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35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振膜,其自起始端弯折延伸至末端,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折环部;辅助振膜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起始端和/或末端,折环部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向内凹陷,折环部连接第一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为第一曲线,折环部连接第二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为第二曲线,第一曲线在连接至第一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折环部和第一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第二曲线在连接至第二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折环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辅助振膜的发声器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0003]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及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连接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盆架的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副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副磁钢间隔设置并共同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件以及贴设于所述弹性件的辅助振膜。所述辅助振膜包括横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且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音圈。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所述发声器件中的所述辅助振膜包括折环部和由所述折环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辅助振膜具有相对两个端面,每一所述端面分别与折环部与连接部的连接边线垂直,该结构使得折环部靠近端口并同时靠近连接部的区域应力水平高,在发声器件大振幅的情况下,该区域的辅助振膜容易出现破膜的情况,从而使得辅助振膜产生失效的风险,从而使得发声器件失效且可靠性降低。
[000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振膜,其自起始端弯折延伸至末端,所述辅助振膜包括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折环部,所述辅助振膜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所述起始端和/或所述末端,所述折环部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内凹陷,所述折环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该曲线为第一曲线,所述折环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该曲线为第二曲线,所述第一曲线在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曲线在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振膜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所述起始端和/或所述末端,
所述折环部呈一段圆弧、连续延伸的多段圆弧、连接延伸的多段折线以及样条曲线中的任意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折环部为单层材料或者多层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振膜由由热塑性塑料类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醚酰亚胺)、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AR(聚芳酯)),热塑性聚氨酯类材料,热塑性弹性体类材料,橡胶类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固定于所述振膜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振膜,所述辅助振膜弹性支撑所述音圈,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
[0012]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连接的弹性件,所述辅助振膜贴合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连接于所述音圈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的两个弹臂;所述第二固定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部贴合于所述第二固定臂,所述折环部与两个所述弹臂正对且相互间隔。
[0013]优选的,所述折环部向远离所述振膜的方向凹陷成型。
[0014]优选的,所述音圈呈矩形,所述辅助振膜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短轴相对两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振膜及运用该辅助振膜的发声器件中,将所述辅助振膜的所述折环部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内凹陷设置,使得所述折环部和与其同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在所述辅助振膜的同一端面中设置,所述第一曲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端面位置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曲线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端面位置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该结构有效降低所述辅助振膜的折环部靠近所述夹角的区域应力水平,并在发声器件大振幅的情况下,降低辅助振膜在该区域的出现破膜的情况,从而减少辅助振膜产生失效的风险,从而使得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振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振膜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沿图2中B部分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的辅助振膜与弹性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振膜100。所述辅助振膜100,自起始端101弯折延伸至末端102,所述辅助振膜100包括第一固定部1、折环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
[0025]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均用于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辅助振膜100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用于改善所述辅助振膜100的摇摆性。
[0026]所述折环部2用于提高所述辅助振膜100的振动力度和幅度。具体的,所述折环部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
[002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振膜100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所述起始端1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振膜,其自起始端弯折延伸至末端,所述辅助振膜包括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折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振膜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所述起始端和/或所述末端,所述折环部相对于位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内凹陷,所述折环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该曲线为第一曲线,所述折环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段呈一曲线状并定义该曲线为第二曲线,所述第一曲线在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曲线在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折环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呈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振膜沿其振动方向的正投影中,在所述起始端和/或所述末端,所述折环部呈一段圆弧、连续延伸的多段圆弧、连接延伸的多段折线以及样条曲线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为单层材料或者多层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振膜由热塑性塑料类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超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