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及其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38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及其调节方法,适用于定风量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方式为侧送风。末端内置两个调节阀,均采用插板阀,通过电机控制开度。远离风口的调节阀用于平衡管道内流动阻力,保持风量不变。阀门之间有一段管道扩大区域,保证气流到达风口前,形成均匀的流场。利用风口处的调节阀改变开度来调节风速,以此来调节送风距离。微电脑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探测的送风距离需求和送风温差计算两个阀门满足送风距离需求的开度,发送控制信号至阀门的电机,实现送风距离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定风量空调系统进行变距离送风,精准控制人员所在区的温湿度,在满足热舒适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目的。满足热舒适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目的。满足热舒适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及其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末端风口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及其调节方法,适用于定风量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调送风末端是集中空调系统中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房间以调节室内温湿度的装置。在集中空调系统中,定风量空调系统是最常见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系统。定风量集中空调系统中的送风压力和送风流量是不变的。根据伯努利定理,当流动压力和流量不变时,管道阻力也必须保持一定。因此,通常在空调系统安装时通过调适并固定送风末端中单个调节阀的送风阻力,以此使送风末端的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而在后续空调运行过程中该调节阀不再进行调节。当室内空调负荷发生改变时,定风量空调系统通过改变送风温度来满足室内空调负荷的需求。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是不变的,其通过改变送风量来满足室内空调负荷的需求。变风量空调系统一般采用节流型末端装置或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节流型末端装置通常采用内置一个电动蝶阀的形式,通过调节蝶阀的开度来改变阻力,以此改变末端的送风量,但当一个末端阻力改变时,会引起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适用于集中空调定风量系统,送风末端包括变距离送风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所述变距离送风模块包括阻力平衡调节阀(1)、风速控制调节阀(2)、气流缓冲区(3)和风管(4);所述阻力平衡调节阀(1)安装在风管(4)的进风口处,所述风速控制调节阀(2)安装在风管(4)的出风口处;阻力平衡调节阀(1)与风速控制调节阀(2)之间为气流缓冲区(3),所述气流缓冲区(3)为一段管道扩大区域,保证气流到达出风口前,形成均匀的流场;风速控制调节阀(2)调节风速时,阻力平衡调节阀(1)应同步调节,以平衡因风速控制调节阀(2)调节引起的阻力变化,以保证风管(4)总阻力和风量不变;空调送风距离与风速及送风温差

t呈正相关,所述送风温差为送风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定的送风温差,并通过风速控制调节阀(2)调节风速,实现送风距离的调节;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7)、阻力平衡调节阀控制电机(5)、风速控制调节阀控制电机(6)、微电脑控制器(8)、出风口处温度传感器(9)和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10);通过出风口处温度传感器(9)和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10)探测出风口送风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记为送风温差

t,红外传感器(7)探测人员位置,获得送风距离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微电脑控制器(8);微电脑控制器(8)根据送风距离、送风温差

t以及阻力平衡调节阀(1)和风速控制调节阀(2)开度的对应关系,计算满足送风距离需求的两个阀门开度,发送开度控制信号至阻力平衡调节阀控制电机(5)和风速控制调节阀控制电机(6),调节阻力平衡调节阀(1)和风速控制调节阀(2)的开度,实现不同送风距离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出风阻力的变距离空调送风末端,其特征在于,阻力平衡调节阀(1)和风速控制调节阀(2)两者之间的调节关系如下:S
u
(u)+S
v
(v)=
ꢀ-ꢀ
S0其中,S
u
表示阻力平衡调节阀(1)的阻抗, u为阻力平衡调节阀(1)的开度;S
v
表示风速控制调节阀(2)的阻抗,v为风速控制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琴饶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