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6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1),涤纶基层(1)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的底面设有第二加固层(3),还包括若干贯穿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加固连杆(4),加固连杆(4)的周面上设有抗静电纤维层,抗静电纤维层上设有分别位于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结点(4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涤纶布,特别是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材料以及纺织工艺的进步,目前布料的种类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备是涤纶布料,由于价格便宜、弹性好、不易变形,是广泛利用的布料之一,对于涤纶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应用在帐篷、窗帘、特殊服装等的面料,要求具备比较高的强度。现有常用的应用在帐篷、窗帘、警服等的涤纶布,还较为单一,其强度比较低,抗撕裂性能较弱,防静电性能也一般。因此,现有的应用在特殊环境下的涤纶布,还存在抗撕裂性能较弱,防静电性能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涤纶基层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的底面设有第二加固层,还包括若干贯穿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和第二加固层的加固连杆,加固连杆的周面上设有抗静电纤维层,抗静电纤维层上设有分别位于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和第二加固层的结点。
[0005]前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中,所述加固连杆的顶部设有突出第一加固层的定位片,相邻定位片之间通过加强纤维连接形成蜂窝状结构,加强纤维的顶部与定位片的顶部相持平,加强纤维的底部与第一加固层的顶部之间形成空隙。
[0006]前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中,所述定位片与加固连杆为一体式结构。
[0007]前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中,所述抗静电纤维层包括螺旋缠绕在加固连杆的周面的第一抗静电纤维和第二抗静电纤维,第一抗静电纤维和第二抗静电纤维的缠绕方向相反。
[0008]前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中,所述结点由第一抗静电纤维和第二抗静电纤维打结构成。
[0009]前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中,所述涤纶基层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波浪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对涤纶基层进行全方面的保护,设置的加固连杆不仅起到连接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和第二加固层的作用,使得整个涤纶布结构稳定,不易分离破损,而且提高了布料的抗撕裂性能;加固连杆上设置的抗静电纤维层也贯穿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和第二加固层,起到良好的抗静电作用,且在第一加固层、涤纶基层和第二加固层均设置了结点,不仅加强抗静电纤维对加固连杆的缠绕稳定性和牢固性,而且起到对涤纶布中每一层的定位限制作用,提高布料的稳定性,不易分散、撕裂,同时还增大了抗静电纤维与每一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抗静电效果。
[0011]因此,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是加强纤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标记为:1、涤纶基层;2、第一加固层;3、第二加固层;4、加固连杆;41、第一抗静电纤维;42、第二抗静电纤维;43、结点;44、定位片;45、加强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3所示,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包括涤纶基层1,涤纶基层1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的底面设有第二加固层3,还包括若干贯穿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加固连杆4,加固连杆4的周面上设有抗静电纤维层,抗静电纤维层上设有分别位于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结点43。
[0019]其中的第一加固层2和第二加固层3可以由碳纤维、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或者其他的高强度纤维构成。
[0020]加固连杆4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碳纤维等材料构成。
[0021]所述加固连杆4的顶部设有突出第一加固层2的定位片44,相邻定位片44之间通过加强纤维45连接形成蜂窝状结构,加强纤维45的顶部与定位片44的顶部相持平,加强纤维45的底部与第一加固层2的顶部之间形成空隙。
[0022]加强纤维45可以采用碳纤维、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或者其他现有的高强度纤维。
[0023]所述定位片44与加固连杆4为一体式结构。
[0024]所述抗静电纤维层包括螺旋缠绕在加固连杆4的周面的第一抗静电纤维41和第二抗静电纤维42,第一抗静电纤维41和第二抗静电纤维42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抗静电纤维41和第二抗静电纤维42采用现有的抗静电纤维,可以选择在纤维内部加入抗静电剂加工而成。第一抗静电纤维41和第二抗静电纤维42的材料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0025]所述结点43由第一抗静电纤维41和第二抗静电纤维42打结构成。
[0026]所述涤纶基层1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波浪状。
[0027]工作原理:第一加固层2和第二加固层3对涤纶基层1进行全方面的保护,涤纶基层1的表面不平整,增大涤纶基层1与第一加固层2、第二加固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附着力,设置的加固连杆4不仅起到连接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作用,使得整个涤纶布结构稳定,不易分离破损,而且提高了涤纶布纵向上的抗撕裂性能;加固连杆4上设置的抗静电纤维层也贯穿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起到良好的抗静电作用,且在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均设置了结点43,不仅加强抗静电纤维对加固连杆4的缠绕稳定性和牢固性,而且起到对涤纶布中每一层的定位限制作用,提高布料的稳定性,不易分散、撕裂,同时还增大了抗静电纤维与每一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抗静电效果。
[0028]定位片44之间通过加强纤维45连接形成蜂窝状结构,不仅提高加固连杆4的连接稳定性,而且使得整体涤纶布在横向上不易变形、撕裂而损坏,从而增强涤纶布的强度和抗
撕裂性能;加强纤维45的顶部与定位片44的顶部相持平,穿着舒适,加强纤维45的底部与第一加固层2的顶部之间形成空隙,透气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基层(1),涤纶基层(1)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的底面设有第二加固层(3),还包括若干贯穿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加固连杆(4),加固连杆(4)的周面上设有抗静电纤维层,抗静电纤维层上设有分别位于第一加固层(2)、涤纶基层(1)和第二加固层(3)的结点(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防静电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连杆(4)的顶部设有突出第一加固层(2)的定位片(44),相邻定位片(44)之间通过加强纤维(45)连接形成蜂窝状结构,加强纤维(45)的顶部与定位片(44)的顶部相持平,加强纤维(4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潘利强孙新权盛会清汤中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五兴达丝绸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