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热裂敏感性的高强韧Mg-Zn-Y-Nd-Ti-Zr铸造镁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02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热裂敏感性的高强韧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热裂敏感性的高强韧Mg-Zn-Y-Nd-Ti-Zr铸造镁合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镁合金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低热裂敏感性的高强韧Mg-Zn-Y-Nd-Ti-Zr铸造镁合金。

技术介绍

[0002]镁合金由于其密度低、比强度高、阻尼性能高,被认为是汽车、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等领域的轻量化重要发展方向。目前,由于商用镁合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非常适合铸造成型,因此在现有镁合金工程结构件中,铸造合金几乎占90%以上。另一方面,相比于变形镁合金,铸造镁合金受铸态缺陷的影响强韧性较低,特别是用于复杂结构件成型时非常易于发生热裂。以往研究发现,合金化方法是改善镁合金强韧性和热裂敏感性的重要途径,可是很多情况下合金化调控性能时往往会会得此失彼,即有时采用合金化提高强度时,往往会导致塑性降低,以及表现出高的热裂敏感性。为此,寻找到一种同时改善镁合金强韧性和热裂敏感性的方法将至为重要。
[0003]目前,有关Mg-Gd-Y-Nd镁合金的公开专利并不多。专利(公开号:CN107964602A)公开了一种改善高强度Mg-Gd-Y-Nd-Zr变形镁合金塑性成型能力的有效方法。该专利技术为在高强度Mg-(5~10)Gd-(3~8)Y-(0.5~2)Nd-(0.3~1.0)Zr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重量百分含量为5~20wt.%Li,使合金中形成具有较强塑性变形能力的β-Li相,并控制形成β-Li相的体积分数(20~90%),制备出具有高强度和较好塑性的含Li的Mg-Gd-Y-Nd-Zr合金,在铸态条件下的抗拉强度为σ<br/>b
=120~250MPa,屈服强度为σ
0.2
=80~150MPa,延伸率为δ=10~30%,密度为1.50~1.89g/cm3,且板材在室温下经40%轧制量的变形后不会出现边裂现象。专利(公开号:CN111118364A)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Gd-Y-Nd-Zr-L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3.7-4.3wt.%Y,2.0-2.5wt.%Nd,0.4-1.9wt.%Gd,0.4-0.6wt.%Zr,0.5-1.5wt.%Li,余量镁及杂质。具体方法为:

按比例取镁、Mg-Y、Mg-Nd、Mg-Gd、Mg-Zr和Li,将除Li外的原料烘干;

镁熔化成液;

除Li外的原料加入镁液加热;

熔化后降温,加Li搅拌得熔体;

熔体加热,浇铸镁合金;

镁合金固溶、水淬;

固溶后时效处理,得Mg-Y-Nd-Gd-Zr-Li合金。通过添加Li,促进时效过程中强化相的析出,缩短时效处理时间,实现快速时效强化。专利(公开号:CN104328319A)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可降解Mg-Gd-Nd-Zn-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2~7wt.%Gd、0~2wt.%Nd、0.1~1wt.%Zn、0.1~0.5wt.%Zr,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在保护气氛条件下依次熔炼Mg、Zn、Mg-Gd中间合金、Mg-Nd中间合金和Mg-Zr中间合金,熔炼完成加入精炼溶剂精炼,最后浇铸成型得到生物医用可降解Mg-Gd-Nd-Zn-Zr合金。所得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强度,可用于血管支架医学材料的制备。
[0004]有关Mg-Zn-RE-Al系镁合金的研究公开的专利不多。专利(公开号:CN106967913A)公开了一种Mg-Zn-Al-RE-Ca耐热镁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1~4.0wt.%RE、2~8wt.%Zn、2~8wt.%Al、0.1~4.0wt.%Ca,、杂质元素含量少于0.2%,其余为镁。该
30Zr(wt%)为原料。
[0012]将熔炼炉温度控制在720-750℃,按名义成分和考虑烧损后进行配料,在99.8%N2和0.2%SF6混合气体保护下熔炼。
[0013]吹入氩气进行搅拌、除渣,静置40-50分钟后,浇铸至带有温度测试装置且上下盖有石棉盖板的坩埚中,测试其心部和边缘部分的冷却曲线。
[0014]基于凝固过程中热分析试验测试得到的冷却曲线及其导数曲线,应用牛顿基线法计算出Clyne-Davies模型涉及的几个特征固相分数,即凝固分数分别为0.4,0.9和0.99时所对应的时间,并标记为t
0.4
,t
0.9
和t
0.99

[0015]采用Clyne-Davies算式,即热裂敏感性指数为:(t
0.99-t
0.9
)/(t
0.9-t
0.4
),比较添加Ti和Zr前后的合金的CSC值。
[0016]采用带有温度和力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的“T”型模具,将镁合金熔体浇入模具中,凝固后开模,通过考察“T”型试样裂纹体积对计算结果进行实际验证。
[0017]采用天平称量带有热裂纹“T”型试样的重量(M1);将“T”型试样浸入到工业石蜡(密度为ρ
wax
)中,再将其置于密闭的系统中,抽真空以使裂纹中的气泡充分溢出,将“T”型试样取出并清理表面,用天平称取其重量(M2),据此计算裂纹体积(V
cr
)=(M
2-M1)/ρ
wax
。依据V
cr
评定合金的热裂倾向对CSC值进行验证。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对Mg-Zn-Y-Nd合金进一步加Ti和Zr复合细化晶粒的方法,简单易行,且所加合金元素价格便宜,即可降低合金热裂敏感性40%以上。
[0020](2)在本专利技术加入的Ti,先于α-Mg在熔体中析出,由于其α-Mg同为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因而二者具有很好的晶格界面匹配关系,进而可作为非均匀形核的核心,促进α-Mg晶粒的细化。由众所周知的霍尔佩奇关系,晶粒细化可导致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改善。
[0021](3)本专利技术加入的Ti和Zr作为非均匀形核的核心,由于非均匀形核的晶核体积小,形核功小,形核所需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就小,形核容易,增加了α-Mg晶体的形核率,降低了晶间低熔点共晶组织的含量。减小了因冷却不均匀收缩而产生的拉伸变形,减弱了熔体凝固过程中受到的应力,进而降低了热裂纹产生的倾向。同时由于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的过冷区内等轴晶重新形核的几率增加,推迟了晶粒接触的时间,即推迟了枝晶封锁补缩通道的临界时间,增加了残余液相晶界补缩的阶段,使局部微观区域内产生的微裂纹得以因及时补缩而愈合,进一步降低了合金热裂纹敏感性。
[0022](4)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Ti和Zr细化晶粒的方法,可避免因单一元素加入过多导致的细化结果降低,为解决高稀土含量Mg-Zn-Y-Nd合金晶粒细化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借鉴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热裂敏感性的高强韧Mg-Zn-Y-Nd-Ti-Zr铸造镁合金,其特征在于,镁合金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4-5wt.%Zn,1.0-1.2wt.%Y,1.8-2.2wt.%Nd,0.3-0.6wt.%Ti,0.5-0.8wt.%Zr,杂质元素Si、Fe、Cu和Ni的总量小于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训明刘旦王志方王建孟祥鋆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