台耐火衬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耐火衬的形变,耐火衬一般由多层不同种类的耐火材料组成;为保证窑车上码垛制品的稳定,需要在窑车台面砖和制品之间铺上一层窑砂进行找平。在窑车循环使用过程中,窑砂会落在窑车衬砖的砖缝中,随着窑车的循环次数增加,砖缝中的窑砂不断的累积并产生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窑车耐火衬产生膨胀变形,造成窑车整体平台的变形,直接影响平台上面制品的稳定性,最终影响制品的烧成。
[0004]窑车平台上的多层耐火衬之间存在高温气流贯穿通道,高温气流沿着贯穿通道直达窑车底部钢结构,造成钢结构被高温损坏;窑车耐火衬的蓄热问题也是导致窑车平台耐火衬高温形变的另一个原因。
[0005]降低耐火衬形变保证窑车平台的稳定性是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问题。窑车平台多层耐火衬的结构设计是解决窑车平台耐火衬形变的关键因素。
[0006]延缓窑车耐火衬形变,减少维修工作量和减少耐火衬蓄热量能显著的降低隧道窑的运行成本,是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窑车耐火材料炉衬结构设计和材质的合理选择是解决窑车平台耐火衬形变、减少维修工作量和减少耐火衬蓄热量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使其能解决窑车平台耐火衬形变问题,提高窑车平台稳定性。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具有作为保温层的轻质浇注料层;所述的保温层位于窑车平台耐火衬的底部;所述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具有上下扣合为一体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和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环围所述的隔热层设置有边砖;环围所述隔热层设置的所述边砖为切除四角的结构;所述的边砖为上下错缝砌筑的多层;多层所述的边砖子母扣合为一体;最底部所述边砖的底面为与所述的保温层配合的平面;最顶部所述边砖的上部设置有由1~2层重质耐火砖构成的重质绝热层;最底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与最顶层边砖扣合连接为一体;相邻两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
凸凹扣合为一体;所述隔热层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角砖;所述的角砖为上下设置的多层;所述的隔热层、保温层、重质绝热层中的耐火衬砖之间、上下层耐火衬砖之间、耐火衬与窑车钢结构之间通过锁止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改善窑砂掉落造成的损坏,阻断高温气流通道,解决了窑车平台耐火衬形变问题,提高窑车平台稳定性。
[0010]所述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为一矩形中空无底结构,所述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的顶部为与耐热层结合的平面,与耐热层砌筑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位于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下部,其顶面有一向上突起的平台Ⅰ,平台Ⅰ可嵌入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内部,形成子母扣咬合结构;每一块预制件中空部位均填充轻质隔热保温材料。
[0011]所述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与相邻的轻质高强预制件之间设置有10mm左右的膨胀缝,膨胀缝内充填有保温材料。
[0012]所述隔热层的第一层边砖位于保温层上部,为一长方体结构,其顶面上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Ⅰ,所述的斜平台Ⅰ位于边砖的左侧部位,斜面位于边砖的内部。
[0013]所述隔热层的中间层边砖,位于第一层边砖上部,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内凹陷的斜平台Ⅱ,所述的斜平台Ⅱ形状尺寸与第一层边砖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Ⅰ一致;其顶面上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Ⅲ,所述的斜平台Ⅲ位于边砖的左侧部位,斜面位于边砖的内部。
[0014]所述隔热层的顶层边砖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内凹陷的斜平台Ⅳ,所述的斜平台Ⅳ形状尺寸与第二层边砖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Ⅲ一致;其顶面上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上突起的斜平台

,所述的斜平台

位于边砖的右侧部位,斜面位于边砖的内部。
[0015]所述隔热层的中间层边砖底部与第一层边砖顶部砌筑连成一体,上下两层边砖的斜平台相互贴合,形成锁止结构;其顶部与其上层边砖底部砌筑连成一体,上下两层边砖的斜平台相互贴合,形成锁止结构。
[0016]所述隔热层的顶层边砖,其底部与中间层边砖的顶部砌筑连成一体,上下两层边砖的斜平台相互贴合,形成锁止结构;其顶部与重质耐热层砖砌筑连成一体,上下两层砖的斜平台相互贴合,形成锁止结构。
[0017]底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有一向内凹陷的斜平台,所述的斜平台形状尺寸与顶层边砖右侧向上突起的斜平台一致。
[0018]底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与隔热层的顶层边砖顶部砌筑连成一体,上下两层砖的斜平台相互贴合,形成锁止结构。
[0019]所述的重质绝热耐火砖上下两层采用错缝砌筑,上层耐火砖之间的膨胀缝与下层耐火砖之间的膨胀缝不在同一个纵向位置,错开一定距离。
[0020]设置在隔热层每个角的角砖为2~3层;第一层角砖为一长方体,其顶部平面右侧四分之一处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槽体,所述的槽体为四方体形状;第二层角砖为一长方体,其底部平面右侧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下向外突出的平台Ⅱ,所述平台Ⅱ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层角砖向内凹陷的四方体凹槽一致;其顶部平面右侧四分之一处有一向内凹陷的槽体,所述的平台为四方体形状,其顶部左侧有一个斜面;第三层角砖为一长方体,其底部平面右侧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下向外突出的平台Ⅲ,所述平台Ⅲ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层角砖向内凹陷的四方体凹槽一致;第二层角砖底部突出的平台Ⅱ嵌入下部第一层角砖凹陷的四方体凹槽
内,上下两块角砖咬合砌筑成为一体;第三层角砖底部突出的平台Ⅲ嵌入下部第二层角砖凹陷的四方体凹槽内,上下两块角砖咬合砌筑成为一体。
[002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22]1、隔热层预制件外部一圈的边砖和角砖上下层之间以及耐热层的耐火砖与隔热层的边砖上下之间采用错缝砌筑方式和上下层之间的锁止结构,将窑车平台的耐火衬砌筑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底部的第一层外围衬砖镶嵌在窑车钢结构上面的角钢框内,通过窑车钢结构上面的角钢框和每一层外围衬砖之间的锁止结构,大大提高了窑车耐火材料炉衬抵抗膨胀变形的能力。
[0023]2、耐热层上下两层采用错缝砌筑,没有形成上下贯通通道,阻止了窑砂的下落;同时与耐热层砌筑在一起的下部大块预制件的缝隙较少,进一步阻止了窑砂的下落,并且缝隙中填充纤维毯等可伸缩保温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其特征在于: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具有作为保温层的轻质浇注料层;所述的保温层位于窑车平台耐火衬的底部;所述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具有上下扣合为一体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和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环围所述的隔热层设置有边砖;环围所述隔热层设置的所述边砖为切除四角的结构;所述的边砖为上下错缝砌筑的多层;多层所述的边砖子母扣合为一体;最底部所述边砖的底面为与所述的保温层配合的平面;最顶部所述边砖的上部设置有由1~2层重质耐火砖构成的重质绝热层;最底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与最顶层边砖扣合连接为一体;相邻两层所述的重质耐火砖凸凹扣合为一体;所述隔热层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角砖;所述的角砖为上下设置的多层;所述的隔热层、保温层、重质绝热层中的耐火衬砖之间、上下层耐火衬砖之间、耐火衬与窑车钢结构之间通过锁止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为一矩形中空无底结构,所述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的顶部为与耐热层结合的平面,与耐热层砌筑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位于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下部,其顶面有一向上突起的平台Ⅰ,平台Ⅰ可嵌入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内部,形成子母扣咬合结构;每一块预制件中空部位均填充轻质隔热保温材料;所述的第一轻质高强预制件、第二轻质高强预制件与相邻的轻质高强预制件之间设置有10mm左右的膨胀缝,膨胀缝内充填有保温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第一层边砖位于保温层上部,为一长方体结构,其顶面上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Ⅰ,所述的斜平台Ⅰ位于边砖的左侧部位,斜面位于边砖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中间层边砖,位于第一层边砖上部,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内凹陷的斜平台Ⅱ,所述的斜平台Ⅱ形状尺寸与第一层边砖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Ⅰ一致;其顶面上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上突起的斜平台Ⅲ,所述的斜平台Ⅲ位于边砖的左侧部位,斜面位于边砖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顶层边砖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向内凹陷的斜平台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军吕诗宏陈旗王波张恩亮吴云鹏周军杨添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